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中搜索小坡生活 小程序,查看新加坡生活分類信息|
“媽媽,環球影城好大哦,是新加坡的第一個大型遊樂場吧!”
“以前,我呀,付幾毛錢就能到新世界玩呢!新加坡以前可有三個‘世界’,能看電影、玩遊戲、吃好吃的,跟你現在的‘環球影城’差不多吧。”
“三個世界?小小的新加坡竟然有三個世界?”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新加坡的幾個“世界”吧!
新世界 New World Amusement Park(1923-1987年)
或許你們看過City Square Mall 的入口處有個白色的大門,上面寫著“新世界”。名字與商場不符,外觀也有些格格不入,爲什麽會出現這個大門?新世界又是什麽地方?
(圖源: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官網)
其實,那裏以前是新加坡第一個大型遊樂場!
1923年,一片4,200 平方米草地由王文達(1888-1941)和王平福(1889-1968)兄弟開發成“新世界遊樂場”,開辟了新加坡遊樂市場。當時,邵氏兄弟本來持有新世界50%的股份,後來他們將股份全部買下。
(取自: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圖源: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
荒涼草地搖身一變成了遊樂場,一時間吸引了大批訪客。那時的門票是10毛錢,但是遊客必須爲裏面的遊戲和食物額外掏錢。
5毛錢一個遊戲,當時一碗面是3毛錢。玩一次遊戲算是一種奢侈。即便如此,即使是晚上依然還有很多人到那兒逛逛。
小情侶“拍拖”,小孩兒玩遊樂設施,家長嘗美食。累了就到戲院看戲,度過愉快的一天。
想要跳舞可以到歌舞廳聘請一位女伴一起跳舞,越早到越有機會選到心儀的女伴。新世界的歌舞廳是當時最有名之一,不僅地方大,甚至還備有空調。
新世界其中一個有名的項目就是在1949年成立的“脫衣舞”表演。由于吸引的人太多導致當時的警察強行停止這項表演。不過,幾年後,這項表演被另一名女士重新帶回新世界的舞台。
新世界甚至開啓了新的表演模式:歌台。1942年,新世界是新加坡首個以歌台形式進行演出的地方。日後的7月歌台便是源于這裏。
日本占領時期,新世界改名爲Shin Segal,變成了對市民開放的賭博場所。
隨著購物中心、卡拉OK、電視節目的崛起,遊樂場也不再是人們首選休閑地。隨著買衣服、唱歌、跳舞、看節目都有獨特的場所,人們已經不用到需要購買門票的遊樂場享受這些設施。因此新世界開始沒落。
1987年,邵氏把這片土地賣給了城市發展集團(City Developments)。
如今,昔日的遊樂場變成了商場和住宅區。城市廣場(City Square Mall)是新加坡第一座綠色商場,環保理念通過巧妙的設計展現。這裏的東西令郎滿目,應有盡有,吸引人群過來逛街。
(圖源:Headout)
似乎能從商場外的新世界門窺探那時新世界的火爆程度。同一個地方,記載了幾代人不同的記憶。
大世界 Great World (1931-1964年)
當然,那個時代可不止一個遊樂場。新世界走紅8年後,大世界出現。它位于錫安路(Zion Road)和金聲路(Kim Seng Road)一帶,總面積300,000 平方英尺。
這片土地以前是華人墳場,土地的主人便是李春榮(慈善家李光前的親戚)。他把墳場發展成遊樂場,旨在讓低收入家庭也能享受遊樂設施,但也有些不詳之感,由于生意不好,1941年,李春榮把大世界賣給了邵氏兄弟。
(取自:國家文物局 Roots.sg,圖源: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邵氏兄弟還沒來得及好好整頓,大世界就成了澳洲戰俘的監獄。後來,爲了確保遊樂場能繼續營業,戰俘被關押在遊樂場後方。和新世界一樣,大世界在二戰期間也成了賭場,改名Dai Segai。除了賭博,拳擊比賽也很受歡迎。
二戰結束後,大世界開始有不同的活動。如果說新世界以歌舞表演聞名,那大世界則是以電影院、戲劇和拳擊比賽聞名。大世界的戲劇種類繁多,有京劇、潮州戲劇、廣東戲劇甚至有馬來戲劇。
遊樂設施建成後,吸引了更多人前來。“鬼火車”一下子成爲了全城孩子都想要坐的遊樂項目。雖然已經有新世界在前,但大世界依然吸引大批遊客,包括英國軍人、上流社會人物等等。
大世界在1958年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開幕儀式,而那天也是遊樂場的青天影院(Sky)的盛大首映。美國女明星伊麗莎白·泰勒女爵士和丈夫邁克爾·托德一同出席了首映。這一天起,大世界的人流幾乎沒有斷過。
有記錄表明大世界最高人流量竟然達到一天5萬人。當時新加坡的總人口大約只有200萬人,可想而知大世界有多受歡迎。
當然,大世界可不止這一個影院。另外三個影院分別是環球、廣東和大西洋影院。個別影院有自己主推的電影類型。比如,環球影院專注英語片,廣東影院則是華語片而大西洋影院是粵語片。若想要看最新的電影就得去青天影院了!不同影院對應不同人群,看膩了一類也能選擇其他類型。當時的電影票低至五角錢,還能享受冷氣呢。在影院度過一個炎日的下午,何嘗不是一種享受?
