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日本新安保法案從2016年3月29日凌晨起開始實施。根據新安保法案的相關規定,日本在面臨「存立危機事態」之際,即使不是出於被直接攻擊的情況下,也可動用武力,行使「集體自衛權」。所謂集體自衛權,直白說就是當日本盟友遭受到其它國家武力攻擊時,日本無論自己是否受到威脅,都可以動用武力進行干預和阻止。此外,在聯合國的維和行動中,如果他國的部隊等可能受到武裝集團侵害的話,日本自衛隊可動用武器予以救援。
這一法律實施意味著,日本距離「正常國家」僅一步之遙,接下來安倍政府只要完成修憲,突破和平憲法,日本軍隊就將不再是自衛隊,而是國防軍,日本軍隊將徹底突破日本本土,走向世界。而從過去6年日本政府、民間的系列反應看,日本不但正努力推動國家「正常化」,而且很可能正走向新軍國主義。在占豪看來,日本正試圖通過五步走向新軍國主義,現階段處於第三步。對此,我們不妨進行一下梳理。
第一步:借美重返亞太之機,通過製造釣魚島危機,成為美遏制中國的急先鋒。
日本的軍國主義之心雖然在二戰後被美國關了起來,但由於冷戰爆發,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並未真正閹割日本。隨著日本的經濟發展,日本的右傾趨勢一直在發酵。到了21世紀,隨著中國崛起,日本影響力被不斷削弱,日本軍國主義之心復活態勢越來越明顯。
2010年,美國重返亞太搞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這一戰略徹底激活了日本右翼新軍國主義思想的復活。在這種背景下,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憲並考慮進一步擴張的相關事宜或已變成事實,或已箭在弦上。
日本要想實現國家正常化,首先必須藉助美國的力量,讓美國為其鬆綁。而日本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充分體現自己的價值。在這種背景下,日本開始在美國支持下展開對中國的挑釁。於是我們看到,原來的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日本不管了,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重返亞洲戰略也被擱置了,日本開始毫無顧忌地挑釁中國,以爭取早日確立自己美國重返亞太遏制中國的急先鋒的地位。
第二步:以協助美國遏制中國為由,推動美國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同時修改美日安保條約。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時機終於成熟。2012年10月1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公開表示,計劃重新定義「集體自衛權」,有意修改憲法。
日本此時拋出解禁集體自衛權,意思就是要向美國要價,即日本已經為美國鞍前馬後兩年多,現在日本為了幫助美國遏制中國,需要解禁集體自衛權,美國看著辦吧。經過半年多溝通磋商,2013年6月24日,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等美國所謂知日派人士在東京召開記者會,開始對解禁集體自衛權鬆口。他說,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謀求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一事,應由日本自己決定,並表示「禁止(行使)會成為妨害同盟關係的要因」,表達了應該允許行使之意。這次表態,實際上已經是告訴日本,美國已經允許就該條件進行交易。
2014年1月,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訪問日本與外務事務次官河相周夫磋商時高官強調,「日本可以致力於解禁集體自衛權,但不能利用首腦會談進行宣傳」。美國的這一做法實際上已經是明確告訴日本,日本可以解禁集體自衛權。只是,日本不能明確宣傳這是美國的背書,因此不能「利用首腦會談進行宣傳」。2014年4月5日,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訪日並與安倍舉行會談,4月6日會見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由於美國總統歐巴馬定於4月下旬訪日,因此哈格爾將與日方商討在安保方面的合作問題。美國政府之前一再強調這是「日本自己決定的事情」。但哈格爾首次作了進一步表態,對日本通過修改憲法解釋等方式來解禁集體自衛權表示「歡迎」。哈格爾強調:「日美需要牢不可破的關係。美國支持擴大自衛隊的作用。」他表示,「美國今後仍將是太平洋國家」,重視亞洲的戰略不會改變。
