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肺炎肆虐的冬季,很多媽媽也是被不停地安利益生菌,常常會有人告訴你益生菌可以提高免疫力,那麽是不是所有的益生菌菌株都能達到提高免疫力的目的?提高免疫力一說到底靠不靠譜呢?
其實益生菌除了提高免疫力,通常也會被推薦給便秘、腹瀉、濕疹等特殊狀態下的寶寶,那麽究竟是不是益生菌可以包治百病?每個不同的菌株都在發揮著何種特殊的作用?單一菌株和複合菌株哪一個更靠譜?
益生菌真的有那麽神奇?
胎兒時期腸道是無菌的,然而近期有研究發現,健康新生兒其母親孕期羊水、胎盤、胎膜及臍血中也有細菌存在。生後數小時各種菌群開始按一定順序在腸道定植,在大約3歲時形成與健康成人類似的穩定菌群。
但是對于嬰幼兒來說,才開始接觸細菌,腸道內的菌群還在漸漸完善中。
就很容易出現新生兒疾病,例如腸絞痛,腹瀉,便秘,過敏等症狀。這時候,媽媽可以適當性的給寶寶服用適量益生菌,但要注意一點:並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能夠緩解寶寶的這些症狀!
了解一下適合嬰幼兒的菌株
請購買嬰幼兒益生菌産品之前,一定要仔細查看菌株,超出以下圖片範圍的菌株或者未標明菌株號的産品都是不太推薦的!
提示:嗜酸乳杆菌不適合1歲以內的寶寶食用,建議1歲以上的孩子食用,其余菌株爲衛健委推薦的可用于1歲以下寶寶的菌株及菌株號,購買産品時一定要認清!
益生菌究竟適合哪些人群食用?
在嬰幼兒臨床上的研究表明[1],以下幾類嬰童特別需要補充益生菌:
- 免疫力低下常生病的嬰幼兒;
- 易便秘的嬰幼兒;
- 易腹瀉的嬰幼兒;
- 抗生素治療期間的嬰幼兒;
- 易過敏的嬰幼兒;
- 非母乳餵養的嬰幼兒;
- 脾胃虛弱胃口不好的嬰幼兒;
- 剖宮産及早産兒
到底可信度多高?每個作用都是哪個菌株在發揮作用?
盡管,現在對益生菌褒貶不一,有些研究還是處于不確定狀態,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它確實對某些特殊狀態的寶寶可以起到調理緩解的作用,因此,今天,結合目前臨床數據研究,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下嬰幼兒不同菌株的作用!
益生菌提高免疫力?乳雙歧杆菌Bi-07、HN019
其實我們在嬰童店,時常也會被安利說:“乳雙歧杆菌Bi-07可以緩解寶寶感冒時發燒、流鼻涕、咳嗽”的時間,這靠譜嗎?其實在寶寶感冒期間,對于小嬰兒其實是不提倡用藥的,尤其是抗生素,但是寶寶感冒時卻時常表現出發燒、流鼻涕、咳嗽等不適的症狀,因此,很多媽媽心急之下就想要給孩子嘗試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稅?
腸道微生物群是組成人體免疫預防系統的關鍵,乳雙歧杆菌Bi-07具有高效的免疫調節功能,它能改善口服疫苗的免疫應答、縮短一些腹瀉症狀的持續時間、也可以減輕過敏症等帶來的痛苦。
ArthurOuwehandArthurOuwehand,GregLeyer,DidierCarcano,DaniscoCultures研究中發現,乳雙歧杆菌Bi-07可降低3至5歲的呼吸道感染症狀的發生率和持續時間。
攝入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雙歧杆菌Bi-07能降低發熱、咳嗽、流鼻涕的發生率(分別降低72.7%、62.1%、58.8%);發熱、咳嗽、流鼻涕持續的時間也變短(爲原來的和48%);抗生素的使用減少(爲原來的和84.2%)。
在動物試驗中,Bi-07能保護腸道粘膜的免疫應答、抵抗炎症、平衡免疫水平,同時顯著減少腸道念珠菌病的感染水平和病症影響程度;在人體試驗中,它對口服疫苗試驗對象的免疫球蛋白IgG的活性有更快和更高的反應;它還能減少幼兒的上呼吸道傳染病的影響範圍和持續時間。[9]
因此,在這個肺炎、流感你滿天飛的冬季,如果想要通過益生菌增強寶寶抵抗力或者降低呼吸道感染,推薦菌株爲乳雙歧杆菌Bi-07,此菌株提高寶寶免疫力而言,效果優于其余菌株。
當然,以下菌株也可以提高免疫力
- 乳雙歧杆菌HN019對于增加中性粒細胞(PWN)的吞噬能力非常有效,增加自然殺傷(NK)細胞的殺傷活性,從而提高免疫力。
- 人工餵養的寶寶,發酵乳杆菌CECT5716益生菌能夠快速定植在嬰兒腸道,有效促進嬰幼兒免疫系統的發育,同時極大的降低寶寶感染性疾病的發生概率,降低寶寶胃腸道和呼吸道疾病感染率,提升免疫力.
