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7號以來,樟宜機場感染群就是讓新加坡最頭疼的。
但現在,疫情嚴重趨勢貌似悄悄轉移了。
連續2天,樟宜機場感染群新增0個病例。
來源:海峽時報
但,JEM&Westgate(西城)感染群卻異軍突起,一天暴增46個病例。
網友驚疑:難道西部也埋了一顆大雷?
JEM&西城感染群0號病人 怎麽傳播病毒的?
陸續有人開始擔心這一點:
JEM&西城商場會不會變成第二個樟宜機場感染群???
5月24號才發現,有3個其他感染群都跟JEM&西城有關系。
資訊公司Sms Infocomm職員、制藥廠賽諾菲(Sanofi-Aventis)的銷售員,及AbbVie Operations 的IT工程師感染群在內,總計至少19個確診。
另外,早前確診的新達城廚師、理工學院學生、西城安全大使等13個無關聯病例。
都發現跟JEM&西城感染群有關。
來源:cna
這些病例人數告訴我們,西部不僅埋了雷。
這雷也許會越挖越心驚肉跳。
現在,雖然發現了幾個感染群之間的關聯。
但,病例感染的傳播途徑卻依舊是不明朗的。
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傳播鏈如何將決定著JEM&西城是否會發展到樟宜機場那樣級別的感染群。
而想要找出傳播途徑,咱們得從0號病例開始看。
0號病例或是女清潔工
她是如何傳播病毒的 JEM&西城感染群的0號病例已經被挖出來了。
她是病例62933,53歲的女清潔工,5月6號到過西城(Westgate)。
她在一家提供專門隔離設施(SHN)的酒店做打掃工作,地點位于在 Park Avenue Rochester (31 Rochester Drive)。
平時工作,沒有跟那些被隔離旅客有過直接接觸。
她也是接種過2劑疫苗的人,第二劑是在2月16號接種,之後一直到3月29號之前,每輪定期檢測都是陰性。
但突然5月5號開始,她出現流鼻涕症狀。6號發熱,當天去看醫生、做新冠檢測。7號結果呈陽性。
當時,這個清潔工被列爲無關聯病例。
新加坡傳染病學專家 Paul Tambyah 是這樣分析的:
首先,女清潔工雖說在隔離酒店工作,但基本可以排除跟旅客有接觸的可能。
MTExLjY1LjY5Ljk0
但如果她是在工作的地方被感染,那就只能說明病毒是通過空氣、或者物體表面傳染到她身上的。
但,也有其他新加坡的醫學專家覺得:
這個女清潔工之所以會中病毒,主要傳染途徑可能是飛沫或者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表面。
而空氣傳播,需要特定的環境才能進行,比如像醫院。
來源:海峽時報
《衛生部調查陳笃生醫院感染群空氣傳播的可能性》
所以綜上所述,新加坡的專家們對于女清潔工怎麽被感染,又是怎麽把病毒傳給別人的方式存在爭議。
預計有以下幾種可能的傳播途徑組合:
空氣+物體表面
飛沫+物體表面
空氣+飛沫+物體表面都有
存在其他種傳播方式
來源:coconuts
這邊解釋下幾種傳播方式,到底有什麽不一樣。
首先空氣傳播,其實就是氣溶膠傳播。這種方式下,病毒可以可以遠距離、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並且仍具感染性。
這種傳播途徑,去年中國在2月8號時就曾提出。
但世界性權威們的態度卻很難捉摸。一直到5月17號,世界衛生組織才公開首肯。
來源:海峽時報
《科學家說新冠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播,現在權威認證是的》
其次是飛沫傳播,就是平時我們打噴嚏、講話時造成的唾沫飛濺,這種方式屬于近距離傳播。
還有一種,接觸物體表面傳播。亞太臨床生物學和感染學會首席專家Tambyah比較傾向于這一點。
他認爲:清潔工可能是在廁所接觸過那些被病毒感染的物體表面,從而中招。
不過,上述雖說有3種傳播方式。
但新加坡也不是個個都承認的。
最早認可的傳播方式是飛沫傳播,這也是爲什麽去年當局突然開始呼籲全民戴口罩的原因之一。
空氣傳播,算得上是新加坡唯二承認的傳播方式。
具體體現在前幾天霸屏新聞頭條的“氣溶膠傳播”。
來源:8視界
第三種,物體表面傳播。新加坡還沒有公開實錘這個傳播途徑。
但從給樟宜機場分區安置高風險和低風險來的旅客這一點看,其實當局是有在警惕的。
被感染的送餐員越來越多 叫外賣還安全嗎?
目前, 關于JEM&西城感染群,當局跟各大專家還在努力找傳播鏈。
爲此只能號召10號以後到過JEM跟西城的群衆去主動檢測。
但,傳播鏈如果真有這麽好找的話,感染群也不會東爆一個,西爆一個了。
比如這兩天新增的麥當勞送餐員感染群,很難不讓人注意!
截止到昨天,送餐員感染群總計13個相關確診。
繼麥當勞、必勝客之後,現在連新加坡人最愛的另一家披薩店Domino的送餐員,也中招了。
這又是想鬧哪樣?
