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問題嚴峻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超低的生育率和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給新加坡帶來了很大的社會危機!
預計到2030年代中期,新加坡本地公民死亡人數或許會超過出生人數。也就是說在不久的將來,新加坡會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到時政府將會如何應對?是否會放寬移民政策?
根據人口白皮書,到2030年人口達690萬
根據2013年公布的人口白皮書,到了2020年,新加坡總人口(包括居民與非居民)預計將介于580萬至600萬之間。而2030年的總人口規劃參數,則設在650萬至690萬之間。
當時白皮書公布後備受爭議,許多新加坡人對坡島的基礎設施屆時會不會不勝負荷,以及對未來新加坡公民和外來人口的此消彼長感到擔憂。現在看來大家的擔憂真的是多慮了!
按照新加坡目前的人口增長速度,總人口預計到了2020年將低于600萬,到了2030年則遠遠低于690萬。
新加坡需要1000萬人
當然,很多人說,新加坡這麽小,現在500多萬人就已經夠擠的了,690萬人還能生活的好嗎?別說690萬,新加坡需要1000萬人口!
著名國際城市規劃大師,被稱爲“新加坡規劃之父”的劉太格就公開表示,新加坡應以人口將達到1000萬的情況作規劃!
2013年,劉太格就公開表示,新加坡到了2100年,會有多達1000萬人。劉老甚至表示,在100年之內,新加坡人口需要從目前的560萬人口,達到他預計的1000萬人口!
新加坡的人口現狀
《2018年人口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達563萬8700人,比一年前的561萬2300人微增0.5 %。依舊處于低增長的態勢。
在這接近564萬人口當中,公民人口有347萬1900人,僅比前年的343萬9200人增長了3萬2700人。
生育率再創新低
但是需要歸需要,新加坡現在人口的實際情況呢?相信萬事通不提大家也都知道了,新加坡的生育率低、極低!在2018年,一共有39115名嬰兒在新加坡誕生,相比于2017年的39615名,縮減了1.3%,盡管跌幅不是很大,可是這一人數創了新加坡八年新低。
去年新加坡的新生兒總是是20年來倒數第5,最低的是2004年,僅有37174名嬰兒誕生。
既然新加坡的出生率這麽低,那麽引進外來移民則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副教授表示,對于低生育率來說,引進移民是一項重要措施,但是一定要“嚴格”,確保移民人口帶來的利益高于代價。
總理接班人談,引進移民
目前新加坡人口的現狀就擺在眼前,新加坡的發展的確需要很多的人口,從目前新加坡的生育率上來看,想要靠大家生娃來提高人口數量顯然不太實際,那麽也只有一個方式了,那就是引進外來移民。
對于生活在新加坡,還沒拿到綠卡和公民的外國人來說,新加坡的移民政策才是我們最關心的話題。
說到這個話題,新加坡新上任的副總理,李顯龍總理的接班人王瑞傑曾公開談論過引進移民的問題。
3月28日,王瑞傑先生在受邀出席南洋理工大學常年部長論壇時,和出席的700多位學生開誠布公地交流了新加坡的政治和人口問題。
當有學生問起新加坡是否還會朝著人口白皮書的690萬人口的目標而引進更多移民時,王瑞傑的回答是肯定的!
王瑞傑指出,新加坡人都理智地了解隨著勞動人口減少,國家需要更多人力,但情感上對引進人口“感到不舒服”。他再強調,開放和多元化是新加坡開埠兩百年來的一個重要價值。
“我們能敞開胸懷,就有更好的國際視野,這對新加坡和全球都更好。你不會希望活在人人築牆自保的世界。”
王瑞傑說,區別自己人與外人對新加坡和年輕人都不好。若年輕人無法自信地與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新加坡在國際間就沒有地位了。
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已經放寬?
到底新加坡的移民政策是放寬了還是收緊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過2017年底的一項政策曾在外國人圈裏炸開了鍋!很多人把它看做是新加坡開放移民政策的風向標!那就是在新加坡讀書的外國留學生可以申請綠卡了。
在那之前新加坡留學的在讀外國學生想要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是需要邀請函的。而從那之後,學生符合要求都可以申請,很多人都表示:“新加坡PR政策放寬了……”
外籍在讀學生符合條件,就可以申請PR,ICA會在收到申請後考慮是否批准。
在申請時,申請人必須已經在新加坡居住兩年或以上;
已經通過至少一項國家考試,比如PSLE,劍橋 ‘N’/’O’/’A’ 水准、IP (Integrated Programme)計劃,允許中學表現優異的學生跳過O-Level 考試,直接進入JC(2年預科)學習O-level課程的計劃。
最最重要的是,這項新政出台一年多以來,已經有不少外國留學生的申請順利通過,拿到了新加坡的綠卡! 移民,
一、新加坡連續兩年被列爲“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近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綜合競爭力評估報告《全球競爭力報告》新鮮出爐,報告中顯示,新加坡連續兩年被列爲“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穩居榜首。主要因爲其強勁的經濟表現,健全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就業及勞動力市場措施。
而去年位居第二的香港,今年卻排名在第五名。
(報告來自63個國家、5866名行政人員的調查,分析各地區的經濟表現、政府效能、營商效能及基礎建設等四大指標而肯定排名。)
二、新加坡究竟有何魅力,引互聯網巨頭紛紛入駐?
