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報業控股(Singapore Press Holdings,以下簡稱SPH)在上周宣布,公司將剝離所有媒體業務並轉入新成立的全資子公司SPH Media,並將這家公司交由一個公共擔保有限公司(Public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成立的非營利機構管理。
已經退休,曾經擔任衛生部長和交通部長成功解決新加坡多項棘手問題的多面手、人稱“搞定先生”的許文遠將出山擔任SPH Media的主席。
也就是說,媒體業務不會再作爲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也不再會有業績和股東分控的壓力 – 政府和其他渠道撥款也變得更加容易。
那SPH爲什麽要這麽做呢?放棄媒體的影響力對其業務有什麽樣的影響呢?
爲何重組?
作爲新加坡最大的報業集團,SPH旗下的英文海峽時報和中文聯合早報都是聲名遠揚的刊物。但是近年來,SPH媒體收入持續下降,在2020年受到疫情的沖擊下,盡管數字媒體訂閱有所增長,但是媒體業務整體虧損仍高達1140萬新元。整個集團淨虧損達到8370萬美元,這也是報業控股成立 36 年來首次全年淨虧損。而在一年前,SPH淨利潤則高達2.1億美元。
同時,房地産也早已經取代媒體廣告成爲SPH最賺錢的業務,烏節路的百利宮、澳大利亞的購物中心Westfield Marion Shopping Centre以及與日本鹿島(Kajima)合作開發的Woodleigh Residence等都是SPH重點投入的房地産商業項目。
SPH也早就意識到媒體業務的逐漸下降已經開始拖累整個集團的趨勢,在過去的幾年裏也開始積極創新探索新的業務領域,比如在合資建立中國數碼創新中心著力科技研發和數碼服務領域,與華爲雲合作推廣數字轉型等等。
在創投方面,SPH出資1億新元成立了SPH Ventures,投資了一系列和媒體相關和其他領域的創業公司 – 其中包括東南亞投資媒體DealStreetAsia、新加坡金融産品流量平台MoneySmart、被Grab收購的印尼基層代理網絡(agent network)Kudo、勞務外包平台Glints、以及視覺AI平台ViSenze等。
而SPH Ventures也只是SPH數字業務的一部分 – 其他還包括獨資、控股和投資的公司 包括 內容平台AsiaOne、地産分類廣告平台STProperty、車分類廣告平台SgCarmart和STCars、藍領招工平台FastJobs、新加坡四大運營商之一的M1、韓國人在Shopee之前做的電商平台Qoo10等:
但是整體而言,SPH的數字轉型其實並沒有預期的那麽順利,其中有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但這也反應了傳統大型集團在面對數字化創新業務時的困境。
前景如何?
盡管說媒體業務其實只占SPH稅前利潤總額的2%,但是基于媒體業務爲其帶來巨大影響力,在SPH公布了其切割媒體業務之後,股價也應聲大跌16%。也就是說,市場對SPH的估值調整成了對地産公司的正常估值。
股價的下跌可以看作是轉型前的陣痛,將媒體業務SPH Media轉移至非營利公司旗下之後,所産生的任何利潤都將需要被投入到企業的發展中。一方面可以保證SPH Media旗下新聞質量以及本地媒體的多元性,另一方面SPH本尊也不再收到新加坡嚴格的媒體法規的限制,更加靈活地發展業務 – 比如說有股東持股超過5%不需要再獲得政府的專門批准。這對兩邊都有好處。
其實在諸多大型傳統企業中,SPH對于市場以及行業的變化已經是相當具有前瞻性了,雖然過去在一些創新領域的嘗試並沒有太多耀眼的收獲,但是在媒體業務首次虧損,發展後勁不足的情況下果斷尋找替代方案的操作和積極求變的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
從新加坡政府之後的幾次表態來看,這次的重組也是得到了新加坡政府充分的支持的。當然,西方媒體一如既往地開始唧唧歪歪媒體獨立性的問題。
在宣布分家的記者會上,SPH總裁伍逸松被新加坡另外一家媒體集團新傳媒的記者問到是否新的SPH Media會否因爲廣告上的利益而失守新聞工作者的操守的時候,當場發飙。 他說“你這個問題讓我很冒火”(Honest I take Umbrage at your first question)。
這位曾經擔任新加坡三軍總長的中將果然還是夠剛烈。
有一點有意思的是, 幾乎所有關于SPH重組媒體業務的媒體報道(繞口了)用的SPH新聞中心大樓的照片,後面的天空都布滿了烏雲。
墨騰即將發布《2021年印尼電商報告》,同時免費提供《2020全年東南亞風險投資報告》、《印尼數字銀行報告》(中英文)報告、《東南亞外賣平台報告》(中英文)、《東南亞數字借貸市場的基礎階段》微型報告(英文)。 對于報告有需求的朋友請電郵[email protected]或者在後台留言,請注明姓名、公司和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