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振濤
4個月,2600億港元沒了,約合人民幣2167億元,這是海底撈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海底撈的暴跌,讓投資者很受傷,不少投資者表示,海底撈這次恐怕撈不動了。
海底撈最大的股東是新加坡的張勇。在海底撈股價還處于高位時,福布斯發布的2021年全球富豪榜顯示,張勇以230億美元(約1488億元人民幣)的財富位列全球第75位,同時還是新加坡首富。
如今,張勇的新加坡首富寶座,恐怕要被海底撈拉下水了。海底撈的年報顯示,張勇持有海底撈25.5%的股權,海底撈這4個月縮水的2167億元換算到張勇身上,其財富恐怕要縮水668億。
直接壓垮海底撈股價的“稻草”是2020年“稀爛”的業績。2020年,海底撈淨利潤暴跌90%。在年報中海底撈“甩鍋”給了疫情,認爲“新冠疫情的暴發對人們消費活動的限制”是其淨利潤下滑原因之一。
原因真是疫情影響嗎?
“我對趨勢判斷錯了,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這是張勇在前段時間業績會上的自我評訴。
他判斷錯了什麽?
原來,張勇在疫情低谷的時候“抄了一把底”,大舉擴張了海底撈門店。2020年海底撈的門店數量達到了1298間,而2019年的數據是768間,差不多提升了70%。
張勇的擴張思路不難理解,疫情期間整個行業氣氛低迷的情況下,可以在租金方面實現更低的成本,人是鐵飯是鋼,吃飯是剛需,等市場回暖,人氣回流後,則會出現業績反彈。
抄底有風險!張勇在海底撈上的抄底就像股民在股市抄底一樣,想象很美好,結果抄到“山腰”。一把抄底,改變了海底撈,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業績的變化。
70%門店的擴張,直接導致其各項成本上漲。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同比增長9.1%;員工成本同比增長21.1%;財務成本同比增長88.2%,而同期營業收入僅增長7.83%,成本的上漲拖累了利潤,淨利潤暴跌90%。
新門店的增加拉低了單店翻台率,2020年僅爲3.5次,爲近五年來最低。同時,也暴露了人員的管理問題,老員工的頻繁流動,新員工的經驗不足,進一步加劇了翻台率的下滑。
實際上,翻台率下降也暴露了海底撈內部的管理問題。
比如,海底撈曾經把翻台率作爲員工的考核指標,海底撈的員工就拼命地去提高翻台率,卻影響了消費者體驗。而當試圖降低翻台率提高消費者體驗時,又出現了拉新的問題。
“內部管理始終存在,無論上市前還是上市後,我一直在公共場合強調海底撈管理弱的方面。但是因爲過去幾年業績太好,管理的問題被掩蓋了。”張勇如是說道。
在業績發布會上,有參與者問了一個犀利的問題,“海底撈未來是否會維持業績持續增長”,張勇表示,他作爲海底撈最大的股東,不抱有希望。
他解釋稱,任何企業都不會持續增長。“企業是組織,和人一樣有生命力。今年好,不一定明年好;今年不好,不一定明年不好。”
不知道聽了張勇的回答,提問題的人怎麽想,反正投資者心裏忐忑。在一些投資社區裏,投資者表示,“海底撈,你的底到底在哪?”
失掉新加坡首富的張勇在最後也不忘自嘲一把,說,他想開個面館嘗試。投資20萬-30萬元,失敗了又怎麽樣呢?有人戲稱張勇的面館就叫“海底撈面”吧!面對海底撈的暴跌,你是如何評價的?
參考資料:《海底撈墜入海底》——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