如果媽媽想要通過益生菌來提高免疫力,可以進行以上菌株(乳雙歧杆菌Bi-07、乳雙歧杆菌HN019、發酵乳杆菌CECT5716)的搭配使用!
針對過敏性體質,建議鼠李糖乳杆菌HN001、LGG
新生兒由于不成熟的免疫應答,在出生時表現爲Th2傾向的過敏原特異性反應;正常情況下,出生後Th2反應被逐漸成熟的Th1反應所限制;
出生後增強Th1的優勢和/或削弱Th2優勢,有利于減低過敏的發生;免疫系統早期訓練、益生菌、適當比例DHA/ARA有助于削弱Th2優勢,預防過敏。
過敏性疾病的發生與自身免疫機制不完善或紊亂失衡密切相關,而腸道菌群可促進腸道本身及其免疫系統的發育成熟,通過IgA與抗原的結合阻斷抗原與腸壁細胞的接觸,通過誘導刺激DC和TLR使rnl細胞向Thl型分化,維持Thl/Th2平衡,可誘導Treg、Thl7細胞分化,調節免疫系統的狀態使之接近正常狀態,從而避免過敏性疾病或其他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最新的一項關于益生菌對過敏包括食物過敏預防的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則顯示,母親在妊娠後期(1個月)開始使用和出生後新生兒使用益生菌明顯降低發生過敏的風險,特別是在妊娠期母親和出生後新生兒繼續使用效果更明顯。
2015年國際過敏組織(WAO)在益生菌對過敏性疾病預防指南中推薦在以下情況使用可以獲益:
- 對于發生過敏性疾病高風險的嬰兒,母親在妊娠後期使用;
- 對于發生過敏性疾病高風險的嬰兒,母親在哺乳期使用;
- 對于發生過敏性疾病高風險的嬰兒,出生以後嬰兒使用。
推薦使用LGG、乳雙歧杆菌和其他雙歧杆菌或混合菌株 。
研究顯示鼠李糖乳杆菌在預防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過敏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一項研究顯示,使用益生菌預防治療組濕疹的發病率是使用安慰劑組的50%。益生菌對IgE相關的兒童濕疹效果明顯。在2歲前運用鼠李糖杆菌治療IgE相關的濕疹,發病率較對照組大約降低了50%。
婦女膳食補充鼠李糖乳杆菌HN001,嬰兒從出生開始到2歲也補充鼠李糖乳杆菌HN001,顯著降低了嬰兒濕疹發生的風險。隨後2年限緊標無也發現服用鼠李糖乳杆菌HN001的兒童濕疹與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顯著降低,鼠李糖乳杆菌HN001對2歲至4歲濕疹的保護作用持續4年。
孕期,嬰兒從出生開始到2歲期間補充鼠李糖 HN001可顯著降低兒童的濕疹患病率;隨後兩年間也發現兒童的濕疹和過敏性鼻炎患病率有明顯的的降低。因此,對于存在過敏史的寶寶,建議出生後堅持食用鼠李糖乳杆菌HN001,預防過敏,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針對過敏性濕疹、鼻炎、哮喘,建議短雙歧杆菌M-16V
過敏性疾病(濕疹、鼻炎、哮喘、反複荨麻疹等),是因爲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出現了紊亂,危害大而且持續時間長。表現多種多樣,嬰兒時期主要變現爲濕疹,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變現爲鼻炎哮喘等,也可能某個成人的偏頭痛、腎髒疾病,也與過敏有關。
M-16V被認爲是最有效的抗過敏作用菌株。
有研究報道,服用雙歧杆菌或鼠李糖乳杆菌可以抑制哮喘表現,包括局部細胞因子的反應、氣道高反應性、抗原特異性IgE的産生和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對過敏性皮炎患兒的研究表明短雙歧杆菌M-16V可以緩解IgE介導的過敏性皮炎,緩解哮喘症狀,降低急性皮膚過敏的發生率。
因此對于已經發生過敏的寶寶,在回避過敏原的同時,可以選擇短雙歧杆菌M-16V,達到降低過敏性哮喘的發生,緩解其症狀降低急性皮膚過敏(荨麻疹)的發生。
針對于寶寶腹瀉,推薦動物雙歧杆菌BB-12
雙歧杆菌BB-12屬于微生態調節劑,在國外人群已證明其具有調整腸道菌群和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並且可以預防和治療腹瀉,尤其是針對于急性腹瀉及抗生素腹瀉,效果顯著。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是伴隨抗生素使用而發生的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的腹瀉,抗生素引起腸道菌群失調繼發病原微生物異常定植被認爲是最主要的發病機制。
一般寶寶在診斷爲細菌感染時,醫生會開抗生素的藥,此時便會搭配益生菌制劑,對于菌株是嚴格要求的!
