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重回 4 月底 5 月初的檔期和觀衆相聚。電影節將在 4 月 30 日至 5 月 9 日在豐合電影院線、嘉華院線、奧登劇場和邵氏線上平台 KinoLounge 放映24 部長片和 21 部短片。
這是聯辦單位新躍社科大學和新加坡電影協會,繼 2020 年之後第二次在疫情中辦電影節。吸取上一次的經驗,電影節將繼續使用科技來打破空間和防疫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確切的認識到對電影節的觀衆而言,電影院依然是最佳觀影場所的事實。再加上許多電影人希望觀衆能夠在影院看到他們的作品,因此第 9 屆電影節雖依然以影院和線上雙軌的方式進行,但影院所放映的作品相較于線上的多了不少。
和往屆一樣,電影節的三個常設單元分別是呈現當季劇情片的“華夏風情畫”,記錄各地華人所關心之課題的“紀錄片視角”和以短片來說故事的“華流短片展”。今年還規劃了“導演第一次”的特別單元,讓觀衆在大銀幕回顧三位台灣資深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作品。電影節也安排了兩場網上座談會,討論過去和現在完成第一部電影的不同和甘苦。
“華夏風情畫”呈現14部來自香港、台灣、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劇情電影。今年的開幕片是林家棟主演的香港犯罪劇情片《手卷煙》。2020 年電影節閉幕片《叔・叔》的兩位主角袁富華和太保也在《手卷煙》中再次合作。本片在重慶大廈全實境拍攝,展現新一代香港電影人試圖從上世紀古惑仔電影的框架中找出新意的企圖。除了在重慶大廈拍攝的《手卷煙》,另外兩部香港電影《狂舞派 3》和《夜香・鴛鴦・深水埗》則把故事和觀衆帶到九龍半島的觀塘和深水埗。《狂舞派 3》是 2014 年第二屆電影節所放映的《狂舞派》之續篇,當時狂舞的年輕人在多年以後變的怎麽樣了?《夜香・鴛鴦・深水埗》由四部關于香港記憶和現實的短片所構成。三部香港電影三種不一樣的香港情。
“華夏風情畫”單元
台灣電影也有三部,分別是講述廣播人在困境裏苦中作樂的喜劇片《陽光電台不打烊》、探討人性之惡和藝術之美兩者之間關系的犯罪懸疑片《惡之畫》和刻畫兩位不認命的高雄女子到廣州找尋父親和情人的公路電影《迷走廣州》。
馬來西亞電影同樣有三部。以北馬吉打州爲背景,展現這個地方民間信仰和傳說神秘魅力的《南巫》。本片也是馬來西亞播音人張吉安第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長片,他去年以此片奪得第 57 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一時一時的》是另一位新導演葉瑞良自編自演自導的作品。20 歲的他從生活中提煉出許多好玩、好笑的情節,以輕松的方式來探尋母子關系;《無馬之日》是楊毅恒導演的第三部電影。他以具詩意的鏡頭講述一對從小被迫分離的姐妹之間的故事。是一部從馬來西亞到日本東京、北海道,曆時一年三個月才完成拍攝,由馬來西亞和日本電影人合拍、合演的作品。
中國電影有五部。《慕伶,一鳴,偉明》探討疾病對家庭的沖擊和影響,是導演黃梓根據自己生命中的兩段經曆改編而成;本片的三位主角都是香港演員,以華語和廣東話演出,是一部呈現出南方風情的中國電影。《日光之下》則把鏡頭調到東北,在大雪中說一段兄妹情;《風平浪靜》其實暗流洶湧。是以一宗雨夜凶殺案爲開始,講一個人的希望一再被強行剝奪和生命被不斷壓榨的懸疑犯罪片;《裂流》同樣有懸疑的元素。懷疑妻子出軌的電影導演是真跟蹤,還是找機會接近女實習生?這是部苦情紀錄片還是生活喜劇片?探究電影中還是生活中的真假虛實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懸疑,同時也是它獨有的樂趣。
本屆電影節的閉幕片是曆時 2 年,工作人員必須克服 85 度溫差在原始森林拍攝的《莫爾道嘎》。編劇出身的中國新導演曹金玲以一名伐木工人以生命來保護一片老樹林的故事,創作出一部有魔幻寫實氣味的電影。本片的幕後陣容強大,由金馬獎第 55 屆特別貢獻獎得主廖慶松擔任監制、“光影詩人”李屏賓擔任攝影指導、音效大師杜笃之擔任音效指導和多次獲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獎的林強擔任電影配樂。
今年的“華夏風情畫”單元有多部新導演的作品。這些導演在推出人生的第一部作品時,正好遇上世界性的 2019 新冠病毒疫情。當好事碰上壞事時,這些導演怎麽面對?因此電影節于 5 月 2 日安排四位來自不同地區的新導演,《手卷煙》的陳建朗、《迷走廣州》的陸慧綿、《一時一時的》的葉瑞良和《莫爾道嘎》的曹金玲一起上網來談“疫情下的華語新導演:危機或轉機”。
“紀錄片視角”呈現七部電影,分別放在兩個子單元之中。“文化人物志”推介以當代文化人爲主體的紀錄片。今年的三部作品是以中國古詩詞大師葉佳瑩爲傳主的《掬水月在手》;描繪古典音樂作曲家鮑元凱到台灣采風創作出八章交響組曲《台灣音畫》之經曆的《聽見台灣》;以動畫穿插于紀錄影片的手法來介紹被日本漫畫界譽爲“亞洲至寶”的台灣漫畫家鄭問的《千年一問》。
“紀錄片視角”單元