新加坡有著“亞洲經商天堂”的美稱,由于其良好的營商環境,稅率低、地理環境優越等友好政策,吸引了許多企業入駐。據統計,目前已有約2.6萬國際公司立足新加坡,近1/3的財富500強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
(在新加坡設立公司的部分企業)
新加坡優勢:
1、亞洲的“避稅天堂”
是國際公認的稅率較低的國家之一(企業所得稅爲17%),且稅種少、稅法簡單,享有多項稅務優惠政策。新加坡與包括中國在內的50多個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
2、外彙自由,資金周轉快
全球第三大、亞洲第一大外彙交易中心,貨幣出入自由,無外彙管制,資金周轉快,海外募資更方便。
3、優越的地理優勢
輻射東南亞乃至全世界,卓越的貿易及物流中心,對于中國而言,僅5個小時的飛行距離,更方便兼顧大力新加坡與中國兩地的生意。同時”一帶一路”的倡議推進,新加坡作爲沿線重要支點國家,相關融資累計近109億美元,排名第一,這塊肥肉引得中資企業爭先恐後涉入。
4、開放型經濟政策,享受政策優勢
新加坡政府歡迎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將新加坡作爲策略性發展的跳板,從而制定了系列優惠政策,所以,在新加坡成立公司可以享受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越來越深,要到海外進行投資或貿易等活動,那麽開立海外銀行賬戶是不可或缺的。
對于選擇香港公司還是新加坡公司,需要依據客戶企業市場布局而定。對于做外彙交易的客戶而言,很多服務商以往都會推薦開設香港銀行賬戶,進行外彙周轉,但隨著CRS的落地執行及香港整體環境不明朗情況下,新加坡的優勢是日益凸顯。
在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封城使許多國家大量的政府服務、公共機構近乎癱瘓,但在新加坡封城的幾個月時間裏,企業服務幾乎沒有受到影響,企業年審、報稅、變更等操作,在電子政務系統中都能快速完成。
目前,新加坡公司注冊、銀行開戶,無需赴新加坡,在家即可完成一系列流程,視頻即可完成開戶~
許多人不知道,沒有一滴原油的新加坡,僅花了20多年時間,就發展成爲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石油貿易樞紐和亞洲石油産品定價中心。
煉油石化産業是新加坡的經濟支柱。新加坡的石化行業在2011年時,産值就高達770億美金,占當時全國生産總值34%。
裕廊島工業區是僅次于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海上鑽井平台分爲自升式和半潛式,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制造國,獨占全世界70%市場份額。
石油産業鏈主要分開采、煉制、化工三大部分。新加坡的“石油煉制”就是將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等油品的過程。
新加坡的煉油廠除了加工出汽油等不同油品,還能生産氣態燃料、合成氣體、石油化工産品以及潤滑油和瀝青原料。
煉油業不僅爲新加坡帶來真金白銀,還爲新加坡第二大制造業——化工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料。
作爲重要港口,新加坡往來的船只、飛機都需要大量燃油,煉油業降低了當地燃油的成本,保證了供給。
煉油廠的高效運作需要煉油、物流、商業服務的三方密切配合。在巨型的煉油業帶動下,新加坡的現代物流業等第三産業快速提升,國家産業結構優化。
盡管煉油好處多多,但是需要大片項目用地還有巨額投資。回溯煉油起步的上世紀60年代,新加坡“地小人窮”可以說全是硬傷了。
從石油零基礎,到如今的煉油大國,新加坡是靠什麽華麗轉身呢?
馬六甲海峽成了致富之路
世界30%的海上貿易與超過25%的石油運輸都要經過新加坡所在的馬六甲海峽。
新加坡則位于馬六甲海峽的出海口,成了最黃金的海上關卡,連接西邊原油産油大亨波斯灣地區和東邊的東亞成品油消耗大戶日本、中國等。
日本和中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中,分別有大約70%和80%的部分,都要途經馬六甲海峽。從原油到成品油的煉油需求可謂超強烈了。
于是,新加坡充分利用馬六甲海峽海上石油通道樞紐地利優勢,並且及時抓住國際産業分工轉移機會。
搶占天時:李光耀的石油産業布局
隨著戰後東亞如日本、台灣等地區的崛起,新加坡時任總理李光耀敏銳察覺到到東亞石油産品消費的大量需求,並意識到新加坡可通過加工原油獲得巨大利潤。
1960年代,李光耀果斷決定新加坡要大力發展石化産業。
60年代從零做起的“荒島”新加坡
石化産業發展需大力度吸引投資。當時跨國石油公司在尋找更低成本的新基地,進行資本與技術轉移。新加坡政府便施行多項優惠制度,吸引這些企業,如殼牌、BP和埃克森美孚等。
直到如今,新加坡政府是世界上極少數不幹預石油行業的國家,完全按照市場機制自由發展。
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是亞洲第一家能源期貨交易市場
同時,還推行了包括優惠稅制、簡化政府審批等一系列自由貿易措施,提供比區域鄰國更優質的投資環境。
即使在1973年石油危機時,新加坡政府依舊不幹涉原油儲備的出口。此舉贏得海外石油巨頭信任,很快各類外資石油企業進入,形成了産業集群。
裕廊島:填海造陸解決石化用地
新加坡國土面積小,爲了發展石化工業用地,政府1995年開始填海造陸,把七個小島合並成一個大島,建成了總面積32平方公裏的裕廊島。
該工程2009年完成,比計劃提前20年,給了石化企業一流的硬件條件。
新加坡煉油廠的加工能力和複雜程度在全球居領先地位,成爲世界平均煉油規模超過2000萬噸/年的兩個國家之一,另一個國家是美國。
爲了配合煉油能力,還需解決原油與成品油儲備與集散。新加坡除了地上有233萬立方米的環宇油庫:
