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張、李、謝、施四姓氏總會聯辦“愛心飯盒——支持前線醫護人員”活動。四家會館在短時間內籌集到超過2萬元,並于6月3日至15日不到兩周內展開七次活動,送出超過6000份飯盒到四機構。
本地中小型會館雖然資源和能力有限,但團結起來就能發揮大力量。張、李、謝、施四姓氏總會近日攜手合作,出錢出力爲前線醫護人員送暖,同時促進各會館間的合作與交流。
本月初,新加坡張氏總會、新加坡李氏總會、新加坡謝氏總會和南洋施氏總會聯辦“愛心飯盒——支持前線醫護人員”活動。四家會館在短時間內籌集到超過2萬元,並于6月3日至15日不到兩周內展開七次活動,送出超過6000份飯盒到仁慈醫院、新加坡中央醫院、國家傳染病中心和紅十字會殘疾人士之家。
活動由張氏總會青年團發起,除了獲得李氏、謝氏和施氏總會的踴躍響應,也獲得四家餐飲商Qiji、Simply Peranakan Cuisine、Chili Padi和老曾記的支持,以成本價供應飯盒。
施氏總會正總務施能輝告訴《聯合早報》:“過去,我們的活動一向是對內的,這是第一次參與對外慈善活動。主席施湧海接到邀請後,我們都認爲活動很有意義,所以決定贊助和支持。有了這次的經驗,我們往後可以嘗試自己舉辦類似活動。這也是一個與其他會館交流的好機會。”
施氏總會成立于1946年,今年已邁入75周年,會所設在直落亞逸街,目前約有178名會員,青年團有20多人,多是祖籍晉江和安溪的福建人。會館常年活動包括新春團拜、頒發助學金和度歲金,以及組織會員出遊等。
謝氏總會則是在1929年,由寶樹聯合會及謝氏公會組成(寶樹是謝氏的堂號),1994年改名爲新加坡謝氏總會,目前會員有300多名,會址在牛車水趙芳路(Teo Hong Rd)。疫情前,會館幾乎每個月都爲宗親舉辦活動,最後一次組織出遊團有超過百人參加。
會長謝永祺說:“謝氏總會一向熱衷捐錢做慈善,也曾組織會員探訪老人院,但跟其他會館聯辦活動倒是第一次,是很好的觀摩學習機會。希望這次的愛心活動能夠給予前線人員鼓勵。疫情期間,他們付出很多,也犧牲了很多和家人相處的時間。”
李氏總會有1300多名會員,會址在惹蘭勿刹,今年已有115年的曆史。會館在疫情前非常活躍,也熱衷慈善,在2018年和2019年曾舉辦過社區年長者關懷午宴。副會長李雅傑這次帶頭參與“愛心飯盒——支持前線醫護人員”活動,並親自開車派送飯盒。
他說:“我們給予的支持不只在精神和金錢上,而是有實質的參與,這樣更有意義。看到各受益團體收到飯盒時的開心和感激之情,我們也覺得很感動。”
李雅傑坦言,會館自己辦活動,雖然自由度比較大,但與其他會館合作,能夠吸取他人的經驗和長處,有助會館將來把活動辦得更好。
張氏總會:更多會館有意參與
成功促成這次合作的張氏總會青年團,對活動能夠順利舉行感到十分欣慰。副會長兼青年團團長張振銘說:“團結就是力量,四家會館聯合起來能籌到更多善款,如此一來我們就能送出更多的愛心飯盒。這次的合作,也能促進會館之間的情誼。”
活動目前已告一段落,張振銘透露,另有兩家會館表示有意參與,接下來他們會進行檢討,以決定該如何推展下一次的活動。
張振銘說:“我們希望能夠把關愛傳達給更多有需要的醫護人員。未來,我們的目標是聯合更多社團和會館,一起參與這項有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