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國高考的第一天,辣媽的抖音和朋友圈都被刷屏了~
廣州一位無症狀感染的考生,在醫院單獨的房間裏參加高考。
重慶考生坐船前往考場~
開考前老師給同學們加油打氣
欣媽是來搞笑的嗎?盡管沒有當上醫生,但你針灸拔火罐的手藝超好啊
千帆過盡,才發現高考也許是人生中最簡單的一次考試……
那是因爲,你考完還要面對這些靈魂拷問:
這個提醒很優秀了,在新加坡的各位,學生大考時也要注意哦。
紫腚能贏,學到了學到了。
辣媽看了一眼今年湖北的高考作文題,這……估計我連本科都考不上
第一天的考試已經結束,看看走出考場的孩子們,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果然都是高手
(圖源:視覺中國)
今天考完就解放了,祝遠在中國的考生們都能考出好成績!
話說回來,高考確實是一件大事,說一點兒不焦慮,那都是假的!
高考就是一場人生的分水嶺,之後進入哪所高校,意味著將來邁入社會起點的高低。
即使遠在新加坡,欣媽也被熟悉的親友咨詢,孩子本來成績能考上985大學的,前一段的學習放縱了,現在成績能上個普通一本就不錯了,該怎麽辦?
中國高考全民關注,那新加坡的“高考”——A水准(爲了方便後面的閱讀,簡稱“新加坡高考”),也是孩子人生的轉折啊,家長焦不焦慮?
還真不。
普通一點的媽,根本連孩子哪天考試,都不知道。
新加坡高考:劍橋A水准(A-level)
由新加坡教育部、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聯合組織,是目前新加坡政府4所大學入學的資格考試。每年舉辦一次,成績爲英聯邦各個國家的大學所承認和接受。
今年因爲疫情,新加坡學生居家學習了半個月(圖源:The Straits TImes)
新加坡的“高考”如此低調,是考試不夠殘酷、不夠重要嗎?
其實,中新兩國高考,都是學生生涯中重要的人生轉折點。但是在新加坡,高考低調很多,是因爲——新加坡的學生生涯,從小學的開始分流就很殘酷,學生們都習慣了。
中新高考大不同
新加坡和中國升學模式差別很大。
新加坡幾乎從小學就開始篩選,分流,能上JC(相當于國內高中高年級+大學預科),參與新加坡高考的學生,只有最優秀的30%。(都那麽優秀了,還怕啥?)
如果比殘酷程度的話,新加坡小六會考可以與中國高考一拼。
而在中國,從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考進大學,大家似乎看起來更加一視同仁,按部就班。能讀高中的學生,比新加坡多多了!
新加坡不焦慮的原因還有,選擇多,錄取率高。
中國的高考,更像是一場終極選拔賽,本科錄取率只有40%左右,去年就有600萬考生無緣本科,殘酷指數陡然上升!一道選擇題,就可能和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
而且,高考成績基本上只能申請中國高校,全國的985高校只有39所,211高校只有112所,人人都想擠進去,競爭不激烈,才奇怪!
考前的日夜奮戰、考試中的全國靜音模式,媽媽們寓意旗開得勝的旗袍和“一舉奪魁”……
圖源:中新社
多年以後回想起來,那一幕幕依舊清晰。寫著寫著,辣媽眼淚都要下來了
相對而言,新加坡高考競爭,慘烈度確實差很多。(最慘烈的小六會考,早就體會過了。)每年參加新加坡高考考生約1.3萬,本科錄取率80%左右!
新加坡某考場
每年考一次,一考考小半年。而成績則是根據分數分等級,差幾分沒關系。A是最好的成績,B次之,以此類推。
更開心的是,如果自選科目選擇了多考1-2科,可以挑選成績最好的3科來申請大學。還有連考2年,選取最好成績來組合的操作方式,簡直是讓中國高考生羨慕到哭~
新加坡高考(A水准)考試科目
相對中國高考的固定6門課,新加坡高考看起來要複雜很多,也自由得多,可以選自己喜歡和擅長的科目——必考+自選,混合進行。
5門公共課:英語、華文、地理、數學基礎、微積分;
理科:必考2門,英語、數學; 選考2門,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經濟學;
商科:必考2門,高等數學、經濟學; 選考2門,英語、數學、會計;
無論理科還是商科,共考4門。
選項一多,愛好擅長的科目先行,壓力一下就降下來了!
