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含有豐富的曆史底蘊及文化氣息,政府將勿拉士峇沙和武吉士打造成富有藝術氛圍的街區。這個街區看點頗多,通過幾所藝術中心和一些老建築,一起認識街區的曆史與人文風情。
勿拉士峇沙區老建築和老樹林立,翻新中的新加坡美術館的前身爲聖若瑟書院,臨時圍欄板采用本地藝術家的作品。
因爲熱衷文化藝術,所以經常流連勿拉士峇沙(Bras Basah)。
有好長的一段時間,逢周六中午下班後都會從烏節路的辦公室步行到勿拉士峇沙區,鑽進新加坡美術館看畫展,在百勝樓“書城”泡書店,去國家圖書館借閱書籍,也常到電力站掌握最新的藝術動向。
很多時候僅是穿街走巷,端詳城裏的老建築及老樹,沉浸在該區的藝術氛圍是忙碌一周後,補充能量的時刻,走走看看亦很療愈。
其實更早些我已是勿拉士峇沙區的常客。念中學時不時跑到書城追聽新謠,在峇哈魯丁職專修設計的三年裏,也常“下坡”到海峽和畫友兩家美術用品專賣店添購材料。
時至今日,我仍然會到這裏走動,吸取藝術養分。若一段時間不去的話,還會挂念著呢,改不掉的習慣。
這些年目睹了該區的變化。新加坡藝術學院、南洋藝術學院、拉薩爾藝術學院三足鼎立,形成藝術學府鐵三角;設計中心的落成,獨立畫廊的崛起,無論怎麽變,勿拉士峇沙總離不開藝術。
由于含有豐富的曆史底蘊及文化氣息,政府將勿拉士峇沙和武吉士區劃爲藝術兼文化遺産地帶,打造成富有藝術氛圍的勿拉士峇沙—武吉士街區(Bras Basah. Bugis Precinct)。
勿拉士峇沙—武吉士街區範圍甚廣,每走幾步就一個景點,若要滲透也要耗上一兩天時間。建議可以先挑一些對號入座的場所,從而感受這一帶的脈搏。
新加坡藝術學院與龍都酒店隔街相望,新舊對比,構築藝術區的多元性。
明古連街提倡少用車
我喜歡從新加坡藝術學院爲起點,也就是勿拉士峇沙路及布連拾街(Prinsep St)交界處。這裏屬烏節路的尾端,購物街的喧囂在此散開,氛圍有所不同。建于2001年的新加坡藝術學院建築有架勢;偶爾看到師生們在階梯上寫生,感受到藝術的幼苗正在茁壯成長,頗爲欣慰。
越過馬路即龍都酒店(Rendezvous Hotel),再走一小段路是明古連街(Bencoolen St)交界處。過去幾年因地鐵濱海市區線施工而造成部分道路關閉,塵土飛揚,甚少涉足。
2017年明古連地鐵站啓用後,陸路交通管理局將這條道路改造爲更寬敞的人行道和腳踏車專用道,提倡減少用車的生活方式,以打造一個利于步行、騎車和使用公共運輸的共用空間。
有意思的是,地鐵站外的兩個巨大圓形隧道通風口配合藝術區漆上色彩,如裝置藝術品展示在路人眼前,相當醒目。
南藝周邊的藝術氛圍
明古連街除了左右幾家酒店和服務公寓,還有一座回教堂,其地標應屬南洋藝術學院。我常覺得南藝的建築外觀雖不及新加坡藝術學院和拉薩爾突出,甚至顯得過于單調,但它勝在定期舉辦的藝術展皆頗具水准和誠意。
印象最深刻的是已故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Sori Yanagi)的作品回顧展,這位二戰後崛起的工業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充滿哲學性,讓我獲益匪淺。
南藝校舍外的街道也有學生和校友們的藝術創作,如逗趣的動物雕塑,供路人歇息的裝置藝術木凳等,賞心悅目,爲這個藝術區加分。沿著街道邊欣賞邊行走,怡然自得。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南藝對面有兩棟修複完好的戰前老建築,現爲高檔家具公司Space的辦事處及展示廳。其中82號在1950年代曾是一家旅店,這幾棟南洋風建築于2012年獲市區重建局頒發的舊建築修複工程獎項,讓我們透視該區的舊面貌。
最近乘巴士路過,發現其建築在夜間亮起燈來神氣十足,格調高雅。在燈光照射下,襯托出一些白天可能會忽略的建築細節,加上在兩棟舊建築之間的落地玻璃窗展示廳,燈火璀璨,一舊一新,相映成趣。
明古連街白天黑夜面貌迥異,皆有特色,無疑是勿拉士峇沙—武吉士街區內,頗具魅力的一條街。
拉薩爾藝校的“深山峽谷”
拉薩爾藝術學院傾斜建築從地質學獲得設計靈感,營造“深山峽谷”的景象。
離南藝不遠的拉薩爾藝術學院則展現不同的風景線。坐落于實利基路(Selegie Rd)尾端的學院本身猶如一件龐大的藝術品,高聳的黑色鋁板外觀看似一棟莊嚴的堡壘,其實內有乾坤。六棟相連的傾斜建築從地質學獲得設計靈感,營造“深山峽谷”的景象,充滿視覺沖擊。