爲了節省用地,還建立了東南亞第一個地下油庫。在裕廊島的地下130米,還“藏”著這麽一個“富得流油”的地方。
盡管裕廊地下儲油庫的建造成本,比填海建地上油庫成本高了三成,但是卻幫新加坡節省了60公頃的土地,用來做更有經濟價值的活動。
天時地利人和,即使沒有足夠的國土與資源,在艱難中努力解決問題,沒有一滴油的新加坡,也可以成爲世界第三大煉油大國。
圖片來自網絡
2020年5月,阿裏巴巴以約16.8億新元(折合84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新加坡一座寫字樓50%的股權。這是阿裏巴巴在海外市場上迄今爲止最大的一筆房地産交易。新加坡的大衆網購平台Lazada,也是由阿裏控股,投資額高達40億美元,並同時在該寫字樓內辦公。據消息稱,阿裏巴巴海外置業首站花落新加坡,是在准備進軍東南亞市場。
2020年9月12日新聞爆出,字節跳動在連續受到印度、英國、美國的打壓之後,選擇新加坡爲戰略據點,計劃建立數據中心。目前字節跳動已經在新加坡聘用了超過400名員工,並大量采購雲計算服務。該筆投資將超過10億美元。
騰訊緊接其後,在9月15日的聲明中提到,騰訊計劃以新加坡作爲區域中心,以支持公司在東南亞及周邊的業務。
各大企業對新加坡的青睐不是空穴來風。其實早在多年以前,就有很多國際巨頭把總部或亞洲總辦事處設立在了新加坡。例如最近的蘋果全球的首家水上Apple Store于新加坡開業、2017年Facebook在新加坡建立首個亞洲數據中心、2019年英國科技公司戴森(Dyson) 宣布將把企業總部從英國倫敦遷移到新加坡等。
圖片來自網絡
新加坡對于跨國公司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據報道稱,現在新加坡大約有3萬個國際公司,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世界500強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新加坡不僅僅是美國、歐洲等跨國企業在亞洲設立總部的首選地點,也是衆多亞洲公司進軍全球市場的平台。
2 選擇新加坡的原因
國際環境惡劣
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勢力國家,一直對中國的崛起十分擔心。一邊在指責中國不開放市場,同時又對中國企業圍追堵,不留一絲海外發展的機會。中國各個行業的國際業務都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
此前,印度就對UC浏覽器、抖音、微信等實施封禁。緊接著美國挑起了貿易戰,開始了制裁之路。先有中興、華爲,現在又開始瞄上了TikTok。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以所謂的安全隱患唯由,強制TikTok退出美國市場。雖然是可以選擇出售在美國的業務,此時的TikTok已爲魚肉,任人宰割還價了。此外,美國還在8月頒布的行政命令中,還禁止美國居民與微信(海外版)進行任何生意往來。
除此以外,以美國馬首是瞻的各個歐洲及澳洲國家,也緊跟美國步伐,誓要把中國企業的海外業務打壓到底。在這種環境下,中國企業在歐美國家可謂是舉步維艱。
新加坡優異的經商環境
很多跨國企業選擇在新加坡發展業務的一個主要考量就是新加坡的親商環境。新加坡政府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看重商業,並花了很大力氣來發展親商環境。
例如行政效率上,政府一直致力于減少企業不必要的負擔,讓公司專心致力于制造有競爭力的産品或者服務,使他們更有力地在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盡可能減少對于産業和企業來說在政府行政方面的約束,把繁文缛節盡可能減到最低程度。這也是爲什麽新加坡被成爲高效政府的原因。
此外,新加坡17%的企業所得稅在整個亞洲都是偏低的水平。並且對于海外投資在新加坡的企業,還有特別的稅務優惠條件。例如最近的稅收 13R和13X條,就對在新加坡設立的家族辦公室,提供長達4年的稅收豁免。
穩定的投資環境
海外投資,政治和投資環境穩定與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新加坡政府一直以來都努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個便捷、低風險的投資地。對于公司來說,無論是經商還是進行貿易,都可以方便、安心地進行投資。並且新加坡政府也致力于與其他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
引用李光耀總理的一句話來說, “企業正在尋求一個安全的港口,新加坡是一個政治穩定、有法治、人民勤奮團結的地方,且國家能夠安全度過冠病疫情和擁有光明的前途”。“而在動蕩的世界中,新加坡是少數幾個值得信賴的國家之一,我們必須捍衛這一聲譽。”
每次發生的國際性危機,新加坡都不降反升,成爲資金的避風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新加坡都屹立不倒,並且在危機過後,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地位又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源自最新的報道,在全球智能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調查中,新加坡蟬聯全球最智能城市榜首,也是全球唯一列爲AAA等級的智能城市。IMD世界競爭力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卡波利斯(Christos Cabolis)受訪時解釋:“智能城市能更好應用科技提升服務的效率和有效性,使城市變得更堅韌。”這也是爲什麽新加坡在應對疫情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挑戰時,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結果。