而且,憑新加坡高考成績選大學,選項還特別多——除了本國公立大學,還有英澳美加等160多個國家的知名大學都可以申請。選項太多,還焦慮啥?選擇綜合征犯了還差不多!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育體系。
中國的教育制度,由于升學渠道比較單一,所以在大學之前,幾乎所有學生所學的課程都是相同的。高考,一切都憑成績計算,是絕對的殘酷。也正是因爲這種單純,造就了相對的公平。
連街頭遛彎的老太太都知道——文理分科,就考那6門!
而新加坡的層層篩選的精英選拔制度下,教育體制相對靈活很多。根據孩子的程度,從小學就開始分流,不同教學模式適應不同發展程度的孩子。
這也是新加坡教育屢屢被評爲世界上最好的基礎教育的原因。它吸取了東西方教育的精華,既有應試教育來捶打基礎知識,也有西方教育體制的靈活與彈性。
新加坡是個嚴刑重法的國度,學生犯錯屢教不改,學校是可以上鞭子的!
高分學生進入學業快速通道,直接通過6年中學直通車課程,通過高考然後進入大學。
而成績相對低一些的學生,就要進入更複雜的分流制度,慢慢來。讀4年或者5年中學,通過O或者N水准考初院(相當于高中高年級+大學預科)或者理工學院(相當于中專,學了很多實用技能,畢業可直接就業)。
初院畢業高考進入大學。沒考進初院的學生,理工學院畢業後,也可以根據O水准成績以及在校成績,報讀大學。
O水准放榜
直白說,就是:在新加坡,成績好,就能早點讀大學。成績沒那麽好,也沒關系,再多幾年曆練,想要直接學點實用技能(理工學院)就業工作也行,如果有夢想,將來還可以繼續升讀大學。
新加坡這種各種分流制度很殘酷,卻也幫助所有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雖然是精英社會,但早早進入職業學校,學習職業技能的孩子,也有自己一條能夠走得通的道路。甚至,我們身邊,也有不少新加坡人,先走職業路再考在職高等文憑,一樣做高管,開公司,生活得很體面。
條條大路通羅馬。
一考不能定終身
這些年在新加坡,關于教育還有一個感慨是,這裏特別鼓勵終身學習。
就拿新加坡高考來說,申請人在新加坡,報考年齡可以放寬到30歲。更不要說新加坡政府開設的各種職業技能提升班和職業轉軌培訓班,隨時恭候人生中途還想給自己加油的人。
新加坡老人終身學習
這也就造成了一個很好的社會現象:一般來說,新加坡無論是本地公司還是國際公司,對職員年齡都沒有太大的關注,35歲不是致命的坎、40歲、50歲都沒有關系,即使退休年齡了,也照樣有人雇傭你。
說遠了,再拉回來。
任何一個國家,都拿不出絕對公平的教育資源,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孩子都接受高等教育。而孩子們的資質和理想也是不一樣的。
不同的方向都有向上的路徑,沒有必要非逼著孩子一條路走到黑。比如說,中國國內的孩子(17-25歲),高中在讀或者畢業,也能報考新加坡高考(A水准),只是需要參加A水准預備班然後再參加A水准考試。
欣媽說
各國的教育體制都在不斷更新變革,對于孩子還在成長路上的家長來說,端正孩子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能比一時的學習成績更重要。
世界已經是地球村,孩子們未來的道路,也比我們當年考學升學要寬廣得多。我們做家長,更需要多聽聽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日後的關鍵時刻,孩子們也有多幾條可以選擇的路。
如果考試給我們孩子帶來光明前途的機會並不可靠,我們家長還可以自己想辦法,讓教育的功能更加廣闊一些。廣闊到我們的孩子無論在哪裏上學,無論考上或者沒考上,都能因爲所受的教育而受益。
這才是,教育真正支持到每個人成長的生命過程。
漫長人生,路不止一條。打破定勢,給孩子們多一些選擇。
END
※ 往期推薦 ※
“黃秋生”隱居新加坡當奶爸,生了一對混血姐妹花
在新加坡,不知道這些,還不算真的雞娃!
普吉島開放,免隔離!新加坡部長:疫情有好轉!
獅城辣媽x留學如果你對留學新加坡有興趣、有疑惑都可以掃碼聯系小編柚子茶知無不答
備注:留學
你的每一個“在看” 我都認真當成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