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爲國際知名的商業金融中心和旅遊勝地,很多外國友人都不了解新加坡制造業的發展情況,甚至有人以爲新加坡沒有制造業。其實,自1965年建國以來,制造業一直是新加坡經濟的引擎,在多年來占到新加坡GDP的20%左右,是新加坡重點發展的戰略性産業之一。當然,大家無法將新加坡與制造業聯系起來,這也很正常。因爲新加坡是島嶼國家,國土面積爲728平方公裏,僅爲倫敦面積的一半左右,新加坡總人口數爲569萬(2020年6月統計局數據)。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如何良好地發展本土制造業,同時吸引外商將其制造基地和創新中心落戶在新加坡,這似乎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新加坡做到了。
(圖片來源:3月1日聯合早報)
講到新加坡制造業的發展,不得不提到工業4.0(Industry 4.0)。工業4.0 這一概念源于德國,用于描述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型的網絡化“智能工廠”,這種制造流程和技術的預期轉型是基于四個核心原則:物聯網;數字化轉型;通過預生産虛擬測試提升産品質量並加快市場投放速度 ;人工智能輔助和數據驅動型規劃、生産、制造和維護。
根據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的資訊,在全球範圍內,工業4.0預計將帶來1.2萬億美元至3.7萬億美元的年度經濟收益。其中,東盟有可能獲得價值2160億至6270億美元的生産力收益。那麽,哪些行業將從中受益呢?主要的5個受益行業爲電子;化工、石油和天然氣及采礦;消費品;食品;以及制藥。在全球範圍內,這五個行業通過采用工業4.0的要素,已經實現了10%至50%的生産力提升,並將整體設備效率提高了10%至20%,這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新加坡在2017年11月推出了工業智能指數(SIRI)及相應的評估矩陣。
(圖片來源:unsplash)
據了解,這個評估矩陣是全球第一個工業4.0自我診斷工具,能夠幫助公司決定如何啓動、規模化且實現持續的工業4.0的轉型和提高生産力。值得一提的是,工業智能指數推出後,受到東盟成員國的廣泛關注。同時,新加坡也與其他東盟成員國也共同制定東盟數字一體化框架,以評估該地區的數字生態系統,並確定利益相關者從東盟數字一體化努力中獲益的方式。
目前,新加坡作爲高價值制造業中心,發展了多樣化的制造業,並且在航空航天、半導體、化工和生物醫學等領域占據領先地位。世界10%的集成電路芯片都是在新加坡制造、組裝或測試的;世界十大藥物中有五種是在這裏生産的;新加坡目前是全球第四大高科技産品出口國,以及全球第五大精煉油生産國。新加坡在最新彭博社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居第二,僅次于韓國,排在瑞士之前。
(圖片來源:unsplash)
新加坡打造了良好的制造業生態體系,國際公司在新加坡不僅可以開展生産工作,還可以將新加坡作爲其國際或者區域總部、並且在新加坡完成産品研發和供應鏈的管理。我們熟知的工業領域領軍企業如殼牌(Shell)、美國美光( Micron)和默克(Merck)均選擇新加坡作爲戰略制造樞紐。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企業ABB集團在新加坡設立了其卓越中心,使其客戶可以近距離接觸新技術;全球性企業管理咨詢公司波士頓咨詢公司(BCG)也已經在新加坡設立了它在亞洲的首個創新運營中心,幫助該地區的制造業公司利用先進技術、新的數字化流程和領先的管理實踐來轉變其商業模式和生産運作方式。
(圖片來源:unsplash)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在2019年,制造業占新加坡GDP總額的20.9%,約1060億新元。在生物醫藥制造、電子和精密工程行業的積極帶動下,2020年新加坡全年制造業産值比2019年增加了7.3%,爲2017年以來最高增長。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在今年一月份宣布新加坡將以制造業在過去10年的增長幅度爲目標,爭取在未來10年達到50%的增長。同時也致力于在2030年將新加坡打造成爲先進位造業的全球業務、創新與人才中心。爲了達到這些目標,新加坡將大力投資先進位造業的基礎建設、建立強大的研究生態系統以及支持企業采納工業4.0,進行轉型升級。
新加坡政府在裕廊創新區(Jurong Innovation District,簡稱JID)設立了一站式的先進位造業區,這個創新區擁有先進位造商、學術機構、技術提供商和相關服務的良好組合,使其成爲創造新想法和測試創新解決方案的理想地點。在去年9月,多家媒體報道了西門子在新加坡成立先進位造轉型中心,這個中心就設立在裕廊創新區,中心爲已經開始先進位造之旅的東南亞公司提供指導、支持和培訓。在這之後不久,韓國汽車巨擘現代汽車集團宣布斥資近4億新元,在裕廊建造創智能工廠,研發生産電動車等新型汽車技術。全球領先的傳動與控制技術供應商博世力士樂(Bosch Rexroth)在廊創新區設立區域培訓中心,與裕廊集團、精深技能發展局、新加坡理工學院以及新加坡商會合作,提供工業4.0相關課程,開發工業人工智能(AI)、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移動性和城市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培訓內容。博世力士樂也會與裕廊集團合作,通過舉辦行業分享、研討會和工作坊,促進先進位造業社區的發展。
(圖片來源:The Straits Times))
積極擁抱工業4.0的新加坡,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積極發展科技創新,培養國際化複合型人才,加強新加坡作爲全球領先工業樞紐的地位,並看重與區域和國際夥伴的長期合作共贏關系,共同發展,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