很多孩子在使用抗生素後都會出現腹瀉,益生菌可以治療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但也並不是所有益生菌都有用,證據級別相對較高的,推薦應用布拉酵母菌(藥用)及動物雙歧杆菌(BB-12)。給孩子吃活菌類益生菌時,與抗生素等藥物間隔至少2個小時。
病毒性腹瀉可引起小兒腸道菌群失衡,腹瀉初期腸道菌群發生交替,病程中將發展爲腸道菌群失衡,腹瀉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則有可能引起細菌定植轉移,導致患兒病情加重。近年來許多研究報道,口服益生菌可以有效修複腸道屏障及改善腸道菌群。
國外臨床研究證實,雙歧杆菌BB-12能夠減少急性腹瀉的發病率[4],降低輪狀病毒感染發生率[5],以及促進輪狀病毒的脫落[6];並且預防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發生[7-8]。
美國兒科學會在健康兒童和嬰兒的研究也發現,在急性病毒性腸炎的腹瀉早期使用益生菌制劑,可以使病程減少一天。益生菌將腹瀉持續4日或以上的總體風險減少了59%(RR0.41,95%CI0.32-0.53),將腹瀉平均持續時間縮短了25小時(95%CI16-34小時)。
劉羽飛研究[8]結果顯示,給予雙歧杆菌BB-12(6×109CFU/d)治療嬰幼兒腹瀉,療效明顯,72h內可明顯緩解患兒症狀,在治療的第4天和第7天使腹瀉次數減少,並且明顯地縮短了病程。
因此,提示在中國人群應用雙歧杆菌BB-12可通過胃腸道並存活,以恢複健康的胃腸道菌群,從而有效地達到治療嬰幼兒腹瀉的目的。
因此,針對于腹瀉的寶寶,尤其是抗生素腹瀉或急性腹瀉,選擇益生菌的話,建議選擇動物雙歧杆菌BB-12;在寶寶細菌性感染腹瀉服用抗生素期間,可選擇動物雙歧杆菌bb-12進行預防抗生素腹瀉。
針對于寶寶便秘,推薦動物雙歧杆菌BB-12、羅伊氏乳杆菌
益生菌用于治療便秘始于研究者發現便秘者的腸道微生態不同于正常人群, 補充益生菌是符合常規治療邏輯的。動物雙歧杆菌BB-12可以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腸道蠕動來緩解便秘,效果優于其余菌株。
1、調節腸道菌群
研究發現,人體腸道中含有100萬億微生物,其中雙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對胃腸健康起著重大作用.BB一12的胃腸保健作用在許多臨床研究中也得到了驗證.