穩定的政治環境與值得信賴的特點,讓新加坡能持續不斷吸引到外國投資項目,甚至在冠病疫情籠罩的低迷經濟環境中,外國投資項目不減反增。新加坡金管局的數據顯示,新加坡銀行業4月來自非居民的存款較上年同期增長44%,達到創紀錄的621.4億坡元(443.7億美元),爲連續第四個月上升。很多人都愛說用腳投票,對于資本來說,最好的投票方式就是看資金的流動方向。
3 新加坡成爲商業首選
除了以上最近火熱的三巨頭入駐新加坡以外,大約有超過3000家中國在新加坡注冊,並在此建立他們的海外國際總部的總部。例如中石化2011年在新加坡設立了其在海外的第一個潤滑油脂工廠,也是中石化在煉化板塊第一個直接在海外投資建設的項目。2013年百度和新加坡資訊通信研究院(I2R)達成了研發合作協議,在新加坡設立百度-新加坡資訊通信研究院聯合實驗室。
對于很多中國企業來說,從中國走出去的第一步往往是先考慮東盟這個比較熟悉,並很有吸引力的市場。新加坡也就成爲各大企業國際化的第一個首選之地。此外,鑒于新加坡資金避風港的特性,也有很多人選擇在新加坡進行財富管理。例如在2020年3月,海底撈老板張勇之妻舒萍在新加坡設立了家族辦公室,以幫助管理她的巨大財富。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新加坡的五大優勢産業
一、新加坡的電子産業
新加坡電子産業以32%的比重遙遙領先于化工、交通、生物醫藥等其他産業。尤其是全球電子行業排名前50的著名企業都將研發中心或亞太總部遷移至新加坡。
爲什麽這樣一個資源匮乏、彈丸之地,甚至于連飲用水都要依靠進口的小國能夠吸引衆多的跨國公司的目光呢?
無疑,新加坡擁有的優良的親商政策、成熟的産業經濟環境、開放的人才引進及便利的交通運輸樞紐成爲了跨國公司高度評價新加坡的“統一語言”。
首先是新加坡優良的親商環境贏得了企業廣泛的信任及贊賞。
新加坡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完善的商業服務設施始終是其新加坡政府給予跨國企業的重要承諾,再疊加新加坡提供的稅收等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等同于給企業吃了定心丸。
在新加坡,跨國公司及企業申請營業執照的程序非常簡單,如果手續齊備的話,僅僅需要區區幾分鍾時間即可完成。
新加坡擁有十分穩定各種社會環境,新加坡曾被聯合國評爲全世界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無論在經濟條件、投資經商、教育設施、生活生態環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都是出類拔萃的。
2020年蓋洛普公布了最新的《全球法律與秩序報告》(2020 Global Law and Order report)。該報告根據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反饋,基于居民自身的安全感,對全球各地的地點進行了排名,得分越高,意味著安全系數越高。新加坡連續4年以97的高分排名第一。
新加坡擁有十分出色的親商環境。在世界銀行每年出台的《全球親商報告》中,新加坡居然連續十年登上全球第一。
世界銀行第一次進行的這項調查,排名包括189個經濟體,主要顯示一個經濟體的監管環境如何從創業、繳稅、注冊房地産到跨國貿易等各方面,爲中小企業創造扶持它們的親商環境。
在新加坡打造亞洲交通樞紐方面,馬六甲海峽曆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是公認的“地緣之王”。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表現在:馬六甲海峽占了全球海上貿易1/4的份額,全球四分之一的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中國85%的運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國際貿易的貨櫃貨物集散地,是世界海上運輸的咽喉。
新加坡港口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是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口之一,同時,新加坡也是世界物流中心、亞洲四小龍之一、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可見,新加坡地理位置及交通樞紐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自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之後,獨享了馬六甲海峽的地緣利益。
新加坡經濟戰略委員會更是提出了七大經濟促進戰略——提升本地技能、打造亞洲樞紐、加強研發成果商業化以及促進全球化文化交流,成爲報告中的關鍵詞。
新加坡曾表示: 跨國企業未來依然是國家經濟中的主要角色,與此同時,新加坡也將吸引中型企業和亞洲企業進駐,並在産業鏈中形成互補。
新加坡成熟的經商環境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曆經了40多年的曆史沉澱及發展演變。新加坡認爲,只有發展高附加值的創新科技産業才能讓自己的經濟獲得長遠發展,所以,新加坡矢志不渝堅持産業經濟的轉型。
從六十年代的勞動密集型産業,一直到七十年代的技術密集型産業,再到八十年代的資本密集型産業,九十年代的科技密集型産業,一直發展成爲目前的知識密集型産業,新加坡一步一個腳印,完成鳳凰涅槃式的轉變,尤其是電子産業突出的重要地位也在經濟轉型中得到強化。
此外,由于新加坡處于中西文化的交彙處,並且摒棄了本土文化限制,讓來自全球各國的企業和個人可以在開放的環境下能夠得到快速成長。
