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外籍學生拿獎學金飄洋過海到新加坡念大學,卻在履行居家通知期間多次違反禁令被抓包。
估計因擔心會受到校方嚴重懲處甚至被剝奪獎學金,越想越無法承受巨大心理壓力,他最終選擇了最壞的出路:
在酒店客房內上吊自殺。
一條生命猝然消逝,傷透了父母的心,也引起民間高度震驚,間接反映出社會關懷機制及教育方式仍不夠到位。
輕生憾事至今已過去8個多月。驗屍官昨天(20日)發表研訊結論,裁定死者明顯有意圖想結束性命,案件歸結爲:自殺。
此案不應歸咎于任何一方,但紅螞蟻希望從幾個角度去探討,未來在處理此類事件時,能否多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援,及時將這些有輕生念頭的學生從低谷中拉出來,避免悲劇和遺憾重演。
事件回顧
2020年8月1日,斯裏蘭卡籍的男學生迪豐塞卡(Nishad Manilka De Fonseka,20歲)飛抵新加坡,准備履行14天居家通知,然後到新加坡管理大學(SMU)展開大學生活。
他當時與一名同乘班機和巴士的女性友人入住維多利亞街大太平洋酒店(Hotel Grand Pacific)13樓,兩人住在相鄰的房間。
按居家通知要求,隔離期間,兩人是完全不能踏出房門的。
興許是太寂寞,想要人陪伴打發時間,迪豐塞卡連續五個晚上違反禁令,偷偷溜進隔壁女性友人的房裏看電影聊天。爲掩人耳目,他將晾衣架卡在門縫防止房門鎖上,以免驚動酒店人員。
8月10日晚上,他故技重施。巡邏的保安發現房門未鎖于是通知酒店大堂經理,對方上門查看後發現房內空無一人就直接鎖門,導致迪豐塞卡“無門可入”。
迫于無奈,迪豐塞卡只好以“向隔壁借電話”爲由,要求經理開門,企圖辯稱自己是被迫離開房間的,並央求經理不要就此事報案。但酒店依然按照疫情期間標准作業程序,將兩人上報至移民與關卡局,最後轉由教育部及新加坡管理大學處理後續。
接獲消息的新大助理主管當天午夜時分發電郵警告迪豐塞卡,同時分享了違反禁令所可能面對的嚴重懲處。
揣揣不安擔心獎學金被取消、情緒極不穩定的迪豐塞卡,最後選擇在8月12日走上不歸路,在客房內的天花板通風口上吊自殺。
酒店工作人員在12日下午發現他時,他已氣絕身亡。
悲痛惋惜難以言喻 但憾事或許可以制止
這宗輕生個案細節不少,不能單憑一人或一方的做法簡單下結論,直接認定死者“玻璃心”或“年紀輕輕想不開”雲雲,或是將錯誤歸咎于校方。
首先,作爲一個從斯裏蘭卡離鄉背井的獎學金得主,迪豐塞卡很大程度上,僅能依靠這筆獎學金來支付大學三、四年制的學費,以及日常開銷。
面臨獎學金可能取消的壓力,迪豐塞卡想到的是如何應付1新元比144斯裏蘭卡盧比的彙率、父母同侪的失望及異樣眼光,以及數額龐大的學費。
房內尋獲的長達兩頁遺書寫道:
“你們或許不明白我爲什麽會這麽做,但我並不覺得我罪有應得。你們認爲我瘋狂,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殘酷。我愛我生命中的每個人,但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
迪豐塞卡的絕筆信滿是對家人的歉意,稱自己造成父親經濟困難,是個忘恩負義的兒子,也對來不及看到妹妹長大深感抱歉。
不少人可能會說,大不了就自掏腰包,打工賺錢,或向親友借錢讀完大學。
事情可不如想象中那麽簡單,外籍人員或學生在冠病暴發敏感期間違反居家隔離的後果,往往就是:
遣送回國。
有了這層認知,想必就不難理解明明有著大好前途、成績優異的迪豐塞卡爲何會“一時想不開”。
一名心智仍不成熟,還未擁有應變人生驟變能力的20歲年輕人,初來乍到新加坡,直接被關進酒店,孤立無援,如何排解彷徨失措的緊繃情緒?
東窗事發後,該名女性友人也産生了自殺念頭,兩人互發短信取暖,努力找事情做來分散注意力。她曾告訴迪豐塞卡,若彼此出現自殘沖動,一定要告知對方。
不料命運弄人。迪豐塞卡在發出兩條求救信號(短信)後因等不到回電(當時女性友人已睡著),就上吊自殺。
可見,不能低估抑郁悲傷交織下所産生的後座力,也不要自認爲可以獨自幫助企圖輕生者。
若當時兩人都有向外尋求專業援助,也許悲劇不會上演。
校方處理事件的方式也應更“人性化”,妥善地溝通並安撫犯錯的學生,而不是按章行事發出問責郵件,羅列出數額龐大的罰款數額,以及相關刑事責任。
發出電郵的新大助理主管上庭供證時表示,當晚他正在休假,聞訊後以爲事態嚴重,便立即在午夜發出電郵,提醒死者不可再擅自離開房間,並引述傳染病法令,指出違反居家通知可面對嚴重刑罰。
半夜收到電郵的迪豐塞卡,內心一定是慌亂的。
換個溝通方式,打個電話叮囑學生違規不可取,並適時地提供援助及輔導,也許對方就不會被恐懼綁架而陷入死胡同。
教育部及新加坡管理大學事後都承諾擬定新條例,做出積極改變,亡羊補牢。
本地社會普遍有談論“自殺”的禁忌。提到相關議題時,大家似乎只願談論正面思想,避免觸及有輕生念頭者的負面情緒,也深怕自己會“無意中”促成他人自殺,而背負上沉重的責任。殊不知,往往因爲這樣,而錯過了最佳溝通與援助的時機。
自殺絕對不是人生絕望時唯一的選項。縱使陷入人生谷底,眼前看似已走投無路,但往往就像峰回路轉那樣,路其實就在前方,只是自己暫時看不見。
多一份關懷、多一分留心,不加以批判,認真看待身邊的負面情緒,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士幫助,說不定就能翻轉一個人的人生,拯救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