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25日將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幅從此前預估的0.2%上調爲1.3%。圖爲5月25日拍攝的新加坡市區。 鄧智炜攝(新華社發)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新加坡經濟作出“健康”診斷,指出新加坡采取的各項防疫和經濟政策措施有力有效,經濟下行風險趨小猶存,持續複蘇前景光明。
IMF對新加坡經濟進行年度審查後認爲,新加坡各項政策舉措穩定了金融市場,就業情況好轉,2020年結束前經濟已開始恢複增長。
5月25日,新加坡貿工部發布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加坡GDP增長1.3%,逆轉了前一個季度下降2.4%的局面。第一季度的經濟表現經季節性調整後,環比增長3.1%,延續了前一季度增長3.8%的態勢。報告指出,盡管全球疫情對經濟沖擊的風險仍不確定,各行業表現參差不齊,政府仍有信心維持全年經濟增長4%至6%的預測。
IMF給出的診斷,肯定了新加坡政府過去一年多來,在疫情沖擊下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多措並舉,致力于防控疫情、加快經濟轉型、提振經濟的做法。
第一,確保國民安全健康。疫情發生以來,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疫情防控工作,舉全國之力阻斷疫情傳播,采取隔離防控、邊境管控、生産調控、保障掌控、金融穩控和社情監控等措施,成功阻止了疫情大面積暴發,有力地保護了國民安全和身心健康,保障了國民良好的生活生産秩序。
第二,發揮金融穩定作用。新加坡政府保持金融政策基本穩定,利用貨幣杠杆調控政策適度。政府積極利用財政儲備雄厚的優勢,先後推出力度前所未有的財政預算案,對受疫情沖擊的中小企業、行業和個人按不同程度予以補助,鼓勵協助企業轉型和人員轉崗,最大限度維護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保障國民的正常生活和就業。隨著經濟初步複蘇,政府從2021年起已將之前的廣泛緊急救濟政策轉向更有針對性的財政支持。自疫情發生以來實施的各項積極穩妥的政策,在保障民生、企業轉型和經濟複蘇等方面已逐步顯現出良好成效。
第三,鼓勵企業技術轉型。疫情的發生凸顯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針對這一情況,新加坡政府在重視數字化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企業援助計劃,幫助企業實現轉型,提升國民的就業技能,敦促企業將采用新技術視爲業績增長之亟需,並督促國民將新技能提升視作價值增長的當務之急,以保證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加快使用數字化技術保持競爭力,愈來愈多的國民通過提升數字化等方面的技能轉型爲國際型人才。
第四,十分重視科技創新。長期以來,政府將科技創新視爲國家經濟發展的永續動力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不斷推出促進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致力于培養和吸引國際化高端人才,提升企業創新的原動力。政府瞄准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和各類高附加值産業,通過加強工業生態系統和加快工業4.0建設,積極推進各個行業、中小企業和社會數字化能力的提升,把創新解決方案的供應與整個經濟領域的企業需求聯系起來,將研發活動産生的想法和産品商業化結合起來。政府始終能夠以很強的憂患意識和前瞻眼光,通過加強科技創新,確保本國的全球商業和技術中心地位,鞏固在全球價值鏈中的關鍵節點地位,提高企業和人才的科技研發和創新能力,提升國家在全球的科技競爭實力和能力。
第五,打造全球競爭企業。新加坡實施行業和整個生態系統戰略,通過轉變行業和開展合作方式建立大量新的成長型企業。政府鼓勵和支持企業立足“本地定位,全球競爭”目標,從疫情危機中積極轉型並脫穎而出。通過建立定位前瞻、技術領先、前景光明的強大本地企業,幫助企業應對來自全球範圍內的競爭。目前,政府部門已通過23個行業轉型地圖指導和幫助企業進行轉型,支持企業建設創新能力並使研發商業化以獲取價值,幫助各個成長階段的企業建立具有複原力的企業生態系統,使企業能夠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具備抵禦破壞性沖擊的能力。
目前,新加坡已將加快經濟轉型確定爲基本國策,將經濟向數字化和低碳綠色轉型作爲發展目標,擬制定新的“産業轉型藍圖2025”,從五個方面打造“無限可能新加坡”。一是利用數字科技,連接全球市場和開拓商機;二是充分把握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機遇,將新加坡打造爲全球碳交易與服務樞紐,借助農業科技加強食品供應韌性;三是加強本地企業與員工的競爭力和靈活性建設;四是促進企業將更多采用行動聯盟新模式運營;五是加強與國際夥伴,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合作關系與數字連通。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