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五所學府注重校內心理健康教育與情況,獲得推動心理健康的銀絲帶組織頒獎肯定校方爲學生的心理健康做出的貢獻。
成立于2006年、推動心理健康的銀絲帶組織(Silver Ribbon)昨天舉辦首屆學校心理健康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緣故,儀式通過線上視訊進行。得獎的學府分別是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新躍社科大學、私立學院PSB Academy,以及立化中學。
自成立以來,Silver Ribbon(新加坡)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活動並每年紀念世界心理健康日,與新加坡本地和海外心理健康組織,消費者,看護者,公司,政府機構,基層組織,宗教團體,學校機構合作,社會服務機構和媒體,通過創新手段與各個年齡段的社區進行接觸。
頒獎儀式主賓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顔曉芳在致辭時強調,一個人的童年和青春期是養成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的社交和情感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校內必須建立牢固和支持性的關系,確保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及時的支持與援助。
她說:
“導致青春期壓力的原因包括渴望更大的自主權、與同伴相處的壓力,以及對身份和關系沖突的探索等。隨著青少年日益廣泛使用科技,加上媒體的影響力,社會比較會加劇他們現實生活與理想之間的差距。
銀絲帶(新加坡)主席李玉雲在致開幕辭時則說,除了肯定這些學府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貢獻,也想要借此鼓勵更多學校重視心理健康,“爲年輕人和我們的後代提供一個友善與健康的心理健康學習環境。”
新躍社科大學的學生生活辦公室科長楊麗出席頒獎儀式時指出,躍大非常注重心理健康,並有很多項目確保師生都能得到完善的支持與指導。
她說:
“我們認爲心理健康是個一直在進行中的旅程,而不是個我們能到達的最終目的地……疫情當下,但過去一年,我們仍然舉辦18個不同的線上工作坊和分享會,有超過1700名學生參與,了解心理健康課題。
銀絲帶青年支部成員嚴思瑩(23歲,南大三年級學生)受訪時則說,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很多人匿名留言說,感到失落無助。因此她認爲自己能盡一點綿力來幫助他人。
“有一名患抑郁症的朋友告訴我,她家人並不認爲抑郁症是種疾病,也不太給予她支持……因此我真的認爲提高國人心理健康意識非常重要。
爲了減少産生壓力的因素,海外留學生們應該盡可能及早解決問題,這樣同時也能鍛煉個人能力。如果遇上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向他人求助,良好的社交能力能讓你在未來走得更遠。
當發現自己有心理疾病時,可以向誰尋求幫助呢?
下面列舉了一些可以求助的對象:
國際交流處
大部分學校都會設立國際交流處,負責管理海外留學生的學習生活。
如果在學校遇上課業問題,與其向遠在異國的父母、朋友求助,不如直接去找國際交流處的老師商討。這樣不僅可以得到最爲准確負責的回答,也能讓學生在與老師的溝通中鍛煉問題處理能力。
學生服務中心或學生聯合會
除了國際交流處之外,很多學校還會開設學生服務中心這樣的機構,幫助學生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例如幫忙聯系和提供住宿信息等。
心理咨詢服務中心
西方國家較重視學生的心理隱患問題,對于孤身在外的留學生來說,存在一些心理問題也很正常。如果留學生遇到一些解不開的疙瘩,可以去學校的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尋求幫助,他們會爲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比如盡快克服思鄉情緒、輔導學生如何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如何結交新朋友等。有些中學的國際學生輔導員則直接承擔了心理咨詢老師的角色。
同學、朋友和社團
到了新的環境,結交朋友並從他們那裏獲得信息和經驗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留學生在出國之前,往往會因語言氛圍而選擇中國留學生較少的學校就讀。但從盡快適應新環境的角度來說,你所遇到的很多問題可能先來的人已經遇到過並很好地解決了。由于語言和價值觀念的因素,中國同胞往往會在留學生活的初期給予較大的幫助。當然,能以開放心態多結識周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朋友,也會幫助你解決很多問題,而且這個人脈關系也會成爲留學生一生都將受益的資源。
教授和老師
遇到學習問題,不要忘了先和教授或老師溝通,在他們的幫助下找到解決辦法,沒有老師會拒絕向學生提供幫助。
外國監護人和房東
對于一些不滿18周歲的留學生來說,如果父母沒有陪同出國,一般情況下都是寄宿在學校安排的的外國家庭裏,由家庭主人承擔監護人職責,照顧留學生的學習生活起居。很多外國人對留學生都非常友善,很樂意幫助那些寄宿留學生,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國外生活,有些還和留學生之間産生了濃厚的友誼。
海外學生健康保險
很多國家都有海外學生健康保險,基本涵蓋了一般的醫療費用。大學裏一般也設有自己的校醫院或者醫療中心,可以免費爲學生提供健康檢查和一般治療服務。留學生如果得了什麽疾病,要及時就醫。情況嚴重的話,在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盡快通知學校和家人。
當地中國使領館
在國外一旦遇到嚴重的人身安全問題,除了尋求學校的幫助外,也可尋求中國使領館的幫助,中國駐外使領館的職責之一就是幫助並保護我們在外工作學習生活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