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到了,平時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們也都陸續踏上了回家的征途。
步入2021年以來,雖說全球已逐步開展疫苗接種工作,但全球疫情的發展態勢依舊不容樂觀。截至2021年1月13日,全球新冠疫情確診病例已經超過900萬。
在海外華人的回家路上,飛機是繞不開的交通工具。若是在狹窄密閉的機艙內,感染病毒的風險是否非常大呢?
千推萬推,回家過年不能推;千防萬防,回家路上病毒難防。坐飛機回家這一路上要是不小心感染了新冠,那平時的努力防護可就都功虧一篑了。
關于坐飛機會不會更加容易感染新冠,衆說紛纭。今天,我們就帶各位梳理一下疫情之下,坐飛機回國路上的那些事兒。
海外華人們,趕快轉發給你身邊要回國的朋友!
01. 坐飛機感染新冠的風險如何
2020年9月,加拿大《環球郵報》就此采訪了加拿大傳染病學家、多倫多新甯健康科學中心(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s Centre)感染預防和控制總監萊斯(Dr. Jerome Leis)博士,詢問了乘坐飛機旅行被感染新冠的風險。
萊斯博士回答說:
“我認爲坐航班旅行感染COVID-19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之後的2020年10月9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方面指出,機艙內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低。
從2020年初截至10月,共計報告44例可能是在飛行途中感染病毒的病例(包括已確診、可能和潛在的病例),同一時期,約有12億人次的旅客搭乘飛機旅行。
國際航協醫學顧問戴維·鮑威爾博士(Dr. David Powell)表示:
“在12億人次的旅客中僅發現44例或與飛行有關的傳染病例,相當于每2700萬人次旅客中僅有1例。若這一比例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假設有90%的傳染事件未記錄在案,那每270萬人次旅客中也只有1例。這一數字也足以令人非常放心。 此外,絕大多數已公布的病例都發生在機艙內戴口罩的防疫措施尚未普遍實施之前。”
國際航協援引由空中客車公司、波音公司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聯合發布的研究,三家公司在各自制造的飛機上進行獨立的計算流體動力學(CFD)研究,揭示了機艙內病毒傳染病例極低的原因。
研究證實,飛機的通風系統確實可以控制機艙內顆粒的運動,從而限制病毒的傳播。
三家公司模擬數據得出的結果相似:
一是飛機通風系統、高效微粒空氣(HEPA)過濾器、座椅靠背的天然屏障、空氣從機艙頂部向地板方向流動以及高頻空氣交換率可有效降低機艙內病毒傳播的風險。
二是疫情期間,要求旅客和機組成員在機艙內戴口罩的防疫措施,更增加了一層額外的防護。與大多數其他室內環境相比,飛機機艙更安全。
此前,美國國防部與美聯航合作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如果乘坐客機時佩戴口罩,即使客機滿員,乘客在機艙內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也非常低。
研究人員稱,波音777-200與波音767-300等客機機艙清除傳染性顆粒的速度不僅比家庭住宅快15倍,而且甚至比先進的醫院手術室與病人隔離室也要快5到6倍。
但是,概率低不代表沒有風險。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曆山大·德·朱尼亞克(Alexandre de Juniac)強調:
“世間不存在風險爲零的事情。12億人次的旅客中近發生了44例或與飛行相關的病例,機上感染病毒的風險與被雷擊的概率處于同一量級,都是微乎其微。”
如他所說,世界衛生組織也提醒,乘飛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雖然非常低,但並非不可能。
據路透社10月22日報道,世衛組織發表聲明稱,乘飛機時發生的新冠病毒傳染“是可能的,但風險似乎非常低”。
世衛組織稱,目前已發表的研究文獻中沒有大量記錄此類傳染,但不代表這不會發生。
世衛組織還表示,該組織目前了解到至少兩項有關機艙傳染的案例研究。不應允許生病的人和確認有新冠接觸史的人乘機,但是現代噴氣式客機的換氣系統能夠快速濾過病毒和微生物。
但愛爾蘭公共衛生部門進行的研究報告則和以上研究結果唱反調,認爲機艙是甚具傳播高風險的地方。
該報告在歐洲醫學雜志《Eurosurveillance》刊登,報告指出,在飛往都柏林的7個半小時航程中,機上的49名乘客,有13人檢測出感染新冠。
報告沒有公布該班航機所屬的航空公司及往來地點。但指出該航班可提供283個座位,但只有49名乘客,即載客率僅爲17%。
研究人員表示,這次新冠爆發證明乘坐飛機具有傳播的風險。
不過,新冠確診病人和無症狀感染者才是飛機上經空氣傳播病原體的主要來源。
所以,與新冠病毒感染者和無症狀感染者同乘一架飛機可能是危險的,特別是坐在臨近的座位上,也就是同排或前後各三排的乘客。但是對其他的乘客,這種危險並不顯著。
02. 飛機上的新冠傳播案例
2020年5月14日,據美國NBC News報道,42歲的病毒學家約瑟夫·費爾確診新冠,並已入院治療。
費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是在飛機上接觸到新冠病毒的。
作爲常年與病毒爲伍的病毒學專家,費爾已經十分注重防疫措施,上飛機前,費爾就全副武裝——全程戴著N95口罩、手套,一刻都沒有摘下,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用洗手,保持雙手清潔。
下飛機後,費爾哪兒也沒敢停留,直接回了家。沒想到3天後,費爾開始出現新冠疑似症狀,且急速惡化。到醫院一查,自己竟然確診新冠!