來源:nasdaq
咱們可以先來看下昨天新增3起病例的詳情。
【病例63694】
身份:25歲馬來西亞籍男性,domino披薩店送餐員(Tanjong Katong)
疫苗接種情況:不明
海外旅行史:無
關聯情況:必勝客送餐員(63629)的密切接觸者
檢測及確診曆史:5月22號隔離,當天做檢測,隔天結果呈陽性。5月24號開始發熱,頭痛,全身酸痛跟嘔吐。
【病例63713】
身份:72歲新加坡籍女性,白沙伊萊雅民衆俱樂部麥當勞分店(Pasir Ris Elias Community Club)廚房工作人員
疫苗接種情況:不明
海外旅行史:無
關聯情況:不明
檢測及確診曆史:5月21號接受公司安排的定期檢測,5月24號確診,沒有症狀。
【病例63717】
身份:32歲新加坡籍男性,勿洛蓄水池麥當勞分店(Bedok Reservoir)廚房工作人員
疫苗接種情況:不明
海外旅行史:無
關聯情況:IVIC Logistic的27歲送餐員(63534)的密切接觸者
檢測及確診曆史:5月22號接受公司安排的定期檢測,5月24號出現發熱症狀去看醫生,當天確診。
目前發現的送餐員確診病例,大多數都是密切接觸者。
但病毒傳播鏈是不是僅限于送餐員這個圈子,卻很難說。 也更難控制。
如跟送餐員有接觸的人,除了廚房人員、同事,也包括訂餐的客戶。
前面提到的JEM&西城感染群那個0號病例,才剛被懷疑可能是因爲接觸被感染的物體表面而中招。
那從送餐員手中接過的外賣,真的還安全嗎?
據本地媒體海峽時報跟專家的回答來看,病毒確實有可能從送餐員手中,傳染到顧客手上!
據回複,“如果做好防護衛生措施的話,那麽感染風險是比較低的。”
而且,不僅僅是送餐員,專家的這個話也是對一些廚房工作者說的。
想要不造成病毒傳播及感染。
廚房工作人員們最好能戴好手套跟口罩,接觸食物前先洗手。
而送餐員們,最好不要直接接觸食物,並且要警惕做好手部衛生。
網友哭:堂食不行,外賣有風險
如果,叫外賣都能傳播病毒。
那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病毒天上落。
但可以肯定的是,截止到昨天還沒有出現說有顧客因送餐員感染群確診。
來源:asiaone | 示意
所以大家可以不用太恐慌。
但,說一點也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送餐員們。。。
“我真是擔心我們這一群(送餐員)啊,以後還是更小心點。”
當然,也有叫外賣的顧客。
“有很多XX平台的送餐員啊,送到食物給顧客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戴好口罩。”
“現在是送餐員,下一步會不會是食物。”
也有網友信不過,打算開始自己做飯。。。
另外,還有網友在問:那麽如果是自己出門打包呢?
這個,估計專家也沒法肯定說會或者不會。
想要不感染,就要隔絕傳播途徑。
空氣、飛沫、接觸物體表面,基本上得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新加坡開始面臨“物傳人”?
衛生部最新防疫指導來了~
都說吃一塹,長一智。
跟去年相比,這一波疫情又教會了新加坡兩點:
1)變異病毒更具有傳播性
2)進一步證實了病毒可以氣溶膠即空氣傳播
這也許跟病例爆發的群體不一樣有關。
這次遭難的是新加坡社區,從醫院、機場、學校、補課中心再到餐飲店員工、送餐員等。
很明顯病毒在新加坡很有自己的一套傳播套路。
但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這些新加坡現在正在面對的套路,中國都出現過,並且已有應對經驗。
當時,中國疫情就是在社區爆發。
新冠病毒會通過飛沫、空氣傳播,中國在去年2月底就已經證實存在。
同樣在去年,中國又提出新冠病毒會“物傳人”的傳播方式,即接觸被感染物表面傳播。
即病毒可以通過汙染的門把手,座椅、電梯表面、水龍頭、公共運輸工具扶手傳播。
新加坡T3機場及JEM&西城感染群的0號病例,兩者的感染源推測中都有廁所。
還有前幾天,組屋一棟接一棟整座居民做檢測,就懷疑電梯是傳播中介。
所以i猜測,新加坡可能現在就處在“物傳人”的風險中。
據其他國家,如中國、美國、英國的專家分析,病毒在不同的物體表面存活時間不一樣。
比如在同等室溫爲22°C和65%的濕度的條件下。
印刷和紙張,病毒在3小時後死亡。
木材和布,病毒在2天後死亡。
玻璃和紙幣,病毒4天後死亡。
不鏽鋼和塑料,病毒在7天後死亡。
如果是低溫環境,那麽病毒存活時間將會更久。
比如長期開著空調的場所,傳播風險明顯更高。
而且,也不是說不接觸就沒事。
別忘了,除了接觸物體表面,還有空氣、飛沫傳播。
衛生部剛發布了最新的防疫指導原則,強調飛沫傳播跟改善通風條件。
據修改後的內容,如果是那種通風不好、空氣對流差的封閉式空間(如電梯),病毒傳播風險更大。
所以當局鼓勵大家一定要常洗手,多通風。
特別是如果有人來家裏,最好的方式是開窗,讓空氣對流更順暢。
現在的病毒更狡猾,希望椰友們別放松警惕性。 戴口罩,常洗手殺菌,不去擁擠場所,保持安全距離,電梯內不隨便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