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大家都在討論擺地攤,你跟上了沒?
聽說還有城管打電話給小販,跪求出攤兒!
一切都要從6月1日說起,李克強總理在山東煙台考察時親切地跑過去問小販:疫情期間受了多大影響、是否享受到房租減免,前幾個月收入降沒降等問題。
接下來,PM李就說出了創時代的一番話:
“國家是人民組成的,人民好了,國家才能好。靠每個人的奮鬥,大家都好了,國家就更好!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市場、企業、個體工商戶活起來,生存下去,再發展起來,國家才能更好!我們會給你們支持的。”
不管是出于喜好、體驗生活、或是爲了生計,無論如何,地攤經濟時隔多年再次火了起來。
武漢、成都、大連、九江瑞昌…中國衆多城市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這種人間的煙火氣,可能是早起的一碗豆漿、深夜的十個羊肉串;也可能是大爺們身上的一件汗衫、孩子們放學路上套圈的遊戲。這讓“地攤經濟”相關話題成熱搜專業戶,也刷爆了朋友圈。
還有電影博主P了複仇者聯盟版“出攤兒照”,簡直毫無違和感,真·全民擺攤兒~~~
三巨頭集合,連滅霸都營業賣 自己 紅薯了!
小翼君在新加坡的朋友們也紛紛表示坐不住,連地攤兒擺啥都已經想了五六七八樣了。其實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新加坡也已經提倡“地攤經濟”好多年了……
新加坡一百多年的路邊攤文化
如果問你新加坡最美的風景是什麽?大多數居民腦海中都會浮現聞名遐迩的地標魚尾獅,金碧輝煌的濱海灣金沙或是夜晚五光十色的濱海灣花園。不過,這些不外乎是遊客們爭相拍照留念的著名風景,但別忘了還有你看似最熟悉卻又最陌生的小販中心。
而路邊攤,就是小販中心的前身。
一百多年前的新加坡
早在19世紀的英殖民地時代,路邊攤已經出現在新加坡街頭,大街小巷擠滿了一排排的小販攤位,爲大家帶來價格廉宜的美食佳肴。這些路邊攤成爲現代新加坡的“傳統”。
當年的美食都是由先輩移民從家鄉帶過來,他們在新加坡住久後成爲本地人。移民煮給移民吃,不知不覺間食物多了幾分照顧同路人的情意結。隨著大批移民前來謀生,接著就開拓了飲食文化。街邊美食經曆過時代的演變,不妨看看百年前後的對比:
1860年代,旅遊記者John Cameron
“看來全世界沒有一個城市像新加坡那樣,混雜著各族人群。隨眼望去,盡是流動小販,銷售五花八門的美食。馬來人售賣本地出産的水果,華人和印度人則林林總總,從奶油蛋糕到各式各樣的花生果仁。他們挑著扁擔,將物品分置在兩端的箱子裏。
馬來小販
印度人更可愛了,食物是放在頭頂上的。
印度小販
華人的路邊攤最特別,小販將食物器皿挑到擺攤的地方,扁擔的一頭是個木箱子,裏頭的火爐正熱著一鍋湯,另一頭是個菜籃,承著米飯、碗盤、糕點、調味品等。”
華人小販
現代美食家蔡瀾談起他對過去與現在本地食物的印象:“我認識的新加坡很安靜,很小,還有馬來人的甘榜,到處有老老實實在炒和焖的小販。…我現在來新加坡,想吃美食要很努力地去找,不是沒有,所以我是永遠抱著希望。”
早期的路邊攤多數由自己一家人打理,而且專注在一兩道私房菜,以畢生的功力來完善這些菜色,然後將看家本領傳給下一代,傳統美食就這樣代代相傳。這些傳統美食不單只是好吃,還融合了感人的民間曆史、互助與傳承的精神。
圖片來源:NAS,1965年新加坡
一百年前,新加坡的市區已經非常擁擠,非法路邊小販很多,影響了公路交通。他們的衛生觀念不強,甚至在溝渠上處理食物,使用沒有過濾過的食水。當時的衛生官員表示,許多食物都被蟑螂、老鼠、蒼蠅等汙染過,成爲散播霍亂、傷寒症等傳染病的源頭。
那個時候,小販過生活也不容易,他們必須向私會黨繳交保護費,甚至爲了謀生爭地盤而發生格鬥,傷亡事件層出不窮。
圖片來源:NAS,1970年新加坡
殖民地政府著手管制街邊流動攤販,規定他們必須領取營業執照。不過,政府認爲有必要給街邊小販留一條活路,讓那些失業和沒有特別技能的居民謀生,同時爲大衆提供廉宜的食物,解決社會民生問題。
殖民地政府曾經嘗試將路邊攤聚集在同一帳篷下,除了方便管制,也可以教導小販衛生常識。1922年,第一間能夠遮陽擋雨的有蓋食堂落成,設在紅燈碼頭附近,接下來在牛車水、奎因街、馬裏士他、直落亞逸和烏節路附近開設多五家食堂。
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有蓋食堂並不能立竿見影,達到預期的效果,沒多久就被淘汰了,但卻在無意間成爲後來的小販中心的雛形。
圖片來源:NAS,1930s年新加坡
戰後到獨立的年代
戰後的年代,百業待興,許多失業人士爲了謀生,只好走上街頭,擺賣路邊攤,重現戰前的光景。1959年新加坡自治的年代,人口激增,非法小販達到3萬名。
這些非法的路邊攤沒有適合運作的場地,廢水殘渣都倒在溝渠裏,甚至一桶洗碗水可以重複使用,相關的衛生問題十分嚴重。
