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博物館,民間有許多收藏家收集了各類物品,甚至是文物,見證先輩的來時路,記錄庶民生活史。透過藏家的眼和心,我們看見民間生活曆史的演變,不同文化的相互影響,這些曾經的生活細物,是民間文化的瑰寶,體現見微知著的境界。
黃錦基在自己的古玩店裏設了一個小小海事博物館,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他透過收集了解航海微曆史,他手上拿的是航海望遠鏡。(龍國雄攝)
收藏航海儀器 心裏有一片海洋
黃錦基(Winston Wong,74歲)和女兒黃淑萍(Rebecca Wong)經營的古玩店By My Old School,像是個巨大的時光隧道,置身裏頭宛如走入過去百年的老獅城。
爲滿足不同客群需求,店裏舊貨琳琅滿目,但黃錦基本身有一兩個熱騰騰的心頭好,其中一個是收藏航海儀器。他在店裏一角設立自己的小小航海博物館,展示許多難得一見的航儀。博物館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規模甚可觀,放眼望去有航海燈具、古董錨、古董潛水頭盔、計程儀、六分儀、絞盤、羅盤平衡環、羅盤櫃、摩爾斯電碼傳送燈、俄羅斯水手橫條海魂衫、海軍帽、船長帽、新加坡海軍軍艦旗等。
古董潛水頭盔。(龍國雄攝)
伡锺是船舶駛近港口准備靠岸時用來控制船舶速度的儀器。(龍國雄攝)
這些航儀有許多還能使用,見證了老工匠的精湛技藝。黃淑萍示範各種航儀的用法,看似陌生的儀器在父女倆的講解後變得生動起來。譬如伡锺(engine telegraph)仍能發出響亮悅耳的鈴铛。船舶駛近港口預備靠岸時,必須減低船速,伡锺是用來控制船舶速度的。船長會對三副下達“伡令”(engine order),三副依指示搖伡锺以調整船舶轉速。店裏入口處的潛水頭盔一舉似有半噸重,充滿著蒸氣龐克(steam punk)感。黃錦基說一進到水裏借助浮力就不會這麽重了。摩爾斯碼傳送燈換了燈泡接上電還能使用。曾擔任家居設計雜志主編的黃淑萍不改老本行,在一旁建議這盞燈能升級再造成一盞工業風的燈,如果她爸爸肯賣的話。
上學之路海景相伴
我國四面環海,但如今人們與海的關系似乎變得很疏離,置身黃錦基的航儀收藏,仿佛找回沉睡已久的海魂。其實半個世紀前的新加坡,人與海、河是很親密的,因爲父親和自己的人生與海息息相關,黃錦基的心裏有了一片海洋,他年紀輕輕就熱衷海事。二戰後出世的他,60年代初從跑馬埔路老家搭巴士到位于安順路的顔永成學校上中學,每天路經的海景讓他畢生難忘。當10號巴士轉入珊頓道時,車窗外的海景豁然開朗,沿著珊頓道到珀瑪路(Palmer Rd)再轉入安順路的車程,展現一個現已不存在的直落亞逸盆地(Telok Ayer Basin)。
黃錦基將他中學搭巴士上學路經的街景,包括已消失的直落亞逸盆地記錄下來。(受訪者提供)
黃錦基說:“當時新加坡的填海工程還未發展到濱海灣,直落亞逸海岸鋪著一條連綿的、長長的防波堤。岸邊停泊了一艘艘裝卸貨的駁船,海事活動熙熙攘攘,很是熱鬧,還有人會在那裏遊泳。”60年後,這車程仍曆曆在目,念舊的黃錦基還做了一本剪貼簿,記錄他上學所經過的路程。
當黃錦基看著海景時,他心裏想著的是在船上工作的爸爸。一次父親帶家人上船參觀,他目睹父親工作的船艙,裏頭酷熱無比,父親要時刻留意引擎發出的音調,鑒定哪裏需要維修。船上的工作很苦,吃睡都不好,並不如人們想像中浪漫。他說:“父親經常不在家,當時的通訊哪有現在發達。他一出海,我們就跟他失聯了,要靠報紙的船訊版才知道他的船幾時會靠岸。”
