名詞解釋:
1、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2、吸積盤:是一種由彌散物質組成的、圍繞中心體轉動的結構(常見于繞恒星運動的盤狀結構)。比較典型的中心體有年輕的恒星、原恒星(protostar)、白矮星、中子星以及黑洞。
黑洞的極端引力場重新定向和扭曲來自吸積盤不同部分的光,但我們所看到的確切情況是取決于我們的觀察角度的。
當最大的失真發生時,觀察系統接近邊緣。
當我們的角度在圍繞黑洞旋轉,我們看到吸積盤中快速運動的氣體不同部分會直接向我們移動。由于一種叫做"相對論性多普勒光束"的現象,向我們移動圓盤中的氣體會使磁盤的那一側看起來更亮而相反的一面更暗。
當我們直接在磁盤上方或下方時,這種效應就消失了,因爲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任何氣體直接向我們移動。
當我們的觀點在圓盤下面通過時,看起來氣體向相反的方向移動。這和從後面看時鍾並沒有什麽不同,這會使它看起來像手正逆時針移動。
黑洞很奇異且會違反直覺!
這個黑洞的新形象說明了它的引力如何扭曲了我們的視野,扭曲了周圍的環境,就像在狂歡節的鏡子裏看到的那樣。
這種可視化模擬了黑洞的出現,在黑洞中,墜落的物質聚集在一個稱爲吸積盤的薄而熱的結構中。黑洞的極端引力使圓盤的不同區域發出的光線偏斜,産生畸形的外觀。
當磁場通過旋轉氣體時,明亮的結不斷形成並消散在圓盤中。
在離黑洞最近的地方,氣體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行,而外部的旋轉則要慢一些。這種差異延伸和剪切明亮的結,産生光和黑暗的車道在磁盤上。
從側面看,左邊的磁盤看起來比右邊的要亮。圓盤左側的熾熱氣體向我們移動得如此之快,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影響使它的亮度增加;相反的情況發生在右側,那裏的氣體向我們移動時會稍微變暗。
當我們看到磁盤正對著時,這種不對稱性就消失了,因爲從這個角度看,沒有任何物質沿著我們的視線移動。在離黑洞最近的地方,引力光的彎曲變得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們可以看到圓盤的底部就像一個明亮的光環,似乎勾勒出了黑洞的輪廓。
這個所謂的"光子環"是由多個環組成的,它們從繞黑洞2、3甚至更多圈的光線中逐漸變暗、變薄,然後逃逸到我們的眼睛。由于在這個可視化中模擬的黑洞是球形的和非旋轉的,所以光子環看起來幾乎是圓形的,從任何角度看都是相同的。
光子環內部是黑洞的陰影,這個區域大約是事件視界的兩倍–它的點是不可返回的。這種可視化是"質量不變的",這意味著它可以表示任何質量的黑洞。黑洞陰影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但吸積盤的大小也成正比,因此它的性質也相應地變大。
像這樣的模擬確實幫助我們想象愛因斯坦所說的重力扭曲了空間和時間的結構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