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靠的是孩子的自覺性。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情形大多都是父母跟在後面監督、催促著孩子,一松懈下來,孩子也變得懈怠、只想著玩。比如教孩子學鋼琴,家長一放松,孩子就打馬虎,結果孩子學得痛苦不堪,家長陪得也心力交瘁。
真正有效果的 ,是來自孩子內心的自覺自發。因爲好奇,興趣,和想獲得關注,主動學習,並沉醉其中。這種內驅力,才是一個人學習取得優異成績,工作取得巨大進展的核爆級能量。
內驅力來自哪裏呢?
美國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的自我決定論認爲,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自主感和勝任感。
- 歸屬感。父母的接納認同和包容,讓孩子感覺自己無論做什麽,遇到什麽情況,父母都不會變臉,都會包容自己。歸屬感被充分滿足的孩子,才會用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 自主感。被家長控制較多,自己無法做主的孩子,具有”傀儡型心態”,宛如磨道上的驢,打一鞭走一步,不打就停住。只有孩子對自己的行爲有了完全的掌控權,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才會想到努力做好什麽。
- 勝任感。喜歡幹自己擅長的事情,以此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喜歡,這是人性的特點。小孩也是這樣,擅長的事情爭著搶著去幹,不擅長的事情,打著罵著也不願做。
激發孩子學習上的內驅力,需要在滿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基礎上,去想辦法,做文章。
這裏給家長9個建議:
1,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人設。
小編小學三年級在班裏寫板報,最後落款寫了”作者XXX”。被前來檢查衛生的副校長伯伯看到,從那以後,他見了面就稱小編爲”作者”。這個無意的舉動,讓我從小就對寫作産生了極大的興趣,把當作家當成了人生目標,一直在努力。夢想是最大的動力之源。孩子有夢我們幫助實現。孩子沒夢,就引導他們從建立美好人設開始努力。
2,幫助孩子建立鞏固興趣。
親戚家男寶從小對汽車感興趣,他爸就給他買汽車畫報,帶他看汽車展,隨時隨地討論汽車相關問題。現在,5歲的娃娃在街上看到呼嘯而過的各類汽車,品牌,性能,産地,相近品牌之間的區別,張口就來,有些大人都說不清呢。研究汽車涉及到外語,物理,人工智能以及語言表達等學科,他都有了朦胧初淺的印象,這些成爲日後學業的引子和動力。
3,引導孩子”刻意練習”,站在領先地位。
閨蜜浩兒不論多忙多累,堅持每天練習毛筆字。用心揣摩結構,一筆一筆練習筆畫,寫完了貼在冰箱上,請家人評判。兒子受媽媽影響,在學習加減法時,運用打骰子,剪刀手,尋寶,搶答等方式,對”10以內”數字關系反複大量刻意練習,父母一旁做裁判。從開始的數手指頭,到後來的不假思索張嘴就來。直到後來,未涉獵進位退位,直接從邏輯上就把”千萬以內加減法”自己弄懂了。這樣的興趣墊底,以後的數學課程還差得了嗎?
4,讓孩子體會”心流”的美好感受。
有一本書叫《心流》,描述了人們在學習和做事時,産生的一種”愉悅”,”空靈”,”忘我”的美好心理體驗,就像對一件事”上瘾”,對一個人迷戀那樣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果孩子在某項事情或者某個學科裏面,體驗到”心流”感受,學習時還需要大人催促嗎?恐怕是要催促他停止工作,趕快休息吧。”心流”的産生,跟興趣有關,跟出色有關,體現了孩子對某項事情或者某個知識技能的掌控,支配的能力,由此帶來的喜悅自豪。
5,不要過分唠叨、督促
{!– PGC_COLUMN –}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沉迷玩耍忘記學習,就會憂心忡忡、焦慮萬分,于是趕緊催著、提醒孩子去學。可是漸漸就會發現,剛開始說或許有點效果,孩子乖乖聽話學習,可是後來唠叨越多,孩子越不自覺。很多孩子的內驅力,都是在父母日複一日的唠叨中被消磨殆盡的,變得拖延、懶惰、懈怠。于是演變成這樣的情況:父母不說,孩子就不主動學,到了後來甚至說都說不動他,因爲孩子已經覺得厭煩,對學習越來越喪失興趣。
因此,父母生活中一定要減少唠叨說教,長話短說,引導孩子懂得爲自己負責,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不應該是家長天天操心。
6,不包辦代替,創設寬松的家庭環境
培養孩子內驅力,最關鍵的一點是給孩子自主感,那就是孩子感到行爲可以由自己決定。很多父母喜歡爲孩子操持學習上的一切,什麽時候做作業,什麽時候玩,形成一種絕對支配和被支配的氣氛,這對孩子學習是不利的。家長可以多用啓發的方式來指導孩子,在按照規矩的基礎上,多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
鼓勵孩子自己安排學習,這樣可以發展孩子的主動性。除了父母的參與方式,家庭氛圍也很重要。嚴厲的氣氛並不適宜大腦思考,學習是大腦的活動,大腦如果處于恐懼和驚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現積極狀態的。家長不要將家庭氣氛營造得過于嚴厲、苛刻;盡量包容、寬松一點,少拿孩子與別人家孩子作比較,少一點威脅,多一點鼓勵。
7,家長以身作則
除了以上幾點,父母還需要格外注意,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學好,而是環境影響了孩子。喜歡看電視的家長,試想一下如果自己下班後只會看電視,卻叫孩子去寫作業,這樣的做法孩子會怎麽看呢? 孩子是懂得比較的。如果你的孩子做不到主動學習,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做到位沒有,自己做好了再去教育、啓發孩子。
如果家長本身每天在家裏只會打麻將、打遊戲、看電視,沒能給孩子創造一種適合學習的家庭氛圍,那麽孩子是不可能聽話地主動學習的。因此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則,不要說一套做一套。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需嚴格要求自己,看看書、認真工作、做家務,努力給孩子營造一種良好、溫馨的學習環境 。
8,利用周末,帶孩子去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和飛機場
不妨利用1到2周末,或者一個周末兩天之內跑遍這4個地方,帶孩子去看看,直接對比這四個地方的人群,環境,座椅,那些人的衣著神情,讓孩子自己去比較,讓他自己去體會分析比較。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多拍照,分類保存,看過這四個地點後,可以讓孩子去寫一寫,每個地方寫一個小短篇,看看孩子內心裏的感受是什麽樣子的。
問一問孩子,將來你希望成爲哪個人群中的一員?
9,用番茄鍾給孩子設定時間,學習高效率
番茄時間是職場人士高效率工作的方法:找一個番茄鍾設爲倒計時25分鍾,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鍾響起,短暫休息5分鍾,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我經常在寫文時會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也可以應用在孩子寫作業上,不過通過實踐我發現有時候孩子作業比較多時,25分鍾時間不夠,正寫的開心時可能會打斷。
所以,我一般會根據孩子的作業量適當調整,改成35分鍾或者30分鍾,讓孩子盡快在這個時間內完成。孩子在高效完成後也會有特別開心舒適的感覺。
家長管控過多,是孩子缺乏內驅力的天敵;孩子有掌控能力,才是內驅力強,自覺性強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