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康威,劉智澎
在進入緩慢的複蘇期後,共同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指出,目前還無法預測後冠病世界會是如何,日常習慣又是否會被改變,例如人們是否還會握手,或居家辦公成固定模式。
聯合領導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衛生部長顔金勇(左)與教育部長黃循財,暢談抗疫經曆。(邝啓聰攝)
冠病疫情可能需要四五年才會結束,新加坡須迎接後疫情時代的緩慢複蘇,與此同時新流行病可能隨時暴發,一些防疫措施因此可能成爲常態。
展望接下來的抗疫“時間表”,共同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在新加坡出現首起冠病病例一周年之際受訪時說,目前無法預計疫情的發展,但他將前景分爲短期的一年內,中期的五年內和五年之後的三個階段。
在接下來的一年內,他預計情況不會有明顯的變化,因爲全球不太可能完成疫苗接種工作,各國還是得采取抗疫措施。
他說:“疫情總會結束,我認爲這會是約四五年後,到時全世界大多數人都已經接種疫苗,或是病毒逐漸減弱。我們不知道這需要多久,但絕對不只一年。在這之後我們會進入複蘇期,經濟和社會秩序逐漸回歸正常,但全球還是會感受到疫情影響,所以複蘇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顔金勇:須等大規模接種 第三階段解封是漫長過程
在進入緩慢的複蘇期後,黃循財指出,目前還無法預測後冠病世界會是如何,日常習慣又是否會被改變,例如人們是否還會握手,或居家辦公成固定模式。這種情況和沙斯之後的情況類似,人們或許會回歸到原本的習慣,也可能形成新的習慣。
衛生部長顔金勇也強調,阻斷措施第三階段的解封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等待大規模接種,或全球病例減少才會結束,就算疫情結束後仍須保持警惕,因爲下一個大規模傳染病可能就在眉睫。他以發生恐怖襲擊後、人們對機場的多重安全檢查已經習以爲常爲例說:“防疫的措施可能像是防恐措施,一些舉措可能成爲新的常態。”
新加坡航空展利用儀器掃描,避免有發燒症狀的公衆入場。(法新社)
對于國人是否能在2021年出國旅行,顔金勇也說:“我的想法是我們或許會看到更多的雙邊安排。我們之前和香港的航空泡泡計劃因病例數量增加而無法展開,航空泡泡是一個開始,我們可能陸續和其他國家進行試行計劃,也可能加入區域安排。這就好像阻斷措施解封一樣,可能會分階段進行。”
疫情使得很多新加坡民衆無法出國旅行,圖爲空蕩蕩的機場。(檔案照)
在談到如何爲自己的表現打分,黃循財則說:“每個人都可以評價,但我甯願不給自己打分,因爲戰爭還沒有結束,我們必須專注手上的重責。”
顔金勇則說:“這場戰爭沒有贏家,我們的任務是盡可能保護我們的人民,一定會有人受到感染,也一定有人會因此死亡。我們要盡可能減少病毒對人民、對經濟、和對人們的生計的傷害。與其給自己評分,我們會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新加坡出現首起冠病病例滿一周年。在過去12個月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處處有感人身影,也有難言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