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如果有一瓶可以消除悲傷的水,你要不要喝?”,蔡康永說了一段話我印象深刻。他說: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樂,而是平靜。情緒來來去去,人生如果希望每一秒都快樂,那這個快樂就沒有意義。所有我們所謂的負面情緒,只是因爲我們用負面的態度去看待那個我們需要的情緒,如果有一天我們學會了用不同的態度去看待這個情緒,我們會知道,所有的情緒都是我們需要的情緒。”
這段話我非常贊同。
每一種情緒都有他自身的意義。
外婆每次見你會給你帶幾顆糖,你覺得這幾顆糖就是你童年的味道,很快樂。每次回想起來內心都充滿溫暖,好像擁有了愛世界的能力。
親人去世的那天你覺得全世界最疼你的那個人走了,你有難過,有遺憾,有悔恨。正是這些感受讓你更加珍惜身邊人。
悲傷的時候朋友一直在你身邊給你鼓勵給你支持,這份關心讓你的悲傷得以釋放,甚至滋長正面的能量,重新自我賦能,認識到自己其實也很有力量。
……
我們用快樂、滿足、愉悅面對得到,我們用悲傷、難過、焦慮面對失去。
每種情緒不是生來就是積極或者消極的,如果它産生了,它一定是爲你而來。你要學會拿走裏面值得學習和成長的部分。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裏面,羅恩腿受傷,在昏迷中喊出赫敏的名字,令喜歡他的拉文德傷心不已。這時候鄧布利多校長說了一句:“哦,年輕真好,還能感受愛的傷害。”
還能體會到傷痛,多好啊。
我們常常會許願說,希望能天天開心,永遠快樂。當然這是我們的美好期許。可是,如果真的沒有悲傷,只有快樂,那快樂又有什麽意義呢?就像尼采說的,一生中總有斷斷續續的幸福片段,但永恒的快樂並不存在。
我以前進行心理健康宣講會說到,我們的情緒就像是心電圖一樣,起伏波動,我們是沒有辦法事先規定什麽就變成什麽。不開心就是不開心了,一直對自己說,我不能不開心,我不應該不開心,于事無補。
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是我們面對真實的自己很重要的一步。
小說《無聲告白》裏說:“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爲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什麽是他人的期待?什麽是真正的自己?
小時候,你哭了,媽媽說,這有什麽可哭的,不許哭。從此你學會了忍住眼淚。
長大了,你生氣了,旁人說,你不能生氣,要學會不動聲色。從此你知道了隱藏情緒。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不應該有負面情緒。
腦海當中的“應該”“不應該”就是他人的期待。
內心真實的感受才是真實的自己。
負面情緒就是真實的存在,它不會因爲我們的“不應該”而消失。
我認爲,正是因爲有這些“應該”“不應該”擋在情緒的前面,讓我們沒有辦法直入情緒的核心,好好面對它。
如果我們一有負面情緒,就卡在“我不應該有這個情緒”,那我們就會變得很擰巴,完全無法理性的引導情緒,讓負面情緒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與其想著“應該”“不應該”,不如想想它爲何而來,我要如何安頓好它的去處更加妥當。
那不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會有什麽表現呢?
其中之一就是責備自己。
李誕有一次給蔣方舟說:“你加油,我就不了”。這樣的生活態度我特別喜歡。
整個社會都在倡導我們要努力,要加油,要奮鬥,這些固然很好。但同時也有存在一個弊端,那就是似乎不上進不努力就會被譴責。有些譴責來自外力,有些卻來源于自己。
其實有些人已經努力很久了。他們連讓自己休息都會譴責自己,不讓自己感到輕松;生氣了、難過了,也會譴責自己,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這樣的情緒,拼命的想保持快樂和上進。
正如黃執中所說,外表看似正常,內在炸成廢墟。
電影《心靈捕手》裏面,心理咨詢師西恩對有心理問題的天才青年威爾一遍又一遍的說: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化解了威爾心中的堅冰,最終找到了自我和愛情。
這個鏡頭,我每次看都會熱淚盈眶。
這不是你的錯。
傷心流眼淚,這不是你的錯。
害怕恐懼,這不是你的錯。
感到憤怒,這不是你的錯。
有負面情緒,這都不是你的錯。
允許自己有情緒,試著放過自己,與你的負面情緒和解吧。
畢竟,生活最終是自己的。
“我覺得你習慣了在我面前堅強,但我告訴你,受傷的你我能承受,其他人也能承受。”這是娜塔莉·波特曼在一部电影里面,她的妈妈跟她说的一段话。
我也想告訴大家,真的不開心也沒關系,
依然有人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