其次,新加坡的鏈條式的産業群建設是新加坡電子産業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半導體行業非常典型。數據顯示,半導體是新加坡重要的支柱性産業,占到電子制造業58%的份額。、新加坡半導體的産能在全球的比重早在2009年就已經上升至11.2%,因此,新加坡成爲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産業重地。
無論是從IC設計、芯片制造,還是封裝和測試,新加坡的半導體産業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産業鏈生態環境,幾乎全球的芯片巨鳄都已在新加坡設廠,因此,非常緊密的産業鏈不僅爲企業尋找到了自己的産業定位,同時也加速了電子産業的全球一體化進程。
根據EDB的報告顯示,新加坡半導體企業數量已經超過300家,分別來自歐美及日本等世界多個地區,其中包括:40家IC設計公司、14家硅晶圓廠、8家特制晶圓廠、20家封測公司以及一些負責襯底材料、制造設備、光掩膜等産業周圍企業。著名的英飛淩之前表示將再度投資1400萬新元,擴大自己在新加坡的研發基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所言,就所占比率來看,電子業比率達23.8%,在各行業中最高,成爲新加坡“吸金”能力最強的産業。
新加坡在之前全球外派員工城市居住調查報告中,新加坡居然十六年穩踞全球第一名寶座。
說到新加坡,必然聯想到蘇州工業園區,這塊面積僅278平方公裏的土地,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合作的旗艦項目,蘇州工業園區成爲全中國首個創新綜合試驗區域。
蘇州工業園區官方網站統計數據顯示,蘇州工業園區以占蘇州市3.4%的土地、7.4%的人口創造了15%左右的經濟總量,並連續多年名列“中國城市最具競爭力開發區”。
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經說過一句贊揚中國的話:“即使老師再好,學生不好也是不行; 而在中國,學生比老師更好。”他說:“新加坡把蘇州工業園區這個引擎點燃了,中國政府讓它們在運作。”。
新加坡極爲注重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讓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一躍成爲全球著名的發達國家。
二、新加坡的精密工程産業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行業發展始于上世紀70年代,現如今,精密工程業行業已發展成爲擁有大約2700家精密工程公司,其中有中小型企業(SME),也有大型跨國公司(MNC),因此,新加坡也成爲了很多跨國公司的區域總部及重要的研發中心。
精密制造工程是制造業的十分重要的支柱,特別是精密工程業成爲航空航天、石油與天然氣、醫療設備和電子産品等很多産業的重要支柱産業。
不管是區區的半導體芯片、高精尖的醫療設備,還是石油勘探鑽頭, 精密工程業都是支撐制造業的關鍵性産業。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業覆蓋了從承包制造商到全面解決方案供應商(比如包括擁有設計、測試、生産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等各類公司。
新加坡在精密工程業所擁有的獨特優勢,讓新加坡在全球航空航天、半導體設備、石油與天然氣設備等領域獲得了全球領先地位。
精密工程業在新加坡獲得蓬勃發展,原因是企業可以憑借新加坡強大的供應商基礎、區域內十分出色連接能力,尤其是新加坡完善的研發基礎設施,大幅提升企業及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
精密制造業已成爲新加坡經濟的重要引擎之一,其産值占國民生産總值(GDP)的25%左右。李顯龍總理曾經表示,新加坡在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方面的能力,將有助于繼續推動經濟發展,並確保新加坡成爲一個現代化、具前瞻性和科技先進的社會。
精密工程業是航海、航空航天、石油與天然氣、醫療設備、綜合設備等的核心性産業。是設計制造綜合性機械與精密部件的十分關鍵技術, 從深海勘探鑽頭,到技術先進的飛機引擎,都是依賴于于精密工程業。
新加坡精密工程業在優良的大環境之下快速發展,新加坡目前已占據世界制冷壓縮機市場的10%,助聽器市場的30%,世界半導體引線焊接機市場的70%。新加坡已成爲亞洲領先的石油與天然氣設備的生産基地,全球航空航天維護修理和大修基地。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業已從最初原始的承包制造商快速蛻變成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並在全球擁有強大的設計、原型測試、生産和供應鏈管理能力。
新加坡積極實施供應商發展計劃,鼓勵供應商提高業務能力並與大型公司建立業務聯系,並促使半導體設備、航空、醫療技術和電子等領域的原始設備制造商與承包制造商、供應商建立業務關系。所以,新加坡在擁有2700間精密工程業公司的基礎上,新加坡爲企業級公司提供十分廣泛的産品和服務。
新加坡在全球擁有充足與優質的精密工程人力資源,滿足了企業發展的業務要求。新加坡非常重視培訓及職業教育,新加坡還設立了的數碼和精密工程中心,用來培養精密工程專業人士。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制造業共有約2700家規模不等的公司,包括了中小型企業和大型跨國公司。新加坡在精密工程業具有的獨特優勢,成就新加坡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新加坡在全球後端半導體設備擁有10%的市場占有率。新加坡精密工程業的強大技術及環境吸引了全球十大晶圓制造設備公司中的九家公司向新加坡供應商進行大型采購。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制造的晶圓檢測工具,可鑒別細小到納米的瑕疵。好比在2000英尺以上、或在4倍于新加坡觀景輪的高度上,能夠觀測到地面上的一根白發。
