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NTU NBS)副教授喬治·克裏斯托普洛斯(Georgios Christopoulos)和南洋理工大學博士生詩瓦蒂·莎瑪(SwatiSharma)去年底于《能源研究與社會科學》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他們聯合進行關于新加坡人環保意識研究結果。
Georgios Christopoulos(左) 和 Swati Sharma
來源:NTU官網
八成受訪者願意努力更多
已發表文章,來源: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
共有520名居住在本地的新加坡人參與這項研究,其中87%是有房人士。
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願意爲了對抗氣候變化作出更多努力,超過90%的受訪者已嘗試節約用水,近80%的受訪者避免浪費食物,還有91%的受訪者有節約用電的習慣。
EV充電樁,來源:ST
研究結果顯示,新加坡人極度支持在工業、車輛和家具使用清潔能源,並認爲太陽能是最可行的清潔能源。同時,新加坡人也認爲減少廢物和減少使用塑料、改善回收,以及吃素食,都有助降低碳排放,集體邁向低碳生活。
富同理心者更願環保
克裏斯托普洛斯副教授受訪時指出,富有同理心(empathy)的受訪者更可能采取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而這類群體愛護環境的可能性比沒有同理心的群體高出超過五倍。
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時,請受訪者做與同理心有關的問卷,題目包括是否容易心軟、看到別人被欺負會否想保護對方等。受訪者作答時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爲依據。
來源:sbzd.com
克裏斯托普洛斯副教授解釋:“富有同理心的群體不僅會爲爲他們較親近的人,如同事、家人等著想,也更能在做決定時,考慮到國家、其他家庭、生活環境等他們較親近社交圈以外的其他大環境因素。”
他還表示,如果這組人認爲調低冷氣溫度將對新加坡的整體環境造成影響,那他們會選擇將冷氣調至較高,但沒那麽舒適的溫度,以減輕開冷氣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莎瑪也指出,他們能養成愛護環境的行爲主要是因爲富同理心;越有同理心,就越有可能采取更有利于社會大衆的做法,爲建設更具韌性和永續的新加坡盡一分力。
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這項研究的相關性在于,新加坡最近啓動了《 2030年綠色計劃》,這是一項政府整體舉措,旨在推動該國邁向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來源:MS
不少新加坡人呼籲全島碳排放在2030年前提前達峰,並在2050年前實現零排放,新加坡經濟也要進行深層轉型,讓新加坡能抓緊環保事業如廢物處理和碳交易等商機,保持競爭力。
參考資料:
1. NTU Singapore study finds link between empathy and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NTU Media Release;
2. The NTU research paper titled “Caring for you vs. caring for the planet: Empathic concern and emotions associated with energy-saving preferences in Singapore”, is published in 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 25 December 2020. DOI 10.1016/ j.erss.2020.10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