- 王弘傑等[2]通過動物性試驗發現雙歧杆菌BB一12的活菌體可極顯著促進雙歧杆菌的增殖,也可顯著促進乳杆菌的增殖,對小鼠腸道微生物區系具有調節作用。
- KuoShiu—Ming等[3]人通過用串聯質譜法測定幼年小鼠糞便膽汁酸,發現雙歧杆菌BB一12對腸道菌群的生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影響腸道健康。
- 羅伊氏乳杆菌對緩解由腸道菌群失調所引起的兒童便秘也同樣具有良好的效果。
2、通腸潤便
研究表明,小腸運動有3種形式,但以蠕動力來推動腸內容物運動爲主要形式。
- 王弘傑等[2]通過墨汁標記來考慮雙歧杆菌不同處理物對便秘小鼠小腸蠕動的影響,結果表明,BB一12能顯著增進便秘小鼠小腸蠕動,促進腸內容物的推進,說明這可能是其潤腸通便作用的機制之一。
- 孫建華等[10]用複方地芬諾醋建立便秘模型,測定了小鼠體質量、小腸推進率、排便時間、排便粒數和排便重量等指標.結果表明,雙歧杆菌BB一12菌株的4種受試物均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功效。
- Coccorullo 等證明,兒童通過口服羅伊氏乳杆菌(DSM17938)可促進腸道蠕動,從而明顯改善兒童慢性便秘的症狀。
因此,對于攢肚或者功能性便秘(尤其是添加輔食後)的寶寶,如果媽媽想通過益生菌來緩解,建議選擇動物雙歧杆菌BB-12、羅伊氏乳杆菌(DSM17938),效果優于其余菌株。但是針對于特殊原因導致的便秘,比如腸梗阻等疾病,則單靠益生菌可能達不到很好的效果,需要及時就醫。
針對于新生兒黃疸,建議選擇動物雙歧杆菌
新生兒黃疸又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是因膽紅素在體內積累引起的皮膚或其他器官黃染。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約 50% ~60%的足月兒和 80% 的早産兒會出現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正常血清中膽紅素爲1.7-17.1mmol/L。
光照療法一直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主要的治療方法。但是光療需要在醫院內(>15mg/dl)進行,同時也有發熱、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患兒家長不易接受。
對于輕、中度黃疸患兒或者持續性黃疸患兒,可采用腸道益生菌補充的方式,具有簡便、經濟實用的優點。尤其是針對于持續性黃疸的孩子,黃疸持續只滿月甚至兩月齡,此時很多寶寶屬于晚發性母乳性黃疸。
一般在新生兒剛剛出生的階段,其腸道內往往並無細菌,結合膽紅素無法被還原爲尿膽原隨糞便排出體外,而新生兒小腸腔內的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则相对较高(包括母乳中的β-GD、新生兒自身産生β-GD及新生兒腸道正常菌群建立後産生的細菌性β-GD),能夠將結合膽紅素分解成爲脂溶性的未結合膽紅素並及時從腸道吸收 。
但由于新生兒出生後餵養不足或並發窒息感染酸中毒、低血糖、缺氧等則會導致攝入不足,進而造成腸蠕動減慢,排便速度延遲,又使膽紅素肝腸循環進一步增加,進而加重膽紅素的重吸收,導致加重黃疸。
母乳中含有較高的β-GD,在腸道內分解膽紅素-葡萄糖醛酸酯鍵,使結合膽紅素分解成爲遊離膽紅素,脂溶性,易被小腸重吸收進入血循環,間接導致膽紅素腸肝循環,從而導致母乳性黃疸發生。
新生兒出生時,腸道內缺乏細菌,導致未結合膽紅素的産生和重吸收增加。對于黃疸寶寶,尤其是持續性黃疸(多爲晚發性母乳性黃疸)口服腸道益生菌(建議雙歧杆菌)後,使活菌直接在腸道內定植,改變了腸道內的無菌環境,使腸道內的結合膽紅素還原爲尿膽原及其氧化産物而隨糞便排出體外。
腸道益生菌還可以降低腸道 pH 值和 β - 葡萄糖醛苷酶活性,從而減少結合膽紅素分解成未結合膽紅素,減少了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同時腸道益生菌可以刺激腸蠕動,有利于腸道中膽紅素排出,可以讓腸道益生菌達到治療高膽紅素血症的目的。
針對于早産寶寶,建議短雙歧杆菌M-16V
短雙岐杆菌M-16V是一株分離自健康嬰兒腸道的雙岐杆菌,並且是一株促進早産嬰兒健康成長的菌株,在日本有100多家醫,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使用短雙歧杆菌M-16V。
短雙歧杆菌M-16V分離自健康嬰兒腸道,更加親和人體。經多項科學臨床驗證,服用M-16V能有效降低新生兒 早産兒的感染風險,促進生長。
小腸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早産兒最常見且致命的腸道疾病之一。5%至10%的極低出生體重嬰兒(<1500克出生體重)發展爲小腸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短雙歧杆菌M-16V有助于降低小腸壞死性結腸炎感染風險。
因此對于早産兒,預防小腸壞死性結腸炎,建議短雙歧杆菌M-16V
針對于乳糖不耐受寶寶,建議短雙歧杆菌M-16V、嗜酸乳杆菌NCFM
對于乳糖不耐症,益生菌輔助治療嬰幼兒乳糖不耐受,可明顯縮短療程和住院時間。
短雙歧杆菌M-16V可以發酵葡萄糖、乳糖、麥芽糊精、低聚半乳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産物是乳酸和乙酸。
研究發現,短雙歧杆菌M-16V有助于降低乳糖不耐受的發生,1歲以內寶寶可以食用!