三、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業
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前發布“世界健康報告”《World Health Report》,並對各國的醫療體系進行了比較,對預期壽命進行了排名。排名考量主要有:醫療水平、接受醫療服務的難度、醫藥費負擔公平性等方面、經過了綜合對比,日本排名全球第一,新加坡位列第三。
新加坡在Bloomberg發布的最高效醫療體系排名中拔得頭籌,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一。
新加坡已有13家醫院和醫療機構獲得國際聯合委員會品質認證(JCI),占獲得認證的亞洲醫療機構的三分之一。新加坡是全球擁有最安全血液供應服務的國家之一。
全球非政府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發布的2018《童年終結數據》報告中,新加坡被評爲最適合孩童成長的國家。新加坡在全世界綠植覆蓋率極高,擁有純天然無汙染環境,被譽爲“花園城市“。新加坡不僅擁有中英雙語語言環境,更有聞名且優質的全球頂級教育資源。其中小學基礎教育全球第一。
新加坡的醫療服務在世界上聞名遐迩、並以優質高效而享譽世界。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更多是重點解決“病”的問題,而醫療服務則更多關注人的問題。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以高效著稱,被稱爲最有能力應對重大醫療危機的亞洲國家。
比如新加坡80%的住院服務都是由政府醫院提供的,特別是對于公民來說,高額的補貼明顯減輕低收入群體的經濟負擔。
新加坡醫療體系采取“四結合”:政府補貼、保健儲蓄、健保雙全、保健基金四者相結合,
新加坡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形成了多元化和合理的籌資機制,新加坡非常注重政府與市場在醫療保障資源配置中的發揮的不同作用,政府是貧困人群的最後保障,並且讓每個新加坡人都能得到良好的基本醫療服務。
新加坡國土面積僅710平方公裏,人口500多萬,全國共有醫生8819名(不包括牙醫1506名),平均每1萬名居民擁有近18位醫生(不含牙醫)。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水平在亞洲地區首屈一指,尤其是在通過國際醫院認證聯合委員會(JCI)認證的亞洲醫院中,三分之一的醫院都來自新加坡。新加坡由于擁有先進的醫療設施、技術高超的醫護人員、價格合理的醫療收費,讓新加坡的醫院每年吸引超過40萬名海外病人。
新加坡已迅速跻身爲全球頂尖生物醫藥科學和保健服務業的中心。全世界很多著名的制藥、醫藥技術和生物科技公司在此設立了生産和研究基地。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及美國威思克醫院在新加坡開設了醫藥中心。
全球著名專家和生物醫藥領域科學家的到來,大幅增強了新加坡的醫療實力和運作效率。
新加坡政府盡力爲大衆提供優質的全民醫療。新加坡醫療服務形式多樣化,公私經營並存,滿足不同層次的就醫需求。新加坡醫療保障制度具有多層次、大範圍,不但有強制性、半強制性的保健儲蓄,也有完全自願的救助基金,保證了醫療保障體系能夠覆蓋絕大多數公民。
新加坡實施了政府和個人共同負擔的保健籌資機制,讓新加坡政府用約4%的較低的政府投入,就建立起了一個讓全民較滿意的高效醫療服務體系。新加坡政府明確自身角色定位,全力做到政府不缺位,市場不越位。
根據統計,在新加坡全國醫療保健支出中,新加坡政府補助占比爲25%、個人占比50%、員工福利占比25%。
從新加坡針對住院醫療津貼政策來看,實施:
1)A級病房(空調單人間)零補助,B1級病房(空調4人間)補助20%、B2病房(無空調6人間)補助65%,C級病房(無空調8人間)補助80%。
2)綜合門診服務,成人補助50%、兒童和“樂齡人士(新加坡對年長者的一種尊稱)”補助75%,從而讓患者各取所需,完全實現了全民可及性醫療。
新加坡始終嚴格控制醫療費用水平,認爲市場機制不能將醫療費用控制于低位,因此,新加坡在控制醫療服務的供應及價格方面,始終表現出合理、公平、可及的一面。
綜上所述, 新加坡醫療之所以能夠排名世界第一,綜合如下:
1、實施醫療儲蓄制度,每人每月都會有一筆固定的工資收入存入到固定的醫療儲蓄賬戶,用來解決看病貴、看不起病的現實問題。醫療儲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們對金錢的揮霍,解決了生病沒錢看病的焦慮。
2、醫療保險制度:新加坡的醫療保險是由政府提供的,看病花費在2000以內自己支付,兩千新幣以上部分個人支付10%~20%,其余所有費用全部由政府來買單。
3、醫療基金制度:新加坡的醫療基金最終目的是用來幫助貧困人口的,並且通過醫療基金在全國建立很多的醫療機構。醫療基金中的資金來源主要靠富人群體來捐贈。
4、病房劃分等級配置:新加坡醫院病房分:普通病房(超級便宜)和豪華病房(超級昂貴),但其所享用的所有醫療服務,都是一視同仁的,沒有差別。
病房等級配置的特點是,普通病房的所有費用全部由豪華病房的收入而來,屬于“劫富濟貧”方式。這一點非常得了不起。
5、真正解決看病難:在新加坡由于醫院很多,不存在看病排不上號問題,而且每種病幾乎都有專科醫院,病人可根據病種自行選擇醫院。
