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記者 陸文)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轉移和産業外遷,像中國這樣的制造業大國和如新加坡這樣高度依賴國際貿易開放體系的國家將如何應對?在6月22日舉行的2020財新夏季峰會上,新加坡駐華大使呂德耀表示,面對新冠疫情這樣的全球性危機,需要多邊主義的解決方案。他介紹說,新加坡在疫情期間努力維持全球供應鏈通暢,預計全球供應鏈在疫情後將會更加多元、高效。
呂德耀認爲,已經持續6個月的新冠疫情不僅僅是一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而是一次具有重要社會意義、政治意義的全球經濟危機:“它(新冠疫情)令盟友之間關系複雜化、影響了貿易交流、影響各國對供應鏈的審查。各國更加關注內部問題。比起過往的危機,(國際間的)協調和合作變少了。”
那麽,這場在空間上已波及全球的危機,是否最終會演變成一場“全球化”本身的危機呢?呂德耀認爲,各國如何各自和集體地應對這一危機,將決定未來數十年內的世界格局。
他以新加坡爲例,目前新加坡累計確診的4萬病例中,有200例在接受重症監護治療,感染死亡率不到0.1%。新加坡政府爲刺激經濟複蘇,通過了四波財政預算計劃,總計拿出了相當于新加坡GDP的20%用于保護醫療工作者以及支持企業。新加坡第一季度錄得負0.7%的GDP增長,受四、五月間的居家隔離政策影響,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預期會更低。
盡管如此,新加坡仍然在長期前景上看到希望。呂德耀介紹,在全球疫情逆市下,新加坡吸引到的海外投資表現突出。2020年1─4月新加坡錄得的海外投資,已經超過了全年的引資目標,甚至已超過了2013年到2018年間的年均全年目標。
呂德耀指出,新加坡是一個典型外向型經濟體,貿易總額幾乎是GDP總額的三倍,既是一個主要的投資國,也是一個高端投資的標的國。他強調:“各國應該堅持多邊主義,而不是采取單邊主義措施來應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問題。”
新加坡采取了哪些多邊主義措施來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呢?首先,呂德耀稱,新加坡曾協調各國保持其航空港和海港的開放,以最小化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保證醫藥品和食品在新加坡和各國之間流通。此外,新加坡從未對新加坡所制造的産品──包括精密儀器制造以及生物醫學、石化方面的中間品制造施加任何出口禁令,而是全程保持流通。
除了貨物流動,人員流動同樣重要。呂德耀說,新加坡已與中國建立了一條快捷通道,以推動兩國之間重要人員的流動,並與其他國家也采取了類似措施。
呂德耀稱,新加坡正在爲即將發生的全球供應鏈的轉變做准備,雖然目前尚無定論,但新加坡認爲疫情將使全球供應鏈更加多元化、時間將縮短,更多商品將來自區域內的鄰國或志同道合的夥伴國家。
他以日本和美國正在尋求從中國之外的地區進行多元化采購爲例,指出中國爲了對沖其影響、尋求新增長,也會將更多生産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呂德耀表示:“我相信它們(上述舉措)將是加深中國和東南亞及其重要合作夥伴之間合作關系的新機遇。”
談及全球層面的多邊主義機制與區域多邊主義機制之間的關系時,呂德耀表示,如果在全球機制下達成一些協議的過程是冗長的,那麽就需要一個新的機制讓志同道合的、對全球化貿易系統具有相同直覺、前景和思維的國家聚在一起,建立一個開放包容的合作空間。假以時日,這種區域多邊主義機制,甚至可以進一步擴大化。
呂德耀舉例,“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一直保持開放性,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對其表達了一定程度的興趣。他說:“作爲一個小國,新加坡樂見世界貿易組織(WTO)能夠在改革之後恢複其地位的那天。但在過渡期,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讓大家前進的機制。一些更小、更開放的貿易經濟體可以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新的貿易環境。”
來源:https://www.shicheng.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