左思右想,費爾猜測自己是因爲沒有戴護目鏡,病毒從眼睛進入身體,進而感染新冠的。
他在接受美國節目Today Show時表示:
“正如我一直告訴人們,我們在飛機上必須最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防止病毒從鼻子和嘴巴進入身體。病毒可通過呼吸道和眼睛進行傳播,但平時我們都比較重視呼吸道防護,對眼睛的傳播關注不夠。但是你知道嗎,病毒接觸到你的眼睛,一樣會感染新冠肺炎。我就是這麽被感染的…”
碰上了新冠病毒患者同乘一架飛機,做好防護的病毒專家尚且如此,那些沒做防護的乘客就更不用說了。
2020年12月14日,一名男子乘坐從美國奧蘭多飛往洛杉矶的一架美聯航飛機,在飛行兩小時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搶救無效死亡。
當時男子的身體情況迅速惡化,機長決定執行緊急降落。男子被擡到過道上平放以保持呼吸通暢,隨後三名同機乘客第一時間站出來對男子進行了救治,他們都有過心肺複蘇訓練的經驗。
由于情況緊急,三位好心乘客並沒有做任何的防護措施。
這三名乘客在飛機下降期間一直以各種辦法救治該男子,直到飛機緊急降落在紐奧良,緊急救護人員登上飛機繼續搶救該男子。
在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心肺複蘇術還是沒有效果後,男子被擡下飛機送往醫院救治。
但是最終,該男子最後還是搶救無效身亡。
更可怕的是,他的死因後來被檢測出來,是呼吸衰竭和新冠病毒。
這名男子隱瞞了病情,登上了這架載著近200位乘客的客機。抵達紐奧良之後,該男子的妻子終于對地面的救援人員承認,她的丈夫在搭乘飛機前已被確診新冠。
在該名男子被擡出機艙後,他的座位只是被簡單擦拭了一下。然後這架飛機就直接載著乘客繼續飛往目的地——洛杉矶。
在該名男子被送往醫院之後,美聯航爲其他乘客提供了兩個選項,要麽是搭下一班飛機,要麽繼續搭乘這架飛機前往目的地,但很多人都選擇了後者。
後來美國疾控中心才聯系機長,表示剛剛死亡的男子在此之前就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飛機上所有乘客和機組人員都有感染病毒的風險。
造成的結果就是機上全部乘客都被隔離起來,當時機上對他進行施救的好心乘客和其他幾名乘客也陸續出現了感染新冠的症狀。
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很多乘客跑去質問美聯航,爲什麽會有確診新冠的人登機,在患者被擡下飛機後,有爲什麽沒有采取相應的消毒措施?
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是在把其他無辜的乘客往火坑裏推?
但除了航空公司的問題,我們也應該從這起事件中看到:萬一不幸碰上同機乘客中有新冠患者或是無症狀感染者,確實是有幾率感染新冠的!
