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科技和建築業,這些一般上是男性主導的行業,鮮少有女性會對它們感興趣。
然而,《萬綠叢中一點紅》系列訪問的三位女企業家,不但勇闖屬于比較陽剛的領域,她們更是憑著魄力帶領企業創高峰。
讓我們一起看看“鐵娘子”們是怎麽以柔克剛,打破男性壟斷的局面,在各自的領域闖出一片天。
從一人操作到建立15人團隊、從本地市場進軍亞太區11個國家……過去20多年來,特速交通規劃與咨詢公司(TSM Consultancy)創辦人陳淑敏一步一腳印擴大業務,讓公司成爲交通工程界中一個響亮的品牌。
這家企業成立于1998年,爲發展商、承包商和政府機構在內的夥伴提供交通相關咨詢服務。這包括審核公路安全、爲交通規劃進行調查和分析,以及評估房地産項目對周邊交通的影響,至今承包的項目超過500個。交通工程業屬于非常專項的領域,提供類似咨詢服務的業者不到五個。
今年49歲的陳淑敏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笑言,她加入這個行業可說是誤打誤撞。她說:“我在選擇大學科系時想要投入專業領域。由于自認數學不錯,所以縮小選擇範圍到念會計或工程。我有親戚從事建築業,他們並不鼓勵我讀工程系,覺得這個行業相當吃力。我當時有些叛逆,他們越是不鼓勵,我越是想要嘗試。”
陳淑敏于是抱著好奇的心態報讀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土木工程系。這門科系不受女生歡迎,同一屆入學的學生中只有20%是女性。
她也就在那期間對這個領域産生興趣,大學畢業後甚至到英國進修碩士學位,並在當地工作兩年半。
由于家人在新加坡,陳淑敏最終選擇回國。她當年是本地少數獲得認證的公路安全審計師,而我國正好需要這方面的專家。她看准商機成立了公司,從此在這個領域開啓事業。
“這個行業男多女寡的情況在20多年前尤其明顯。我那時才26歲,又是女生,常常被誤會是私人助理。創業初期相當困難,有些客戶不願意給我工作機會,也許認爲我太年輕,而且是一人操作。”
一人操作模式意味著凡事要親力親爲。這份工作時間長,每天可長達18個小時,也須要在早晚和不同的天氣底下進行審查,才能評估實際的交通情況。
受沙斯重創轉換跑道
2003年,我國經濟遭受沙斯疫情嚴重沖擊,交通工程業被拖累,陳淑敏的工作訂單下跌超過30%。這迫使她改變跑道,轉到政府部門擔任公關。打工半年後,她得知之前一份審計項目須要完成後期工作,于是決定重起爐竈。
畢竟隔了一段時間,陳淑敏已失去很多客戶的聯絡,要重新啓動運作並不容易。不過,她認爲,公司的定位是提供高超的服務水平和工作素質,這讓客戶感到物有所值,因而能夠漸漸建立口碑。
面對業內龍頭老大如CPG咨詢(CPG Consultants)以及盛裕控股集團(Surbana Jurong)的競爭,陳淑敏不覺得中小企業必定吃虧。
她說:“在回應客戶要求時,像我們這樣的小型企業行動快且敏捷,客戶也能直接與老板聯系,得到更貼切的服務。”
隨著工作量增加,陳淑敏在2008年聘請更多員工,不再是一人操作。她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公司營業額比最初提高約四倍,團隊也不斷擴大,其中大部分是碩士生,說明中小企業仍能靠實力吸引人才。
目標是擴大海外版圖
公司也走出國門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老撾、中國等亞太市場提供交通咨詢服務。
新加坡市場小,公司承包的項目一般不大,單靠國內訂單很難壯大業務。陳淑敏的目標是擴大海外版圖,尤其看好亞細安市場,因爲這個區域的發展迅速,在改進交通設施方面頗具潛能。合作就是力量,公司希望與負責建築設計、消防安全和質量檢驗等相關領域的本地企業組團,攜手進軍更大的國際市場。
此外,可持續交通領域存在巨大機遇,公司正在加強對無人交通工具的專業知識,抓緊新趨勢的商機。
回首交通工程業的發展,陳淑敏觀察到,許多程序已數碼化,如計算交通流量的工作不必靠人工點算,以及可使用人工智能分析數據。運用科技也大大改善行業形象,促使更多女性投身這個行業。
創辦女性建築協會
交通工程屬于更廣泛的建築環境業的一部分。爲了吸引更多女性入行,陳淑敏在2019年創辦新加坡女性建築協會(Association of Women in Construction(Singapore)),推動女性在該行業的發展。協會目前有30名企業會員和30名個人會員。
身爲協會會長的陳淑敏指出,建築環境業的女性比率約50%,而她們的整體流失率相當高,因此希望通過這個協會留住這些人才。協會不局限于女會員,也歡迎支持這個理念的男性加入。
陳淑敏坦言,從多年來在男性主導的行業打拼的過程中,她意識到協會的工作不易,但她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女性還是能夠憑實力作出貢獻。
《SME中小企業專版》每逢星期四刊登。歡迎商團提供資訊,請傳真到63198125或電郵到[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