1957年 Singapore Free Press 報道
“沙爹攤販煮好一鍋沙爹醬,擺在桌面,幾乎每個食客都會將同一串沙爹放進鍋裏,沾沙爹醬兩三回。這串沙爹就這樣在他們的嘴巴和鍋子進進出出好幾次。”
實際情形比報道的還要糟糕。熟食小販在公廁外擺賣,大只的青頭蒼蠅在糞桶嘗盡美味後繼續在路邊攤共享美食,食物衛生可想而知。
圖片來源:NAS,1940s年新加坡
新加坡獨立後,政府嚴厲管制路邊攤,並爲兩萬多名非法小販發出營業牌照,強制注射預防針等。到了1969年,那些在大街上執業的路邊攤都遷移到後巷、空地、停車場等。
圖片來源:NAS,新加坡烏節路美食攤
1972年,政府在裕廊Yung Sheng Road建立了第一個小販中心,即後來的Taman Jurong 小販中心,俗稱“六十攤”。顧名思義,剛開始營業時,這裏有60個熟食攤位。
1975年,政府在皇後坊、惹蘭勿刹、德明路、錫安路以及其他地方興建10個小販中心,安置七千名熟食小販。
此後十年間,小販中心如雨後春筍,全新加坡設置了113個熟食中心。到了1986年底,牛車水大廈落成後,最後一批路邊攤正式向新加坡街頭揮別。
自此以後,那種充滿生命力的沿街叫賣的情景,走入只能回味的曆史中。
圖片來源:NAS
新加坡第一家冷氣食閣
Scotts Picnic Food Court
新加坡最美風景線—小販中心
小販們從早期遍布大街小巷的路邊攤,走向幹淨衛生的美食天地,小販中心猶如“國民食堂”,各行各業的人在這裏享受各種經濟實惠又可口的風味美食。
在小販中心吃飽喝足的一天
美好的早晨從走進小販中心的咖椰面包檔口開始,表皮酥脆的面包配上甜而不膩的咖椰醬,雖是再簡單不過的搭配,但一口咬下卻是美味極致的交融,這樣的享受也難怪咖椰面包成爲新加坡國民早點。
口中的咀嚼還未停歇,各種濃郁香醇的滋味,便伴隨大火煎炒的滋滋作響聲撲鼻而來,蝦面、粿條、蘿蔔糕這些外表不起眼的本地美食,總有神奇的魔力能吸引長長的人龍爲之瘋狂。
外頭熾熱的陽光荼毒,小販中心內卻有消暑的chendol,文頭雪,紅毛榴梿冰,西米露等,清爽沁涼的好滋味匙匙入口,心頭一甜更卷起了陣陣的幸福感。
小憩一回兒,輪到印度煎餅大師登場,華麗轉身中一陣拉扯與拍打,將平實無奇的餅皮,化成好勁香脆的風味美食。
隨著夜幕襲來,撲鼻而來的辛香襯著酸甜的醬汁,配上肥美蟹肉的鮮甜,整個舞台就交給新加坡獨創的辣椒螃蟹。如果這還不過瘾,隔壁的碳烤味提醒著你,不要忘了沙嗲和燒烤雞翅是和三五好友把酒言歡的最佳下酒菜。
不管你偏好哪國風味,新加坡的小販中心都能夠滿足你的味蕾。
沒有制式化的歡迎光臨,只有最親切走心的問候,遇到經常光顧的攤位,甚至一句“aunty老樣子”,老板便懂得爲你奉上客制化的佳肴。這樣的默契、這樣的話家常,在不知不覺中早已走入新加坡居民的生活,成爲每天不可或缺的部分。
米其林攤位推薦
2019年米其林指南中,新加坡有不少小販與街頭小吃入選,其中就有 33 家熟食中心小販,以及6家街頭小吃獲得必比登推介。
新入選的 7 家小販攤位如下:
美芝路魚頭米粉
Whampoa Makan Place
主營魚片米粉,混搭不同湯品,除了特制的冬炎湯,炸魚湯及海鮮湯也值得一試。
勿洛水粿
Bedok Interchange Hawker Centre
水粿加上由菜脯、蔥、蝦米、辣椒煮成的醬一起進食,更可以辣菜脯佐吃。
福明熟食
Redhill Food Centre
自家制黑白菜頭粿,炒菜頭粿镬氣十足,外脆內軟,醬汁味濃而鹹度剛好。亦有售賣肉粽和娘惹粽。
源記鮮蛤炒粿條
Ghim Moh Market and Food Centre
只供應鮮蛤炒粿條,配有蛳蚶、魚片、臘腸等,用料豐富,現點現炒,火候十足且味道香濃,常見不少人在排隊。
福海(芳林)咖喱雞面
Bedok Interchange Hawker Centre
可選擇咖喱或沙爹口味,並備有三種面條,湯底微辣,材料味道濃重。
許兄弟豬什湯
Tiong Bahru Market
各式的豬什如豬肝、豬腸、豬肚應有盡有,湯底清甜帶胡椒香。
多麗哥粿汁
Old Airport Road Food Centre
推薦鹵水豬腳、大腸、豬肚以及豆幹、粿汁。
完整版米其林必登名單請戳 (向上劃動)
去年,新加坡爲小販中心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産”。一直到今年年底,大家都可以前往www.oursgheritage.sg網站,一同搭上支持小販申遺的列車,延續值得你我驕傲的新加坡小販文化!
一起來新加坡擺攤兒吧,後浪!
就算不擺攤兒,也可以來遍布全島的小販中心品嘗各國美食,和各國友人吹水,新加坡的人文環境就是如此的多樣與包容呀!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于
李國梁博客“從夜暮到黎明”
來源:https://www.shicheng.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