2021年1月4日,印尼富豪理察穆賈迪(Richard Muljadi)和妻子莎薇(Shalvynne Chang)乘坐Batik Air’s ID-6502班機, 從雅加達飛往丹巴薩。
航程雖短,但爲了避免自己接觸到新冠病毒,理察一口氣包下了飛機上所有的機位。
這架飛機上原本可以容納12名商務艙乘客,還有150名經濟艙乘客。最終,理察花了大約1萬新幣,承包了整個飛機。
只能說,既然我們沒法像理察一樣有錢任性,就只能在能力範圍內做好防護工作,再踏上回家的飛機。
03.疫情期間坐飛機防護指南
爲了防止飛機上有新冠病毒感染者,降低在機上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海外華人在坐飛機回家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防護:
1、預訂機票時,選擇一個靠窗的座位
埃默裏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流感季節,飛機上最安全的地方是靠窗座位。
研究人員以10次飛行時間爲3至5小時的航班上的乘客與機組成員爲研究對象,觀察到坐在臨窗座位上的人們與可能患病的人接觸較少。
所以,要回家之前買機票的時候,最好訂一個靠窗座位,減少與其他乘客的非必要接觸。
2、登機前,准備足夠的防護用品
准備機上需要防護用品,如:幾個口罩、幾個塑料封口袋、一次性手套、紙巾、消毒濕巾等。
這裏要注意,對于一些不會造成安全隱患的物品,攜帶乘機是沒有限制的,比如醫用口罩、N95口罩、護目鏡、正常防護服均可以攜帶。
含酒精含量的免洗類消毒劑,酒精的百分含量>70%則不能托運,也不能隨身攜帶;酒精的百分含量≤70%的消毒劑不能隨身攜帶登機,但可以托運,托運時應放置在零售包裝內,每瓶不超過500ml,允許托運個人自用的合理數量。
目前多數免洗洗手液均含有高濃度酒精(無水乙醇),濃度在60%-80%之間。
市面上還有一些産品標識不含酒精,但有可能含有異丙醇。異丙醇是易燃液體,屬于航空運輸的危險品,旅客不能托運,也不能隨身攜帶。
3、乘機時,盡量做好全程的從頭到腳防護
乘機時,盡量全程佩戴口罩,保持手的清潔衛生。有防護服、一次性手套、護目鏡、鞋套的朋友都安排上!
值得注意的是,口罩潮濕會影響其過濾效果,降低防護作用,佩戴時間不要超過8小時,只要潮濕了,就及時更換,因此有必要隨身多備幾個以便更換。
飛機飛行過程中,盡量不要在機艙內來回走動。在條件允許時,盡量和其他旅客分散坐、隔出空位,以避免直接接觸患者或吸入其咳出的飛沫。
在飛機上用餐和上廁所其實是不建議的,但是這也是人基本的生理需要。
在需要用餐時,要摘下口罩和手套,放入塑料封口袋中,用消毒濕巾或酒精消毒片擦拭雙手後,再快速用餐,用餐完畢後,迅速換上新的口罩。
上廁所時,則要盡量減少直接用手觸摸高頻接觸的公共物體表面, 如門把手、扶手等 ,也不要觸摸口罩外表面。
如果觸摸了,需要及時清洗雙手,或用消毒濕巾或酒精消毒片擦拭雙手。手未做清潔或消毒的情況下,不要觸摸自己的口、鼻、眼部。
如果備有一次性手套,可以佩戴手套再觸摸高頻物體表面;如果沒有手套,可以將紙巾放在手上,隔著紙巾觸碰門把手、按鈕或扶手,減少手直接接觸物體表面的機會。
下機後,機場工作人員會引導旅客進入測溫通道,通過紅外測溫儀或測溫槍對入境旅客進行體溫檢測。
最後,排隊憑護照過海關,並根據規定要求配合檢測與隔離。
春節將至,世界卻還籠罩在新冠疫情的陰影之下。
特殊時期,回國不易,不管是暴漲幾倍的機票、雙陰性證明的時效、還是機上安全的防護,都給即將歸國的海外華人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回國路上,我們不能忽視每一個細節的防範,但大家也不要過度恐慌。勤洗手、戴口罩、做好防護、不要用手觸摸臉部、眼睛,相信大家都會安全乘上歸國的飛機,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人懷抱!
願每一個海外華人的返鄉之路,都能順利、平安。
資料來源:
1. 澎湃新聞:世衛組織:機艙傳染新冠風險雖然低,但並非不可能
2. 中航未來:新冠疫情期間乘坐飛機的注意事項
3. 旅行健康網:坐飛機得新冠概率有多大?
4. 澎湃新聞:國際航協:機上感染新冠的風險與遭雷擊概率相仿,微乎其微
5. 醫學信使:新冠疫情期間,爲何飛機比其他封閉環境更安全?
6. INSIGHT視界:突發!新冠陽性男子死在飛機上,美聯航居然擦了擦座椅繼續飛???
7. 英國那些事兒:美國新冠症狀乘客在飛機飛行途中突然死亡,機上乘客全嚇呆了!
8. 參考消息:返程參考:坐飛機如何防範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