嗜酸乳杆菌NCFM含有4.43單位的乳糖酶,可有效改善亞洲人比較普遍的乳糖不耐症。研究證明,在9-10名乳糖消化不良的兒童中,一定濃度的嗜酸乳杆菌NCFM能改善乳糖不耐受的症狀(如脹氣、腹瀉和産氣)。但是,此菌株適合1歲以後寶寶食用!
反複鵝口瘡、口腔黏膜潰瘍,建議乳雙歧杆菌Bi-07
一般小嬰兒容易出現鵝口瘡(一種真菌感染)、大孩子容易出現口腔黏膜潰瘍。明確原因不明,可能與飲食、免疫力欠佳、齲齒、過敏、慢性扁桃體炎、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
無論怎樣,這兩種口腔黏膜問題,都提示人體消化道出現了菌群紊亂,適合使用益生菌進行調節。從調節免疫力角度分析,建議使用乳雙歧杆菌B i – 0 7。
腸絞痛寶寶,首選羅伊氏乳杆菌DSM17938
嬰兒腸絞痛是一種行爲綜合征,表現爲健康嬰兒難以安撫的煩躁或哭鬧行爲,每天出現3 h以上,每周持續≥3 d,並持續3周以上。約20%的小嬰兒發生腸絞痛;約有10%的小新生兒發病期會延長至4~5個月以上。
大量權威臨床實驗研究顯示給寶寶服用益生菌,會對腸絞痛寶寶有一定的益處。臨床研究發現一種叫羅伊氏乳酸杆菌DSM 17938(Lactobacillus reuteri)的益生菌能夠顯著減少寶寶腸絞痛症狀,
Savino 等[11] 通過實驗證明羅伊氏乳杆菌對嬰兒疝氣具有顯著療效。其通過每天向嬰兒早餐中添加10 8 cfu 劑量的羅伊氏乳杆菌 DSM17938,可大大改善嬰兒疝氣的症狀。
溫馨提示
媽媽們要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選擇最適合寶寶的益生菌哦!
每個菌株側重有不同!
參考文獻:
[1]Knothe G,Dunn R O,Bagby M O.Biodiesel:T he use of vegetable oilsand their derivatives as alternative diesel fuels[R].In:ACS symposium series no.666:Fuels and chemicals from biomass,Washington,DC,USA,1997:172-208.
[2]王弘傑.雙歧杆菌BB 12發酵乳功能特性的研究[D].哈爾濱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9:12—29
[3]K uo Shiu-M ing,Patr icia M M erhige,Lee R H agey.The Effect of D ietary Prebiotics and Probiotics on Body [Jl_ W eight,Large Intestine Indices and Fecal B ile A cid ,2013 ,8 ( 10 ) :1一10
[4]Weizman Z,Asli G,Alsheikh A. Effect of a probiotic infant for⁃mula on infections in child care centers: comparison of two pro⁃biotic agents [J]. Pediatrics,2005,115(1):5-9.
[5] Haschke F,Wang W,Ping G,et al. Clinical trials prov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probiotic strain Bifidobacterium Bb12in follow-up formula and growing-up milks[J]. Monatsschrift⁃Kinderheilkunde,1998,146(1):S26-S30.
[6] Mao M,Yu T,Xiong Y,et al. Effect of a lactose-free milk formu⁃la supplemented with bifidobacteria and streptococci on the re⁃covery from acute diarrhoea[J]. Asia Pac J Clin Nutr,2008,17(1):30-34.
[7] Fox MJ,Ahuja KD,Robertson IK,et al. Can probiotic yogurt prevent diarrhoea in children on antibiotics? A double-blind,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 BMJ Open,2015,5(1):e006474.
[8] 劉羽飛, 王朝霞, 皮壯, et al. 雙歧杆菌BB-12治療嬰幼兒腹瀉臨床療效對照研究[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7(07):68-71.
[9]蔡玟, 崔岸, 黃瓊, et al. 攝入含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雙歧杆菌Bi-07的益生菌補充劑增強免疫功能的動物實驗研究[J].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08(01):23-25.
[10] 孫建華 ,孫宇峰,王金英,等.雙歧杆菌BB一12發酵乳對腸道菌群的調節功能研究[JJ.黑龍江科學,2013,4(6):30—33
[11] 龐潔, 周娜, 劉鵬, et al. 羅伊氏乳杆菌的益生功能[J].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1(5):1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