隨著時代向前的腳步,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娛樂設施和休閑場所出現。與新世界一樣,遊樂場逐漸清冷。
1964年3月31日,大世界遊樂場正式關閉。裏面的電影院和餐館也在1978年正式關閉。
1979年,邵氏兄弟把大世界賣給了“糖王”郭鶴年(Robert Kuok)。過後就發展成如今的世界城購物中心(Great World City)。若不知這段曆史,誰能想象購物商場以前的模樣?
新加坡的電影《大世界》背景就是大世界遊樂場。可見,這裏承載許多人共同的回憶。若大家有興趣,也能去看看這部電影哦~
(圖源:騰訊視頻海報)
快樂世界 Happy World(1935-1964年和1964-2000年)
最後一個世界在1937年正式開張。
(取自: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圖源:Lim Kheng Chye)
快樂世界總占地10余畝,位于蒙巴登路(Mountbatten Road)和芽籠路(Geylang Road)一帶,由李玉榮(George Lee Geok Eng)建立。
這裏設有不同的劇院,不同劇院對應不同的表演,從魔術到戲劇,你想看什麽,就能看什麽。戲劇表演最能吸引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新加坡人華人占比比較大。當時下南洋到新加坡打工的人看到自家福建和潮州的戲劇,很容易就會想到自己的家鄉,想著有一天賺了錢能回去和家人一起享清福。其中一個劇院在1962年的大火中被燒毀。
快樂世界最出名的便是體育場。這裏是馬來亞第一間有蓋體育場,成爲許多賽事的舉辦場所。1958年發生的一起火災燒毀體育場的一部分。
臨近二戰時,這裏變成爲中國戰事籌款的地方。當日本空襲新加坡時,快樂世界照常營業,只不過把燈關了。緊張的局勢似乎並沒有澆滅衆人娛樂的決心。
二戰期間,這裏成爲了日本培訓青少年的技術學校。
當快樂世界的擁有權在1964年轉到榮華機構(Eng Wah Organisation)手裏,更名爲繁華世界(Gay World)。雖說中英文的名字都改了,但是意思沒有變,仍然是很多人的快樂樂園。
也許是因爲戰爭期間大家都活得比較拘謹,戰後,繁華世界反倒吸引了更多人前來遊玩。
這時的繁華世界可不止有娛樂設施,還常常舉辦文化表演,吸引更多人前來觀看。它甚至成爲第七屆東南亞半島 (SEAP) 運動會的舉辦場所之一。政府收購繁華世界後,有意將它打造成運動休閑場所。
1988年,繁華世界又發生了一場大火,遊樂場約4分之1的面積被火勢無情吞噬。已經經曆幾場火災的繁華世界變得破敗不堪,看不出它昔日的繁華。
到了90年代,繁華世界的設施已經被時代淘汰。人們在自己家裏聽收音機或看電視就能打磨時間。既然能在舒適環境獲得娛樂,誰還會特意跑到已經破敗的遊樂場呢?即便有戲院和體育場吸引一些人,但是生意大不如前。
和另外兩個世界一樣,它最終難逃關閉的結局。
環球影城 Universal Studio(2010年 -)
(圖源:聖淘沙名勝世界官網)
雖然3大遊樂場沒落了,但依然有些小型或臨時的遊樂場讓公衆體驗,比如,有些商家在舉行活動時會搭建一次爲期好幾天的臨時遊樂場,售票模式與舊時代遊樂場相似。有些pasam malam (臨時市集)也會有幾個小遊戲攤,但是規模遠遠不如以前。
環球影城的出現,成爲新加坡現代遊樂場的代表。在設施和種類上還是和以前的遊樂場有區別。人們入場時必須購買門票,但是個別娛樂項目不需要付額外的價錢。
項目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越建越高,越建越刺激。場內甚至還有不同的主題項目,有時還能見到吉祥物呢!不同節日還有不同的活動吸引公衆前去。
它一開幕,許多人蜂擁而至,如同當年那幾個“世界”一樣。環球影城或許成爲新一代人的對遊樂場所的記憶。
遊樂場的轉變
也許有一天,我們傳給後代的故事開頭不再會是“你知道新加坡有個地方叫大世界嗎?那時……”,而是“你可知我每次去環球影城都會和門口的地球商標合影打卡?那時……”
“世界”到“影城”,人們對遊樂場的向往依舊沒有變。或許遊樂場有一種魔力,只要一進去就能忘卻所有的煩惱,像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度過一天。
相關閱讀:
編輯:ZN
新加坡眼 眼觀新加坡國事家事大小事,一眼千年,一眼萬裏|網站:www.yan.sg |微博:新加坡眼 |Facebook:新加坡眼 Singapore Eye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1004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新加坡眼》視頻號你關注了嗎?
點擊下面視頻,可以看到更豐富的內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們的視頻號~
固定布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