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加速企業數碼化,越來越多企業借力電子商務與社交商務,建立消費群與拓展營銷新渠道。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市場學副教授關沖將介紹各個電商平台的特點與成功電商的三大要素。
問:市面上有哪些不同的電子商務平台,特點在哪裏?
答:電商平台最基本的兩種模式爲自營與第三方平台。自營電商擁有自己獨立的域名與應用、自行搭建服務器與銷售平台,以及通過自建或合作物流的方式配送商品,比如COURTS Online。
第三方平台銷售是企業對消費者(B2C)的主流平台,通過合作或使用平台提供的物流方式配送商品。
根據SimilarWeb網站流量數據,截至去年11月,前四名B2C電商平台依次是蝦皮(Shopee)、Lazada、亞馬遜(Amazon),以及趣天網(Qoo10)。其中,蝦皮的每月流量是1520萬人次。
另外,本地第三方消費者對消費者(C2C)二手貨交易平台Carousell的月流量也高達805萬人次。
問:這些平台如何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的商家的營銷需求?
答:大部分較成熟的第三方電商平台,都會以抽傭或費用作爲商業模式。
鑒于成熟電商平台如趣天網收費較高,初次進場的中小商家可考慮進駐新興平台。蝦皮與Lazada爲了吸引更多商家加入,目前免除抽傭,只要求商家支付付款平台的費用。
商家也須考慮商業目標與受衆群的地理分布。亞馬遜的消費者遍布全球,並在跨境電商方面有更大優勢。
若商品受衆是美、歐、澳、加消費者,那進駐亞馬遜更有優勢;若受衆是本地或其他亞洲國家消費者,蝦皮與Lazada則更加適合。
問:商家要在電商平台取得成功,有哪三大要素?
答:第一要素是從各個電商平台了解商家的目標市場與競爭對手。商家要參考主流電商平台相同類別産品的價格、銷售數據、商品評論,有助于確定産品的發展潛力、以及消費者所在意的商品特性,例如功能、包裝、運輸時間等,最終得出最好的競爭策略。
現在的消費者都貨比三家,例如某個品牌的産品,在平台一是98元9角,而在平台二則是36元9角,商家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定價是否具備優勢。
第二要素是提供優良的顧客服務。保持網購的簡單與快速,例如優化網頁産品種類的呈現與發貨流程、提供退貨與退款承諾、認真看待客戶反饋,都可以減少消費者網購時的不確定感。
例如,有一個客戶購買吹風筒後,在商品評論裏指吹風筒功能比其他吹風筒更完善,而商家也設想周到,配送電源適配器,這些都反映消費者對商家産品與服務的肯定。
第三要素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呈現産品。以一個西洋屏風爲例,商家展示的都是屏風正面的照片。
客戶詢問商家是否有屏風背面的照片,但商家卻說沒有其他照片了。這反映商家准備不足,並且沒有把握好服務客戶的機會。
記者:韓寶鎮
剪輯:陳志勇
動畫:陳樂彤
攝像:林上德
編導:韓寶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