6、醫生拒絕紅包:新加坡的醫生都擁有非常高的固定年薪,尤其是醫生的收入和業績沒有任何一點關系。在新加坡,假如醫生收了病人的紅包,非常嚴重,會被吊銷醫生資格證。因此,幾乎沒有醫生會不遵守規矩。
7、出色的醫療服務: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更是名聞遐迩。新加坡的醫院提出了一切以病人爲中心的發展戰略,及時了解病人的需求,不斷滿足病人所需,爲患者提供周到的院前服務。
醫院主張對待病人要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並且鼓勵員工積極地去爲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發現有改善病人福利的需要,每個人都可以主動去解決問題,而不需要拘泥于職責範圍或請示上級的批准,除非那些明確禁令才需要請示。
新加坡醫院在細節下苦功夫,實施讓病人“驚喜服務”、達到“驚喜服務”目標,也就是說和病人要時時保持和諧關系,采取行動迅速解決問題,並且在20分鍾內核實問題並解決問題,不讓病人對醫院失去信任、不讓病人流失。在面面俱到的計劃中,病房爲患者准備了櫥子,裏面有速食面、即溶咖啡、拖鞋、牙刷等個人用品,以備不時之需等許多細節。
新加坡無疑真正解決了居民看病的所有問題,因此,醫療水平世界第一。
美世城市生活質量(Mercer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宜居程度調查是全球最權威、最全面的調查之一,每年一次,爲全球跨國投資提供重要參考數據。在英廣調查報告顯示中,新加坡超越東京成爲亞洲“最幹淨城市”。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城市之一,新加坡的城市生活質量卻一直在全球各大榜單上名列前茅。
四、新加坡的化工産業
新加坡裕廊島工業區是僅次于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新加坡還是世界石油貿易樞紐和亞洲石油産品定價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制造國,獨占全世界70%市場份額。
新加坡,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物流樞紐及重要港口。新加坡的港口在世界上排名第一,還被列爲重要的國際海事中心,已連續4年奪得世界海事之都稱號。
煉油石化産業是新加坡的重要經濟支柱。新加坡的石化行業早在2011年時,産值就高達770億美金,占當時生産總值34%。
新加坡的煉油廠除了加工汽油等不同油品,還能生産氣態燃料、合成氣體、石油化工産品以及潤滑油和瀝青原料。
煉油業不僅爲新加坡帶來了真金白銀及大量的利潤,還爲新加坡第二大制造業——化工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料。
《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化學工業發展迅速,在各行業中所吸引的固定資産投資占比最高,高達32.2%。
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公布的2019年度數據,化學工業占比從2018年僅2%激增至32.2%。值得一提的是,過去連續三年登上行業寶座的電子業仍具強大的“吸金力”,占比從28.4%增至30.2%。排在電子業之後的分別是工程與環境服務以及研究與開發領域,分別占比8.8%和8.2%。
新加坡的化工業發展快速的原因,由于日本和中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中,分別有大約70%和80%的石油都要途經戰略要地馬六甲海峽。因此,從原油到成品油的煉油需求非常強烈,新加坡充分利用馬六甲海峽海上戰略性石油通道樞紐優勢,及時抓住國際産業分工轉移機會。
新加坡時不但敏銳察覺到東亞石油産品消費的大量需求,而且還意識到新加坡可通過加工原油獲得巨大利潤。1960年代,新加坡果斷決定要大力發展石化産業。
發展石化産業需要大力度吸引全球投資。當時,跨國石油公司也正在尋找更低成本的石油新基地,進行資本與技術轉移,由此,與新加坡不謀而合。新加坡政府實施了許多項優惠的制度,吸引跨國公司企業來新加坡投資,比如著名的殼牌、BP和埃克森美孚等。
時到如今,新加坡是世界上極少數不幹預石油行業的國家,完全按照市場機制自由發展。新加坡還推行了包括優惠稅制、簡化政府審批等一系列自由貿易措施,提供優化比區域鄰國更加優質的投資環境。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爲發展石化工業的用地,新加坡1995年就開始填海造陸,並且把七個小島合並成一個大島,打造成了總面積32平方公裏的裕廊島。這個工程2009年完成,比計劃提前了20年,給石化行業提供了一流的硬件條件。
新加坡煉油廠的加工能力和複雜程度在全球居領先地位,成爲世界平均煉油規模超過2000萬噸/年的兩個國家之一,另外一個國家是美國。
新加坡爲了節省用地,建立了東南亞第一個地下油庫。在裕廊島的地下130米,還隱藏著一個“富得流油”的場所。雖然裕廊地下儲油庫的開造成本比填海建陸油庫成本提高了三成,但卻給新加坡節省了60公頃的土地。因此,新加坡人充分應用了天時地利人和,在缺乏足夠的國土與資源情況下,仍然能夠在囧境中解決了問題,被稱爲:沒有一滴油的新加坡,卻成爲了世界第三大煉油大國。
五、新加坡航空服務業
新加坡航空連續多年被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評爲全球第一名。新加坡航空公司是SkyTrax評選的五星級航空公司,星空聯盟成員。
Skytrax是著名的顧問公司,其主要業務是爲航空公司的服務進行意見調查。透過對國際旅行的問卷調查進行統計分析,找出服務提供者中擁有最佳空中服務員、最佳航空公司、最佳航空公司酒廊、最佳機上娛樂、最佳膳食及其他與航空公司相關的服務意見調查。最廣爲人知的,是每年一度舉辦的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獎及年度全球最佳機場獎。