美國的這一態度表明,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日本已經將解禁集體自衛權作為和日本交易的籌碼。甚至,已經明確表示,下一步可以交易的是「修憲」。哈格爾的表示「歡迎」是美國徹底對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放行。2014年4月23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抵達日本,展開其亞洲四國之行的首站行程。抵日前,歐巴馬接受日本《讀賣新聞》書面專訪時指,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這也是美國總統首次對此做明確表示。歐巴馬同時表示,支持安倍政權解禁集體自衛權。這也是美國在任總統首次表明支持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
果不其然,2014年7月1日上午,自民、公明兩黨在日本國會內舉行了有關安全保障法制整備的執政黨會議,就修改憲法解釋以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定案達成了一致。
歐巴馬訪問日本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開出的條件是日本同意加入TPP。而日本要的條件是解禁集體自衛權修訂美日防衛指針。日本之所以要這樣的條件是因為,解禁集體自衛權是基於日本自己修憲的台階,而美日防衛指針則是基於美國對日本的保護,是確保日本能夠安全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和修憲的安全基礎。於是接下來我們看到,2015年3月下旬訪問美國,美日修訂了《美日防衛合作指針》,2015年底美日即在TPP問題上達成協議。
第三步:緩和與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關係,推動並加劇中美、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對抗。
美日要想在解禁集體自衛權後繼續推動修憲,必須緩和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否則國際外交壓力、國內民意壓力必然會導致日本修憲之路寸步難行。在這種目的趨勢下,日本在通過挑釁中國實現美國支持其解禁集體自衛權後,就開始不斷努力緩和與中國關係。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在中國實現對釣魚島常態化巡航、東海防空識別區設置後,中國戰術上也需要緩和中美、中日關係以避免矛盾激化影響中國的大國戰略。在這種背景下,中日首腦終於在2014年11月份的APEC峰會上實現了3年多來的首次會面。中日領導人的這次會面,是日本周邊外交緩和的實質性變化。在中日關係緩和後,日韓關係也迅速取得緩和,日本推動進一步修憲的外部環境基礎逐漸具備。
日本在與中國、韓國關係緩和後,進一步推動修憲的外部環境就有了。有了這樣的外部環境,內部壓力也會因此減小,那麼推動修憲的時機也正在因此而逐漸成熟。
事實上,日本自己在緩和與中國關係的同時並未停止挑撥中美、中國與周邊其它國家的關係。日本多次聲稱要和美國一起巡航南海,但直到美國親自赤膊上陣,自己也沒有出馬。不過,日本雖然沒有實施巡航南海,挑撥中國與南海國家關係卻不遺餘力。不但軍事上支持菲律賓、越南等國,軍艦還開始走出國門與菲律賓進行軍演,甚至訪問越南。另外,日本在過去幾年涉入南亞國家緬甸的力度越來越大,這些都是在加快推動中國與美國的對抗以及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第四步:完成修憲,成為正常國家。
如果說上述三步是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那麼完成修憲則是未來完成時。從過去一兩年日本政府的動作看,安倍正在加速推動修憲。
事實上,安倍晉三是一個典型的右翼分子,具有很強的軍國主義傾向,他的政治偶像是擔任過國戰後首相的外公岸信介。岸信介是二戰甲級戰犯,和日本侵華罪魁東條英機等並稱「滿洲五人幫」,是侵華的罪魁之一。不但如此,岸信介還是戰後第一個敵視中國的首相。而安倍晉三政治上則是其外公岸信介在21世紀的延續,他在政治思想上的模板就是岸信介,他的政治導師則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