尤其喜歡建築使用落地玻璃窗,不僅引進大量自然光線,讓藝術學院更加明亮透徹,也能一窺師生上課的情景,有互動性。如此不規則、開放式的結構也是對藝術的包容。拉薩爾藝術學院從簡陋的蒙巴登路舊校園發展成今天具規模的藝校,反映我國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由本地的雅思柏設計事務所(RSP Architects)操刀,校舍自2002年落成後,因傑出的建築設計而頻頻獲頒全球各大建築獎項。
數年前中國朋友初次來新遊玩時,就要求到拉薩爾藝術學院參觀。該學院揚名海外,友人慕名而來,除對其建築啧啧稱奇,甚至萌生在那裏進修繪畫課程的念頭。
除了三所藝術學院,還有諸多獨立藝術中心遍布勿拉士峇沙—武吉士街區,包括實利基藝術中心、Objectifs攝影與影像中心、Deck貨櫃攝影中心等。
藝術並非高不可攀,漫遊該區,讓自己貼近藝術,或讓藝術貼近生活,總有所領會。由于勿拉士峇沙—武吉士街區的看點頗多,在此精挑幾所藝術中心,並且通過一些老建築認識這一帶的文史,感受藝術區的人文風情。
漏網之魚:實利基藝術中心
實利基藝術中心的狹長橢圓結構在本地罕見,一扇扇彩窗讓建築精神抖擻。
或許是因爲坐落在街區邊緣,我總覺得實利基藝術中心(Selegie Arts Centre)經常被藝術愛好者忽略,成了漏網之魚。這棟建築相當特出,狹長橢圓結構在本地屬罕見,一扇扇彩窗讓建築精神抖擻,並爲該區注入色彩。
目前爲新加坡攝影學會會所,實利基藝術中心除了提供攝影技術的學習平台,三樓的陸運濤展覽廳也常有攝影展。之前具規模的越戰攝影展就發人深省,定格鏡頭內的戰火觸目驚心,硝煙四起的殘酷畫面令看者心情沉重,展覽現場氣氛凝重。
關于實利基藝術中心的建築背景著墨不多,根據一些檔案照片,該建築在80年代就已存在。藝術中心不設電梯,每次來看展覽必須費點力氣爬上窄樓梯,別有一番體會。實利基一帶一直是印族同胞的活動地帶,周圍不少舊樓因城市發展而拆除。物換星移,這棟建築所幸保留下來,經過粉刷有了今天的面貌。
老教堂新使命:攝影中心展廳
密駝路老教堂目前改造爲攝影與影像展覽場地。
靠近香火鼎盛的觀音堂,密駝路(Middle Rd)的交界處伫立一座曆史悠久的教堂,有歐陸村莊小教堂的況味。建于1870至1875年之間,密駝路教堂(Middle Road Church)當年由英軍查爾斯·菲利普(Charles Phillips)設立,即本地第一座海峽華人教堂,一度是美以美女子學校的校舍。
該建築上世紀80年代曾用作修車廠,1995年至2014年發展爲雕塑廣場,爲本地的立體藝術家提供一個展示成品的場地。那時我也經常來此浏覽,雕塑藝術抽象富想像力,精彩之處在于從各角度欣賞意境有別,從中吸取不同的藝術精華。
雕塑廣場的鮮明形象深入人心,很多人至今仍如此稱呼,它的離場令人遺憾。老教堂目前由獨立攝影與影像中心Objectifs進駐,延續視覺藝術展場之使命。
數周前來此參觀新加坡藝術周的視覺藝術展,目睹本地年輕藝術家的創意;年前也在這裏參觀了本地攝影師沙穎的牛車水攝影展,感覺皆好。
展覽場地面積不大,看展一般半小時以內,我也會趁機留意教堂的內部結構,如拱形天花板,這些建築特色和展覽品相互襯托,豐富整體看展體驗。
明古連街的南洋老建築和現代家具展示廳夜晚格外顯眼,燈火璀璨,相映成趣。
城市軟實力:國家設計中心
除了發展爲藝術區,勿拉士峇沙和武吉士一帶也劃爲創意區。我國200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賦予設計創意之都(UNESCO Creative City of Design)地位,國家設計中心(National Design Centre)的落成正合時宜。
設計無所不在,從包裝、服飾到建築,甚至是城市規劃,環環相扣。創意設計可謂國家的軟實力,塑造出一座城市的個性。設計中心在這方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通過展覽和相關活動將新加坡的優良設計推上一層樓,和其他國家接軌。
設計中心地點優越,處于藝術區中央,毗鄰國家圖書館,前身是超過120年曆史的聖安東尼修道院(St Anthony’s Convent)。這座潔白的裝飾藝術風格建築空間寬敞,自然光明淨,修複過程中添加現代元素,同時保留建築內部帶有宗教色彩的浮雕。
設計中心也是每年3月舉行的新加坡設計周之主要活動場地。去年因疫情停辦,所幸近期陸續有設計展,提升國人對好設計的鑒賞能力。我從事平面設計20余年,即使兩年前毅然轉行,依然關注本地的設計動向,常到設計中心看展,不讓自己脫節。
圖/文:藍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