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裔美籍創作歌手兼音樂制作人宇多田光6月26日在社交媒體直播時宣稱,自己是“非二元性別者”(non-binary),鼓勵大家用Mx.這個代詞來稱呼她。
簡單說,她不再認爲自己是女性,但也不是男性。
至于是什麽性別,只有深谙這套新文化現象的玩家才曉得。
這並非宇多田光第一次對自己的身份認同産生疑惑,她在2016年9月23日于社交媒體回複粉絲時反問:“你爲何假設我是異性戀者?”似乎在暗示自己未必喜歡男人。
宇多田光的感情和健康都不順遂。
2002年她公布自己結婚,但于2007年離婚。2009年傳出跟日本畫家福田天人交往並到倫敦同居的消息,但在2013年她母親因精神問題自殺後,情變分手。2014年她跟一意大利人結婚並産下一子,但又在2018年傳出離婚。
宇多田光2002年4月被診斷左邊卵巢有5公分大的腫瘤,摘除卵巢後服用荷爾蒙産生嚴重副作用,包括身形上的轉變。
介紹這麽多她的背景,是想說明宇多田光的不幸遭遇,或許是導致她對自己的身份,包括性向和性別的質疑。
恰好,當下在美國流行並流傳發達世界的“文化戰爭”中的身份認同政治大潮,爲她表達疑惑提供了一套論述。
這套身份認同論述主要圍繞著性別展開,從最初的女權運動,到後來的同性戀平權運動,至今已經異化爲“流性”,就是超越生理上的男女之別。
其核心觀念是:個人完全可以自主決定自己的性別,而且選擇不只有兩種。
自诩“進步”的社交媒體平台面簿,就爲用戶注冊時提供56種“性別”選擇。
這種“進步”的文化勢力,在哲學上否定客觀事實的存在,認爲一切都是人爲且可以通過權力來改變的“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包括自己的身份認同。所以自己宣稱自己的性向,並要求別人通過使用自己要求的代詞來認可,就是自我權力的伸張。
這套炫麗的學術遊戲,用常人的標准和大白話理解,就是“病態自戀”。
但是這種思潮成爲時髦,在所有發達國家和社會流行。
其中的一個分支,就是炒作種族身份認同,因爲跟性向一樣。其終極目標就是要實現“人人平等(無差別)”(其實是漠視所有真實人際差異)的烏托邦,類似共産主義人人平等的味道。最近《聯合早報》社論所說的外國思潮,相信就是指這個現象。
宇多田光的遭遇值得同情,可是她的公共身份和影響力,卻爲這套荒謬的意識形態推波助瀾。
孔子“名正言順”的教誨,就是看到了周朝禮樂制度崩潰的過程中,語言跟現實脫鈎所産生的文明墮落。
這套意識形態已經侵蝕學術界多年,並且擴散到社會。若不提防,眼下美國的撕裂就是活生生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