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危機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巨大沖擊,也打擊了新加坡的經濟。新加坡貿易及工業部在11月23日宣布,新加坡2020年GDP預計下降6%至6.5%。
令人沮喪的經濟前景,加上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不僅是新加坡本地勞動力市場慘淡景象的寫照,也是對新加坡全球人才開放程度的考驗。
教授簡介
徐樂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策略與政策系講師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數理經濟學博士
教研領域:宏觀及微觀經濟學、管理經濟學、經濟與策略、博弈論、演化金融等
掃碼查看
英文簡曆
爲了鼓勵雇主雇用更多的新加坡工人,人力部(MOM)在8月初提高了新的就業准證(EP)和工作准證(SP)申請人的最低薪資標准。
外籍工人就業准證的最低薪資標准爲4,500新元,比以前提高了600新元。而金融領域的就業准證最低薪資標准從12月1日起提升至5,000新元。
把人才拒之門外?
提高這一門檻,並不意味著新加坡關閉了吸引外國人才的大門。事實上,新加坡作爲全球商業中心若要繼續成功,取決于是否能夠彙集到全球資本和人才。
對于這一擔憂,李顯龍總理在9月做出了相關回應。他說:“我們必須注意,不要留下新加坡國門緊閉、不歡迎外國人的印象。這會給我們帶來極大危害。”
實際上,新加坡的外國人才政策重點在于吸引頂尖人才,從而在數字化不斷深化的世界中抓住新機遇。
新加坡已經爲特殊人才打開了大門。11月中旬,經濟發展局(EDB)宣布將在2021年1月推出新的科技准證(Tech.Pass)。這項政策旨在吸引“在成熟或快速發展的科技公司中擁有經驗的創始人、領導者和技術專家”。
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話來說,這些人才就是“科技界的主宰者”,他們能夠帶來自己的資金、人脈和知識。
但是,政策轉變的意義不僅在于雇用更多的外國人才。科技准證的發放以及針對就業准證和工作准證申請人制定的新薪資標准,將對新加坡的勞動力市場産生深遠影響。
加強核心能力
首先,這一變化可能會使新加坡人在未來衆多行業中,更多地扮演領導和專家角色,尤其是在銀行和金融服務以及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
新加坡人力部8月27日宣稱,這些年隨著就業准證和工作准證申請標准的收緊,准證持有人數的增長在過去10年間,從前5年的年均增長13,000人放緩至後5年的3,000人以下。這還是經濟擴張時期的數據。
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職位的競爭加劇了,收緊工作准證的新措施將迫使企業雇主雇用更多的新加坡人。
有趣的是,這也是人力部首次爲特定行業(金融服務)設置了更高的薪資標准。這可能引導金融機構雇用更多的新加坡中層管理人員和專家。
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人才發展計劃的支持下,未來三年,50家金融機構將雇用900名新加坡人,並培養他們擔任領導和專家職務。
2015年至2019年之間,金融行業創造的就業機會中有四分之三流向了新加坡本地人。隨著行業的發展和就業准證薪資門檻的提高,將會有更多的中層管理職位提供給新加坡人。
除了提高就業准證和工作准證的門檻外,政府還啓動了雇傭補貼計劃(JSS),幫助企業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留住本地員工。
不過,雇主的態度也很重要。就有關修改工作准證薪資的議會辯論中,國會議員、新加坡職工總會(NTUC)助理秘書長鄭德源(Patrick Tay)鼓勵雇主擯棄與雇用當地人有關的舊觀念。
這就意味著,雇主不應僅僅爲了增加員工當中新加坡人所占的比率,而招聘更多的初級新加坡人才。
人才爭奪之戰
在加強新加坡人核心勞動隊伍的同時,政府仍在爭奪人才。
2018年初,新加坡提出了成爲科技、創新和企業的全球-亞洲中心的願景,因此需要新知識、先進的技術和技能來支持這一願景。
這樣一來,調整勞動力水平以適應數據科學、網絡安全、人工智能、雲計算和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便刻不容緩。
然而,勞動力的培訓、技能提高和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提高整體的勞動生産率和競爭力。
此外,短期內對高技能技術工人的需求也是新加坡本地人才資源遠不能滿足的。
根據招聘獵頭公司米高蒲志(Michael Page)的調查,新加坡對技術工作的需求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增長了20%,特別是在電子商務、數字營銷和數據科學領域。但由于求職者甚少,某些專家職位的薪資已經提高到了每月9,600新元。
鑒于這些因素,對全球高技能人才的開放仍然是對本地勞動力培訓的一種手段,有利于加快經濟複蘇。
數字經濟的崛起
新冠疫情對許多行業都産生了破壞性影響,例如航空運輸、與旅遊相關的部門、餐飲行業、外向型制造業以及房地産行業。
但也有一些“亮點”,那就是高科技公司。
根據《華盛頓郵報》 8月2日的報道,由于人們對其産品和服務的依賴性增加,蘋果、亞馬遜、Facebook和Alphabet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的收入激增。
視頻會議公司Zoom似乎是最大的贏家,其股價從2月的70美元飙升至10月的560美元,漲了八倍。
股市反彈證實了科技公司不僅表現不錯,而且還擁有潛在的未來收益。
麥肯錫對全球高管的一項調查發現,被調查的公司已將其業務數字化進程加速了三到四年。廣泛應用的技術所帶來的創新有望推動後疫情時代的到來。
全球人才之爭
鑒于新加坡擁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完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基礎設施,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落在了人才上。
在11月17日舉行的新加坡科技論壇上,李顯龍總理表示雖然本地科技人才有所增加,但新加坡仍必須引進中高級人才來指導青年人才,建立世界一流的團隊。
2020年11月17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通過網絡參加2020年新加坡科技論壇(圖片來自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這是因爲吸引全球頂級技術人才的同時,也能夠迅速吸收他們帶來的資金、先進技術、人脈網絡和專業知識。這無疑能夠推動行業和企業的發展,並爲新加坡人創造更多機會。
例如,英國科技公司戴森于11月27日宣布將在新加坡建立新的先進位造中心。這也是其49.3億新元投資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擴大在新加坡、英國和菲律賓的業務。
戴森表示有意將新加坡作爲其運營基地,其設立于聖占姆士發電廠(St James Power Station)的全球總部預計于2021年開業。
戴森公司預計在新加坡擴展研發設施,進軍機器學習和機器人技術等領域。這將會創造更多的工程類和科學研究型工作。因此新加坡需要從全球吸引技術人才和中層管理人員,來填補該領域的空白。
同時,戴森計劃與新加坡的大學建立研究項目,開發新産品。這也有助于培養新加坡本地學生成爲未來的工程師和企業家。
人才引進無疑是一項迫切的戰略,能夠幫助新加坡長期保持全球競爭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泰國、中國和法國等國家也啓動了特殊簽證計劃,以吸引技術人才。
總之,能夠贏得最優秀技術人才的國家將在全球商業格局中贏得戰略地位。因此,新加坡絕對不能落人之後。
文章英文版首發于Channel NewsAsia網站
原題爲Commentary: Singapore’s hunt for global tech talent will benefit Singaporeans too
作者:徐樂,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戰略與政策系講師
翻譯:師文華
*本文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