早在2006年9月,安倍競選自民黨總裁時就明確表示:「如果成為自民黨新總裁,我將在修改憲法的政治日程中發揮領導作用。」2012年9月,當安倍重新回到政壇並當選第25屆自民黨總裁後,安倍雖然語言上收斂很多,但行為上則更加積極推動修憲。他第二次上台後對中國表面上看似「友好」地積極發展中日關係,實際上則是為實現自己的修憲目標而展開的公關工作而已。2015年9月,安倍領導的執政聯盟憑藉議席優勢,強行表決通過了新安保法案,解禁集體自衛權。2016年3月,安倍即提出發起國民修憲討論,試圖在任期內完成「修憲」。
由於日本國內反對修憲的聲音很大,安倍為修憲可謂絞盡腦汁。根據自民黨的黨章規定,自民黨總裁任期最多只能連任兩屆6年,安倍作為黨魁只能任期到2018年9月,而日本修憲需要國會2/3以上的同意,所以安倍要在未來兩年多內完成修憲並不容易。為此,甚至有人建議自民黨修改黨章,延長總裁任期為「兩期6年」。
2016年7月,日本將舉行參院選舉,安倍現在正在試圖通過刺激經濟、展開全民討論進行輿論預熱、加強中美、美日及日本與其他周邊國家的合作等等方式來推動修憲。按照現在的節奏,安倍在任期內完全可能完成修憲。如果無法完成,自民黨修改黨章或再推出一個新的繼承人也會努力推動修憲。總之,在越來越右翼的日本,隨著國民對修憲話題的適應,修憲獲得支持會越來越多,而日本修憲將是必然完成的一步,而且時間將不會很久遠。日本完成修憲既是國際地緣政治大環境決定的,也是日本現在的政治氣候決定的,中國無法阻止。
第五步:與中國一戰,掙脫擴張束縛。
現在,日本努力的目標是修憲,所以在挑釁中國方面一直表現得很「克制」,不再像前幾年那樣歇斯底里,甚至在釣魚島都對中國巡邏船表現得非常「保守」,對中國漁民登上釣魚島也不加以阻攔,在南海更多也是敲邊鼓為主。但是,日本的這一態度的原因不是別的,而是日本為了修憲不想過度刺激中國。因此,未來一旦修憲完成,日本對華一定變臉。因為,到那時日本的國家目標將不再是修憲,而是國家正常化後的對外擴張。
日本要對外擴張,必須邁過一道坎,在占豪看來,這道坎既可以是美國,也可以是中國。也就是說,日本要想對外擴張,若非「擊敗」中國從而跨過中國這道坎,就是掙脫美國對其的束縛變成真正完全獨立、正常的國家。就現實而言,無論是跨過中國這道坎還是掙脫美國的束縛,在占豪看來,其前提條件都是「與中國一戰」。
日本的「與中國一戰」之所以是其對外擴張必須走的一步棋,原因是如果日本依託美國搞擴張,就必須擊敗中國,通過侵蝕中國的國家利益來實現;如果和中國合作搞對外擴張,按照中國的思路發展,就必須掙脫美國,拿自己的資本和中國合作分享利益。但是,日本要變成正常國家首先要通過美國,所以日本現在必然要和美國遏制中國。事實上,不管是哪一種方式,日本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中國,因為中日之間存在歷史問題,日本要擴張必然涉及中國切身利益,只要中日在這一問題上沒有和解,只要中日之間沒有充足的政治互信,日本想跨過我國台灣進入東南亞和印度洋不可能。
日本要想實現這兩個目的中的一個,通過對華戰爭是有一定可能實現的。日本的算盤很可能是這樣的,通過中日戰爭拉美國下水,然後展開以美日為主,美國其它盟友為輔的對中國的圍毆。如此,日本可有望實現不敗,只要遏制住中國,日本就有機會和美國一起展開對外擴張。
假如美國不敢和中國展開直接對抗,那麼一旦日本戰敗,日本可藉機以美國沒有盡防衛義務為由,迫使日本撤離日本本土。與此同時,日本可快速與中國實現和解,與中國一起排擠美國,接著與中國合作展開對外擴張。關於這其中的詳細邏輯,請參考占豪(微信號:占豪)拙作《大博弈中國之危與機》。
當然,現實的情況估計很難按照日本的邏輯發展,因為日本是一個太平洋的小島國,其周圍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三個大國。日本的火候一旦掌握不好,那麼就有被三個大國瓜分的危險。
因此,對日本來說,這些行為本身是在拿國運做賭注。但是,日本從19世紀末期開始展開對外擴張,哪一次又不是拿國運在賭呢?甲午戰爭是,在中國領土上與沙皇俄國爆發戰爭是,一戰是,二戰還是。在這些賭博之中,只有二戰輸了,其它都贏了。日本的這些行為,都是日本人的國民性格使然,這一點美國研究人員在戰後寫的《菊與刀》中闡釋得淋漓盡致。所以,由於日本的國民性並未改變,在21世紀的今天,日本依然有可能重走老路,展開戰略冒險。當然,面對當今的中國,日本將必然重蹈二戰覆轍!
對中國來說,對日本的冒險傾向絕不能大意,雖然日本不是中國的戰略對手,但一定要每時每刻防著這個惡鄰,要知道他接下來它想幹什麼,要隨時做好乾沉對方準備!未來,一旦中日在日本的挑釁下爆發戰爭,決不能給其任何喘息機會,要在短時間內用雷霆手段擊敗它,不給其任何二次選擇的機會。這不僅僅是中國雪恥的機會,或許還是中國在未來真正變成世界強國的必走台階!這,或許是中國根本避無可避,選無可選的必選項,中國需要為此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