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黃循財說,我國不同族群間的和諧是通過數十年努力建立起來的。雖然不是每個社群的每個要求都能得到滿足,所有社群也必須取舍和妥協,但整體而言,我們達至讓所有社群大致滿意的平衡。
社會對種族課題的看法會隨時間改變,政策也會不斷進行檢討和更新,但在做出任何改變時,應關注這些調整導致不同社群間的共同空間是擴大了還是縮小。
教育部長黃循財昨天在種族和諧資源中心OnePeople.sg的線上對話會致辭時說,我國不同族群間的和諧是通過數十年努力建立起來的。雖然不是每個社群的每個要求都能得到滿足,所有社群也必須取舍和妥協,但整體而言,我們達至讓所有社群大致滿意的平衡。
“這是個動態的平衡,並非靜態或一成不變。隨著社會對種族課題的看法因時間而改變,它也會變化。”
黃循財說,不同世代的新加坡人都認同多元種族的理念,但對種族課題卻有不同看法。年長一代經曆過曆史上的種族暴動,體會到現有成果來之不易,因此對種族課題會更小心翼翼。
年輕一代要求更開放對話放寬現有措施
年輕一代則因爲生長于和平年代,對種族課題的觀點也受國外事件影響,因此更提倡在種族課題上進行更開放的對話、放寬現有措施,以及采取更果斷的做法,打造不分種族(race-blind)的社會。
爲了維護種族多元性,我國推行一系列政策,並不斷檢討與更新這些條例。黃循財舉例說,政府日前宣布,已做好准備允許回教徒護士在工作時戴頭巾。
黃循財強調,在考慮做出任何調整時,應考慮這些調整會擴大或是縮小各社群間的共同空間。他說,人的天性是向同類靠攏,不同族群間的互動不會自然而然發生。因此,維護共同空間更顯重要。
“種族課題總會充斥情緒。新加坡的情況相當平靜,但族群間出現緊張情緒、人們變得激動,或族群關系變得緊張,這些情況都是輕易就會發生的……所以我們必須不斷想方設法擴大我們共享的共同空間,加強種族與宗教和諧。”
維護種族關系和睦 取決于人們互動和了解
黃循財說,盡管各項政策和社區計劃能爲種族課題定下基調和框架,但維護種族關系和睦最終取決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相互了解。
“我們必須有意識地打造相互了解、尊重和信任的文化,人人不以膚色相互定義,而是重視不同文化、宗教的同胞,並爲維護這個文化盡自己的一分力。”
黃循財過後也和四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共同就與會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對話環節選用查塔姆宮規則(Chatham House Rule),即不能透露發言者身份。
有與會者在對話中提到,特選學校、回教學校等以特定族群或文化背景的學生占絕大多數的學校,是否仍能在多元種族語境中發揮積極作用。對話中有人指出,無論教會學校、特選學校或回教學校,都有其悠久傳統,但它們也相互合作,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多元文化。
會上提到,應務實看待這些學校的價值和作用,不宜采取極端做法,如統一規範所有學校,或完全不加規範。此外,隨著社會訴求改變,不排除這些學校日後會面臨改變,但即便如此,也應該謹慎推行,並綜合考慮所有利益相關方的訴求和關切。
對話會由OnePeople.sg和公民組織“和平玫瑰”(Roses of Peace),以及時政網站慈母艦(Mothership)聯辦。活動由OnePeople.sg主席、衛生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主持,吸引逾百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