今年的“議題紀錄片”關注四個不同的社會議題。第 57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迷航》探討在爭取民主過程中所面對的困難和迷惘;《十二夜 2:回到第零天》走訪世界不同的角落來爲流浪狗問題尋找答案;《男人與他的海》帶我們認識海洋的美麗和海洋生物的魅力;《阿紫》則把焦點放在因爲貧窮而走入跨國婚姻的種種問題和困境。
“華夏風情畫”和“紀錄片視角”這兩個單元中有八部電影除了在影院放映外,同時也在邵氏線上平台呈現。它們是《陽光電台不打烊》《迷走廣州》《惡之畫》《一時一時的》《慕伶,一鳴,偉明》《日光之下》《掬水月在手》和《阿紫》。
“華流短片展”單元的 21 部作品以四個短片集以及個別與三部長片同場放映(“長短篇”)的方式來呈現。“得獎短片集”彙集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四個電影節的六部獲獎作品于兩個小時之內,讓大家不僅看到導演們的成績,更看到他們所關注的世界;面對法律和倫理關系是電影中常出現的兩大主題,今年電影節因此推出“家庭式”和“罪與罰”這兩套作品集,以九部短片作爲樣本來觀察華人導演怎麽面對這些主題。《喜馬拉雅的種子》是上海電影學院到青藏高原記錄珍稀野生植物的三集科學探索記錄短片。這是電影節首次放映科學探索類的紀錄片,讓觀衆得以在大銀幕看到喜馬拉雅山脈的景致。
“ 華流短片展 ”單元
除了常設的三個單元外,今年還規劃了“導演第一次”的特別單元。以台灣五年級(1960 年代出生)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爲策劃方向,介紹三位台灣導演和他們的第一部長片作品:他們分別是陳玉勳(1962 年出生)的《熱帶魚》(1994 年)、蕭雅全(1967 年出生)的《命帶追逐》(2000 年)和姜秀瓊(1968 年出生)的《乘著光影旅行》(2010 年)。除了放映他們的作品,還在 5 月 9 日安排線上講座“導演第一次:台灣五年級”和這三位導演討論他們那個世代導演的特質和拍攝第一部電影的甘苦。
“導演第一次 ”單元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又回到 4 月底 5 月初,希望這標志著我們的生活逐步走回原來的軌道上,也希望電影節能繼續在 4、5 月爲本地的電影愛好者帶來歡樂和希望的傳統,更希望電影業能夠早日複蘇。電影節將至,大家不要忘記這一年一度與華語電影的約會。
開幕片:《手卷煙》
閉幕片:《莫爾道嘎》
電影院
票價
Happy New Year
電影節將于2021年4月16日(星期五),新加坡時間中午十二點開始售票。
長片及短片展的票價爲線上放映平台 11.50 新元、電影院 13.50 新元。邵氏線上平台和奧登劇場也有出售套票。新加坡電影協會會員;新躍社科大學教職員、學生、校友;以及亞洲電影資料館(AFA)之友均可享有優惠價。
豐合電影院線放映的場次門票可在豐合電影院線的售票處或網站
-http://fgcineplex.com.sg/buyticket 購買。
嘉華新達城和嘉華怡豐城放映的場次門票,可在各嘉華院線的售票處或網站
– http://www.gv.com.sg 購買。
奧登劇場放映的場次門票可在網上購買
– https://scff.peatix.com
線上觀影可在 KinoLounge 網站
https://kinolounge.shaw.sg/page/scff/購票。
套票
奧登劇場
3部S$36($12/票,U.P.S$40.50)
6部S$66($11/票,U.P.S$81.00)
9部S$90
($10/票,U.P.S$121.50)
邵氏線上平台
KinoLounge
3部S$30($10/票,U.P.S$34.50)
8部S$72($9/票,U.P.S$92)
電影節座談會:線上舉行的電影節座談會一律免費。欲出席者, 請上網 www.scff.sg 報名。
展映的電影預告片可以在電影節的YouTube-
https://tinyurl.com/y4233w96 頻道上觀影。
主
辦
單
位
新躍社科大學(簡稱躍大)的使命爲提倡終身學習及通過社會科學改善民生。躍大秉持著3H的教育理念來栽培學生和校友,幫助他們發揮最大的潛能。3H指的是具備實踐知識的專業思維(Head)、關懷社會的心(Heart)及終身學習的常態(Habit)。
躍大提供超過80門本科及以上的課程供全時生和在職生選擇,並以靈活及跨學科的模式授課,有無社會與工作經驗的學生皆宜。躍大也提供一系列的持續教育與培訓課程,協助專業人士提升自己。詳情請參閱大學網站 www.suss.edu.sg。
新躍中華學術中心成立于2012年1月。中心的成立,旨在于通過研究、出版、學術和文化活動以及相關課程來提升社會大衆對中華語言、文化及社會的認識和了解。
關于新加坡電影協會
60多年來,新加坡電影協會致力與各外交大使館、電影發行商、文化以及學術機構一同合作播放並推廣國際電影。其中常年主辦的影展活動包括歐盟影展、動畫影展、日本電影節以及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新加坡電影協會致力提倡把電影欣賞作爲一個藝術娛樂兼具的活動來推廣, 也期望藝術電影和電影産業可以作更深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