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年春節,往往是家庭團聚、朋友聚會的歡樂時光。然而,對于2020年的春節,卻過得並不平凡。馬路上,車流量驟然降低,逛街的路人也大大減少,口罩卻成爲了今年春節的熱門詞。
受事件影響,資本市場的嗅覺卻是非常敏銳的。雖然春節期間A股市場仍處于休市的狀態,但A50期指卻率先釋放出市場恐慌的情緒。其中,1月24日及1月27日的A50期指卻出現了大幅下挫的走勢,短短兩個交易日的時間,A50期指累計最大跌幅卻達到了8%左右。在實際情況下,雖然A50期指的走勢未必等同于A股市場指數的表現,但卻對節後A股市場的走勢有著一定的引導作用,甚至成爲部分機構投資者的參考指標。
按照原來的時間安排,A股市場原定于今年1月31日開市交易,卻因事件因素的影響確認延遲開市,且延遲至今年2月3日開市交易。縱觀A股市場近二十年的發展狀況,這也是繼2003年後的又一次延遲開市的舉措,就目前而言,事件的發展速度仍然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與17年前相比,這一次事件同樣具有覆蓋面廣、影響大等特征,對市場的沖擊影響不可小觑。
經曆了不平凡的春節,人們對節後的股市走勢難免增加了不少的擔憂。但是,隨著A股開市時間的延遲,實際上也給了市場爭取到更多的喘息機會,開市時間越往後,市場的不確定風險因素也有可能得到或多或少地釋放。
就目前而言,影響節後A股市場走勢的核心因素,莫過于開市前病情的發展狀況,若開市前病情明顯緩解,新增確診數量明顯減少,那麽節後市場大概率出現止跌企穩的走勢。反之,則節後市場的不確定風險仍存,必要時仍需要考慮到系列穩定市場的舉措。
本來,在A股市場逐漸接軌海外市場的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幹預,讓市場實現自我調節的功能,會是一種比較健康的運行方式。但是,這需要建立在持續穩定的市場環境背景之下。當市場面臨突發性的重大因素時,則應該首要考慮到市場指數的持續運行穩定性。
例如,在2015年6、7月間,在市場指數處于非理性下行的過程中,牽涉到大量的股權質押平倉風險,且當時市場正陷入了流動性危機的風波。受此影響,若任由上市公司大面積任性停牌及不采取有效的穩定市場舉措,那麽市場有可能陷入局部系統風險的問題。時隔多年,雖然A股市場自身的風險防禦能力明顯提升,但時下的股票市場,仍有不少上市公司牽涉到股權質押的因素,部分上市公司的質押率仍處于偏高的水平。由此一來,若市場再度出現大面積集中抛售的風險,則可能會引發部分上市公司發生控股權易主等風險。
在開市之前,若病情出現了轉折點,且有逐漸穩定的趨勢,那麽仍然可以采取市場自我調節的手段,依靠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優勢,料市場下行調整到一定的位置時,將會引來大量的抄底盤抄底,以達到穩定市場指數的目的。但是,在開市前病情仍未有回暖的迹象,那麽在開市前就需要做好穩定市場的准備,在必要的時候,再行出手。
其中,加快籌備並出台非盈利性,且具有運作透明特征的平准基金,就顯得意義重大。
需要注意的是,與以往我們經常看到的國家隊基金不同,平准基金具有非盈利性及透明運作等特征,在信披等方面一定要做到規範、透明,對股票市場的長期走勢起到穩定的影響意義。
再者,減緩IPO發行頻率,抑制資本減持的力度。
近年來,IPO發行速度與頻率明顯提升,從一個月一批次發展到一周一批次,再到一周兩批次的核發速度。雖說IPO發行速度快慢,尚未對市場構成太大的實際沖擊,但從心理層面上會起到抑制市場持續做多的影響作用。與此同時,在IPO高速發行的背後,實際上意味著未來限售股堰塞湖壓力也會水漲船高,在大股東持股成本不對稱背景下,市場環境有所波動,同樣也會引發大量的減持需求。
同時,則需要總結好2015年下半年的經驗教訓,在市場處于非理性波動的過程中,對上市公司停牌的行爲加以約束,避免上市公司大面積停牌的現象,進而影響到市場的流動性。至于借助市場波動環境采取不合規套利的資金,應該給予嚴厲打擊,且需要提升實時監管的效率與監管處罰的力度,爲市場持續穩定運行創造出有利的監管環境。
此外,則是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可以采取適度降稅減負的措施,來達到激活市場投資信心的影響。例如,針對股票交易印花稅、股息紅利稅等,采取適度調降的措施,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還是可以起到提振市場的效果。但是,對于穩定市場的舉措,組合拳的效果更佳,影響更持久,但仍需要找准政策出爐的時機,首要任務還是要穩定市場,增強市場的投資信心。
從中長期的角度出發,只要國內經濟發展不發生實質性的問題,那麽事件對經濟及股市的影響也是比較有限的。在經濟長期向好的背景下,短暫負面因素壓低市場指數未必會是壞事,或更有利于提升A股市場的估值優勢,爲中長期資金提供一個更安全的投資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