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管局與泰國中央銀行在今年4月29日的聯合發布會上共同宣布,新加坡的跨銀行轉賬服務系統PayNow與泰國的電子支付平台PromptPay已經完成對接,新泰兩國居民只要通過電話號碼就能進行跨境即時電子轉賬。
這一舉措成爲全球首個即時跨境支付連接通道。新泰之間的跨境電子支付到底會爲兩國帶來什麽效應呢?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學者Ben Charoenwong博士分析認爲,兩國之間的跨境電子支付合作,未來不僅能帶來更多交易、激發創業,也會對普惠金融産生深遠影響。
教授簡介
掃碼查看
英文簡曆
Ben Charoenwong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金融系助理教授
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
教研領域:國際金融管理、公司金融、資産定價等
古往今來,交易都是人類社會互動的核心,能夠將稀缺資源從一個個體分配給擁有更高邊際效益的另一個個體。而交易的核心是貨幣的使用,貨幣促進了交易。甚至有些靈長類動物都能學會用金錢交換商品和服務。
正因如此,任何能夠減少不同人和地區之間貿易摩擦的手段都具有積極意義,有利于人們參與更多的交易。這也將産生其他的間接影響,並滲透到雙方經濟之中。
泰國電子支付系統PromptPay和新加坡的PayNow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充分證明了一旦金融監管機構協調一致,跨境支付中的交易摩擦可以在彈指之間幾近消除。
二者合作能夠對經濟産生三方面明確的益處,此外對執法也産生了額外的輔助作用。
01
更多交易
目前,在新加坡工作的泰國人大約有2萬,其中很多人將超過1.3億美元的彙款彙回泰國。
便捷的彙款方式能夠降低遠方的家人缺錢的風險,同時也減少了對灰色市場工資日貸款或高利貸的依賴。
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在于,跨境支付擴大了兩國間的産品和服務貿易。
2019年,新加坡和泰國之間的貿易總額超150億美元,隨著更多的直接進出口的機會湧現,再加上來贊達(Lazada)、蝦皮(Shopee)或京東泰國(JD Central)等平台的助力,人們或能更直接地進口和出口貨物或服務。
02
激發創業
鑒于這些平台的使用率越來越高,我們也有望見證更高的創業熱情。
爲什麽支付系統能夠直接影響創業?答案或許並非顯而易見。
但試想一下,創立企業時,一個關鍵步驟在于確定銀行賬戶中有多少金額來支撐日常運營。
在金融領域,這被稱爲“營運資本”。
例如,結清付款需要數周,即使你在一天之內賺了10,000新元,但也可能在一周後才能收到它。因此,你還需要在銀行賬戶中存入一定的金額,以便在此期間支付其他商品和服務。
事實上,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庫存的精益企業需要儲備銷售額的75%用以周轉。這意味著僅維持運營,你就需要在銀行存下7,500新元。
如果將結算時間縮短爲幾分鍾,就能騰出一大筆周轉資金,降低成立公司的成本。
在新加坡,我的同事艾格華(Sumit Agarwal)教授和錢文瀾(Qian Wenlan)副教授以及其他合著者的研究表明,在B2C(business-to-consumer)行業,星展銀行電子錢包PayLah!的引入讓每月商業注冊量增加了近9%。
03
普惠金融
泰國幾乎是純現金社會,截至2021年1月,只有不到30%的狹義貨幣(流通中現金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總和)存放在儲蓄機構。相比之下,新加坡的這一比例約爲80%。
對于新加坡PayNow和泰國PromptPay之間的轉賬,交易將通過手機直接連結到泰國的賬戶,這也將激勵泰國民衆開設銀行賬戶。
如果該模式在吸引人們通過智能手機獲取合法金融服務方面獲得成功,那麽東南亞其他國家可能會相繼效仿,以提高金融普惠性。
未來,PromptPay和PayNow將擴展到兼容非銀行的數字錢包,從而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准入。
屆時銀行將不得不提高自身競爭力,否則,客戶可能會轉投界面精美的移動支付方案。相信向銀行交5美元才能調出賬單的日子,將一去不複返。
對黑市和資本管制的影響
盡管這種跨境合作並非全球首例,但它是第一個允許通過多個參與銀行、不同貨幣、使用相同的基礎架構並在雙邊金融監管機構的支持下,進行跨平台操作的系統。
該支付系統本身得到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泰國銀行(BOT)的批准,這一點十分關鍵,對資本監管和國際資金流動的跟蹤都有影響。
電子轉賬的一個特點是系統的可記錄性,使得雙方監管機構能夠有效監控資金的跨境流動以及黑市。
希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泰國銀行在試行期過後,能夠發布一些相關數據分析,比如新賬戶的數量、特定行業的銷售增長以及相對于過去的流量,這樣其他國家就能更好地了解它對于經濟的積極作用。
然而,用戶也更需謹慎,畢竟一個操作失誤就可能導致轉賬給錯誤收款方。
鑒于轉賬的跨區域性質,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泰國銀行或轉賬的發送接收銀行是否可考慮歸還錯誤轉賬,目前尚屬未知。
因此,在匆忙聘請泰國的網頁設計師或新加坡的商業顧問時,一定要仔細填寫電話號碼。
文章英文版原載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官網BizBeat
原文標題爲PayNow + PromptPay = Promising
作者:Ben Charoenwong,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金融系助理教授
*本文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