中學畢業後,黃錦基于1966年加入軍隊,事業與新加坡獨立之路交接,他的人生又跟海連上了。英軍撤離新加坡後,我國國防部要建立自己能在深海拆彈的海軍潛水隊,1969年在陸軍拆彈組的他和另一名同事被派到英國皇家海軍,和來自德國、伊朗等的軍人一起上課,取經回國後他被調派到海軍三四年,參與創設我國首個海軍潛水隊,培訓拆彈潛水員。
黃錦基年輕時被我國武裝部隊派去英國皇家海軍學習潛水,回新後參與設立新加坡首個海軍潛水隊。(受訪者提供)
半生與海的不解之緣,養成他對航海儀器的鍾情。1969年至1970年在英國受訓時黃錦基開始收集航儀,此後出國愛逛跳蚤市場和古玩店,看到有趣的航儀忍不住帶回新加坡,年複一年地建立起可觀的收藏。
黃錦基有繪畫天分,他將所收集的各個行業的工具與匠人們的工作情景手繪出來。這張畫的是街角補鞋匠工作的情形與他所使用的工具。(受訪者提供)
工具說工匠的故事
除了航儀,黃錦基也愛收藏舊物,家裏的收藏多到他與女兒在10年前決定租下諾曼頓園(Normanton Park)的店鋪開設二手古玩店。諾曼頓園拆除後,兩年前他們在位于聯邦道(Commonwealth Drive),新加坡曆史最悠久的多層廠房(flatted factory)租下1000平方英尺的空間,另辟古玩店By My Old School,女兒近年辭去雜志主編職位,全心協助他打理古玩店。
黃錦基另一收藏品是我國先驅工匠與消失中行業的工具。他將收藏分門別類,至今有超過20個行業的工具,包括紅頭巾、家具木匠、裁縫、藥材鋪店員、理發師、補鞋匠、調酒師等所用的器材,並在2015年配合SG50舉辦了“建國的工具”展。
黃錦基也收藏我國先驅工匠與消失中行業的工具,例如理發師工具。(龍國雄攝)
摩爾斯電碼傳送燈。(龍國雄攝)
收集各行業工具的興趣是受父親影響,黃錦基收藏的第一件工具是父親送的。作爲海員,他父親愛到結霜橋舊貨市場找舊工具、零件等,組建成自己的工具。黃錦基說:“有一件工具在手就能養活自己和家人。我們的先輩用的工具和他們的技藝是連爲一體的,他們帶在身上的工具就是他們絕活的化身。”
許多人誤以爲“創意”概念是藝術家、設計師的專利,黃錦基不以爲然:“工匠們的創意都體現在他們對各種工具的靈活變通,不只是自己的工具,即使是其他行業的工具,他們也會添加零件,或找出自己最適用的方式,來解決自己技藝上的難題。”
被消費主義洗腦,我們以爲舊貨市場是垃圾箱,其實它們也是活學堂,黃錦基說:“我父親在結霜橋看到沒看過、新奇的工具和零件時會問攤主怎麽用,然後將不同的工具、零件組合起來變成方便自己使用的工具。結霜橋其實是個充滿創意的地方。”
黃錦基指出:“我們的先輩用工具表現出他們的匠心。就拿木匠和裁縫來說,他們了解榫卯結合法和針法的原理,懂得用最自然的方式將材料結合、縫合起來,這是終生受用的技藝。那時的工匠也很環保,做的東西耐用,東西壞了他們用工具又把它們救活過來,可以繼續使用。”
黃錦基收藏的雖是航海儀器和工匠工具,但貫徹這些藏品的主題卻是“建國”。這些藏品與他和父輩的人生息息相關,他們的人生又與新加坡的建國發展緊密相連,看他的收藏,聽他說自己的藏品,宛如在聽新加坡的一段段社會發展史。他稱工匠的工具爲“建國”的工具:“曆史記載和歌頌社會領袖、銀行家、企業家,但我認爲真正建立我們國家的是勞苦工匠階級。沒有三水婆、紅頭巾和苦力用雙手抓著工具建起高樓大廈、銀行工廠,這些人怎會飛黃騰達呢?”
文:林方偉
圖:龍國雄、葉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