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香港采購部一男子7月1日持刀襲擊警員後自殺的案件,震撼了香港和海外華人社會。維他奶公司在針對自殺身亡員工發出的通知上,因出現了“不幸”二字,被大規模出征,導致股價被屠殺,同樣令人咋舌。
香港作爲中國的一個自治行政區,企業內部行爲開始像某些藝人那樣,嚴重受制于中國民意,已是不爭的事實。對熟悉又喜愛往日自由香港的人來說,這是香港近日一連串“去香港化”的事態發展。
以新加坡爲基地,代表了面簿(Facebook)、谷歌、推特和雅虎等科技大咖的亞洲互聯網聯盟,6月25日曾向香港政府發出信函說,聯盟同意個人隱私的保護非常重要,但指出港府擬議修法的“反起底”在“起底行爲”定義上太模糊寬泛,可能連單純分享者都要觸法,而且罰則嚴厲,與“起底行爲”不相稱。
信函建議,擬議修法應該刪除導致當事人“心理傷害”都可能觸法這條,因爲“心理傷害”難以定義。
聯盟也特別提出,擬議的修法有傾向連公開資料的搜索彙整和呈現都將違法,因此建議必須做出排除,以利于資訊的自由流通。
聯盟也同時指出,“起底”行爲與保護隱私和個人資料不完全一樣,因此由香港私隱公署提出的修法並不恰當,這將賦予私隱公署擴大到類似警察的執法權,而這在亞太區極不尋常。(注:“隱私”在香港慣用詞是“私隱”。)
聯盟指出,即使在其他保護隱私廣受好評的地區如新加坡,調查工作也需要偵查部門詳細的書面文件或取得法庭許可。
擬議的修法賦予港府包括對網絡平台以及附屬公司入屋搜索的巨大權力,可以將在香港當地工作人員以刑事罪名起訴,乃至對一些有“起底”內容的網站采取封網行動。相對于“起底”這一網絡行爲,比例上極不相稱,聯盟無法同意。
聯盟最後警告,爲了要求網站取下某些內容而推出嚴厲的制裁或針對個人的責任罰則,將對表達與溝通自由帶來嚴重不良後果。如果港府繼續這一立法程序,各大科技企業可能被迫終止在香港的互聯網服務。
“科技公司唯一能避免這些制裁的做法只有停止在香港投資和提供服務,而這將剝奪香港的企業和消費者權益,衍生出貿易往來的新障礙。”
他們指出,附屬公司員工面臨起訴的風險會給企業帶來不確定性,從而影響香港作爲創意與科技中心的發展。
打擊網絡“起底行爲”的修法,源于兩年前反修例運動中,許多港警和政府人員被抗爭者從網絡上起底,造成家人受驚嚇與威脅的連串事件。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與新加坡一起被視爲“雙城記”的香港,這幾年的政治形勢發展令人揪心。
林鄭月娥主導的港府不但無法爲民主派與建制甚至北京當局充當橋梁,反而成了激化矛盾的引擎,不斷加速。
熱愛自由與民主的大量港人在政治現實面看不到既有制度得到維護與延續的希望,導致激進派思潮迸發,一步步采取接近玉石俱焚的行動,再反過來刺激北京授意加緊彈壓。
一座曾經對各領域來說充滿“無限可能”的東方大港,終于在政策的層層收緊下,迅速成爲動辄觸法的城市。
不過,不帶惡意地說,站在這一端的新加坡,作爲一個小城國的市民,雖然揪心卻不特別難過。
港府持續收緊香港的自由與民主環境,不啻將凸顯新加坡的優勢。如果更多國際企業基于香港既有條件的流失而離開,新加坡應該是其中一個考慮的落腳地,無論從地理位置或以生活經商條件來說,新加坡幾乎都是區域內不二之選。
說句不好聽的笑話,新加坡在政治上的自由度雖然不比香港強很多,但只要港府繼續收緊,繼續打壓,新加坡的很多特點優點就會被國際企業界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