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筆鋒
香港政治“新加坡化”是最新趨勢。在“愛國者治港”的口號下,立法會、行政會議與18萬公務員系統不再糾纏在國家認同的問題,而是要考驗政績﹑治理的品質,是否能夠急民之所急,化解民間疾苦,但又能夠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新加坡政治是“一黨獨大”,反對黨沒有任何機會可以執政,但卻並不是橡皮圖章,而是可以針對很多公共政策問題反複辯論,集思廣益。新加坡的執政黨並不會因爲反對黨勢力較弱就陷入“權力的傲慢”,專制擅權,而是具有高度的危機意識,解決民困,贏得民心,擁有高度的政治正當性,而不是靠赤裸裸的權力鎮壓。
同時,新加坡也高度服膺市場經濟的規律,讓資金與人才自由的流動,讓這個島嶼城市,發揮最高的競爭力,在全球的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國安法後股市飙升
西方政府當局與西方主流媒體最近都在抹黑香港,認爲香港在通過“國安法”後再也沒有自由,“法治已死”。
美國傳統基金會甚至將香港長期名列“經濟自由度”全球第一的排名剔除。很多西方輿論都將香港標簽爲“另一個中國城市”,沒有自由與法治。但其實這是天大的誤會,恰恰相反,在港區的國安法通過後,香港的股票市場飙升,民間秩序恢複,各項投資都在增加。
新加坡政治的特色就是效率高,向全球開放,不被意識形態所左右,對民生問題特別重視,不會讓財團肆虐,不會被地産商炒地皮推高樓價,讓小市民被“房事”所困。
新加坡的大學畢業生隨便可以住在一個1000平方尺的公寓,而不會像香港年輕人住在只有100平方尺的“㓥房”,成爲城市的恥辱。
簽名宣誓引蛇出洞
“愛國者治港”,其實是回歸政治學的ABC,要求管治團隊對國家的忠誠度不能被懷疑。這在新加坡、美國、英國等其實都是基本政治要求,但在香港,由于過去公務員系統對此沒有提出“剛性要求”,18萬公務員內部有不少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抱有某種敵意或是“距離感”,如今有200多名公務員拒絕簽名宣誓效忠。但引蛇出洞,其實是好事。
最近幾年一些分離主義者蠢蠢欲動,在街頭遊行中高舉英國或美國國旗,觸動了北京的神經,也引起了香港大多數市民不滿,如今當局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治港者不能不愛國,就消除了國家認同問題的疑慮。
從新加坡的經驗來看,國家認同是政治凝聚力的前提,不容搞分裂主義,也不容在種族問題上挑撥離間。
新加坡是多元民族國家,盡管華人占了多數,但不能搞任何族群的沙文主義,歧視另外的族群。
香港的港獨勢力的論述要點,就是說香港的廣東人、說粵語,與來自大陸的遊客或專業人士都有區別,對于那些說普通話(華語、中國國語)的人士都側目以待。這其實就是一種歧視。
在2019年黑暴肆虐時期,暴亂分子針對某些與北京有關系的餐廳加以攻擊,毀壞,稱之爲“裝修”,毆打一些政見不同的人士,稱之爲“私了”,其實都是在隱瞞暴力狠毒的本質。在新加坡,這樣的事情絕對不容出現,一定被“消滅于萌芽狀態”。
香港當局對于這些黑暴事件,一度受制于法律,被一些“黃絲”法官輕判,但如今在國安法頒布後,就撥亂反正,讓黑暴分子無所遁形。
新加坡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城市。它的價值在于開放、資訊自由、重視法治。
新加坡國安法更嚴格
新加坡的國安法律其實比香港更嚴格,如果在新加坡示威舉起了其他國家的國旗爲訴求,肯定會被抓捕判以叛國罪名,但香港迄今不少高舉英美國旗的反對派還在逍遙法外。
新加坡也堅持資金流通的自由,不予限制,重視市場機制,讓市場發揮最大的功能;政府則提供一個穩定與安全的架構﹑有利營商的環境,因而吸引了全球的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
香港在這方面也有龐大的優勢,由于地緣上更接近中國大陸,讓外商有近水樓台之便,又可以善用香港的普通法優勢﹑一國兩制的好處,兩者兼得,何樂而不爲。
回顧過去香港立法會的表現,反對派都是“反發展主義”,對于興建高鐵、港珠澳大橋,都巧立名目加以反對,背後就是要阻止政府施政成功,但反對派的票數又未能可以成爲執政黨,這就成爲香港政治的“痛點”,不斷內耗。如今立法會正本清源,就可以學習新加坡的議會,加速在公共政策上的研究,凝聚內部共識,加快推動建設,對于各種危機,也可以劍及履及地反應,而不是在互推皮球的情況下,一事無成,不斷被拖延下去。新加坡議會可以成功,社會穩定、經濟可以繁榮發展,爲何香港不可以?
新聞來源:亞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