新加坡航空客運航線網絡覆蓋35個國家的65個目的地。新加坡航空成立五十多年來,贏得了全球創新市場領先者的榮譽。新加坡航空品牌在航空界中聞名遐迩、廣爲人知,特別是在安全保障、服務質素和革新風格方面在全球航空公司更勝一籌,新加坡航空公司一直被譽爲最舒適和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之一。
新加坡航空公司(SIA)是獲得國際公認的世界一流的航空公司,不但是全球盈利最高的航空公司,還經常被選爲“最優秀的航空公司”、“最優秀的商務艙”、“最優秀的機艙服務”,“最優秀的機上便餐”,“最守時和最安全的航空公司”、“商業旅行最佳選擇”、“最優秀的航空貨運公司”,甚至“亞洲最受尊重的企業”。
新加坡航空公司隸屬于國家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以樟宜國際機場爲基地,主要經營國際航線,在東南亞、東亞和南亞擁有強大的航線網絡,並占據袋鼠航線的一部分市場。
新加坡航空的業務還包括跨太平洋航班,其中擁有A340-500來營運的全球最長的直航航班新加坡-紐約和新加坡-洛杉矶。新加坡航空還是首個營運全球最大型的客機A380的航空公司。
新加坡屬于城市國家,開車繞一周僅僅需一個多小時,按道理,一個彈丸之地是否有必要發展航空業,但新加坡航空公司恰恰卻神奇地成爲世界聲譽最好、最贏利的航空公司之一。
特別是在同一時段,新加坡航空出售的機票價格要比其他國家的航空公司高出30%左右,但新加坡航空上座率卻能夠做到與其他國家航空旗鼓相當,票價貴、上座率高,成爲令人贊歎的“新航奇迹”之一。
新加坡航空公司一致認爲服務的任何一個部分都十分重要。新加坡航空都有一張很長的列表,列出了乘客對優質服務所有的期望:比如航班安排,准時,座椅舒適度,還有一些功能和技術方面的,比如安全性。即使僅僅是倒一杯咖啡而不將其濺出來,新加坡航空還必須遵循一些步驟來做。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航空擁有別的航空公司沒有的服務,屬于特別的因素、高層次因素中那些軟性的技術,比如熱情,關心和對客戶需求的預測。
新航服務要求必須保持一致性,一旦登上新加坡航空的飛機,每次都會享受到保持了同樣標准的優質服務。在保證了服務的一致性後,然後是讓服務實現個性化,以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在頭等艙和商務艙的服務中,顯得尤爲重要。”
新航負責機組人員績效的高級經理Choo Poh Leong先生認爲:在對服務進行任何改變之前,我們所有的程序都經過了精雕細琢和測試的。每個不同部門負責進行研究和試驗,進行時間和動作的研究,進行模擬練習,記錄每個動作所花的時間,評估客戶的反應。最大的挑戰就是在人的方面。盡最大努力讓一個有13或14個人的團隊在每次飛行中提供同樣高標准的服務,無疑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挑戰。
但在提供標准化服務的同時,不但要求每個人都按書上的指示來辦,而且要求每個服務人員具備靈活、創造性。比如有一位乘客要求吃素食,恰好飛機上沒有准備這種食物。新航乘務人員會選擇返回廚房,動腦筋想辦法,並最終找到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比如把各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拼在一起。而絕不是告訴乘客沒有准備這種食物,你無法享用,這樣會讓乘客很苦惱。
新航要求員工和乘客之間保持非常良好的關系,而不能僅僅是照本宣科地來做事情。
新航要求機組人員平易近人,彬彬有禮,並且面帶微笑,更要充滿活力,而且還能夠和乘客相互交流,更坦率的直言。新航鼓勵及調動機組人員,爲乘客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但前提是所有的服務都必須是乘客所喜歡的。
新加坡航空經常創造一種出其不意的效果,定期地給乘客一些驚喜,讓其成爲行業內的服務領袖。根據服務研究,這種出其不意的效果,提供的是超出客戶預期的服務,稱之爲”服務驚喜“。
新加坡航空公司會認真地傾聽客戶的意見,常常不失時機地制造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新航經常會傾聽客戶和一線員工的意見,了解客戶的生活方式、了解稱贊和抱怨。
新加坡航空十分恰當地運用了研究文獻中所提及的標准化方法,但他們會把重點放在觀察客戶的生活方式和傾聽一線員工的意見上。
新加坡航空是全球第一家引進‘預警服務’的。他們會給客戶發一條簡訊息(SMS)告訴客戶航班的到港和延遲的信息,這在當時,已十分先進及人性化。
新加坡航空擁有極爲詳細的反饋機制,不僅幫助員工傾聽客戶的意見,還能幫助員工更好地了解客戶。新航擁有非常豐富的信息來源。其中包括對新加坡航空10%航班的乘客進行隨機抽樣、由IATA操作的基准參照調查,主要是把新加坡航空的績效和其他國家航空公司所做比較,還有比如派“神秘的顧客”去競爭對手的航班上,認真聽取一線員工的意見等等
根據有關外部調查,發現很多“要求苛刻”的乘客都會選擇新加坡航空。新航有一句話:“新加坡航空不能爲您做到的,別的航空公司也不能”。新航總是鼓勵員工把那些困難的事挑選出來,盡力去做,盡力去完成、讓客戶滿意。
新加坡航空已成爲全球公認的服務行業的領袖,並且成爲一家擁有高生産力,卓越的成本管理和高利潤的公司。
結語
新加坡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讓其享有“亞洲瑞士“之稱的榮譽。各大公司紛紛選擇新加坡,也正是看中了當地穩定的政治環境與值得信賴的政府。加之本地的華人文化和同在亞洲的地理優勢,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了新加坡作爲國際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