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谷歌,另一個科技巨頭蘋果同樣根據“蘋果地圖”收集到的用戶數據,追蹤各大城市民衆步行、乘搭公共交通或開車的人數趨勢,導致一些用戶擔心隱私與數據安全問題。
谷歌地圖自去年初開始,通過用戶的定位曆史記錄,收集有關各大場所人潮的流動狀態。
谷歌在網站上解釋,公司只向選擇開啓上述定位功能的用戶收集數據,再以彙總及匿名的方式呈現這些大數據報告,這些報告不會公開有關用戶的位置、路線或聯系方式等個人資料。谷歌也說,用戶任何時候都能選擇關閉定位功能,再刪掉曆史記錄。
蘋果則是根據蘋果地圖收到的用戶搜索次數,計算有多少人駕駛、乘搭公交或步行。
該公司指出,用戶手機等電子設備發送的資料不包括用戶賬號(Apple ID),而是以隨機二進制序列生成的方式發送給蘋果團隊。“蘋果地圖不會將這些數據與用戶賬戶結合在一起,我們也不會保存用戶到訪過的場所記錄。”
專家:用戶要熟悉賬戶設置
英國倫敦智庫戰略網絡空間與國際研究中心亞太區執行副總裁佘仰明受訪時指出,像谷歌等公司非常注重隱私,與新加坡專爲追蹤密切接觸者而研發的“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方案相比,谷歌在社區人潮流動報告中提供的數據並不算多。“不過,對于一些不使用任何密切追蹤應用的國家來說,能夠有這些數據反而是好事……當地機構可以通過這些數據,了解到人潮如何根據防疫政策或措施改變,並在必要時調整這些政策或措施。”
至于用戶擔心的隱私問題,佘仰明指出,市場上有不少應用已經在收集可提供用戶位置的大量遙測(telemetry)信息。“作爲用戶,我們得自行判斷是否允許對方收集這些資料。如果不想透露自己的位置等資料,就要熟悉賬戶的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