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是父母們一生都在學習的藝術,父母不同的管教方式會産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太縱容孩子,易讓孩子走上歧途,太緊逼孩子,易讓他心靈受傷。所以,終究要把握一個度。
01
管教孩是一門藝術
作爲父母,將大部分感情和經曆都投入到了孩子的身上,他們總是希望教出或乖巧聽話,或獨立自主的孩子,然而孩子“越管越反”,讓很多父母都亂了陣腳,到底怎樣管孩子?
知乎上關于管教孩子曾有這樣一個提問:“孩子不吃飯怎麽辦?”
這裏有兩個高票的回答:
一位是孩子的父親,他說如果不吃,那就餓著吧,倒下一頓飯點再給吃,我的孩子就是這麽過來的,現在知道吃飯是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用我們操心了。
另一個回答是個孩子,他說,我就是這樣長大的,錯過飯點,無論怎麽哀求都吃不到飯,我甚至感覺自己不是親生的,父母一點都不愛我。
站在“父”與“子”的角度,他們都表達了自己的感受,父親面對這種情況,采取了懲罰式管教,在孩子看來這種懲罰式管教無疑讓他産生了更多心理問題。
其實,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只做到了“管”而沒有做到“教”。管是權力的象征,有強制性,權威性,父母對于孩子來說,有著絕對的權威,父母說一,他們不敢做二,這是由內心的恐懼支配的服從行爲。
而管教,有“教”的成分在裏面,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指出錯誤的地方,並能教會他們正確的方式。教,有智慧的成分在裏面,孩子更容易接受。
因此,管教孩子時一門藝術,父母不要只管孩子,而不教孩子。
02
孩子爲什麽越管越叛逆
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父母是孩子最堅實的依靠,那孩子爲什麽不聽從父母的管教呢?父母可能犯了下面三種錯:
(1)、對孩子管束太強制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教“禁果效應”。越是單方面禁止,越容易勾起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很多父母總是強制孩子不去做某件事,但事後卻發現,孩子不僅不聽,反而會變本加厲去嘗試。
正如在孩子愛玩手機這件事情上,父母只是一味強調大人的手機小孩不能看,手機會害了你,你要是偷看,我會如何懲罰你等等。
而事實上,孩子不僅沒有照做,反而最後迷上手機遊戲,大人一拿開手機,孩子就哭個不停。
(2)、常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董卿曾經談過父親的魔鬼教育方式:
她說:“父親對我的嚴厲和苛刻程度超過一般人的想象。很多人難以想象一個知識分子可以對自己的獨生女兒這樣苛刻,從小讓我不要照鏡子,也不讓媽媽給我買新衣服,不能有任何文體活動。”
當然除此之外,也總說她“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她認爲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不應該成爲一種教育方式,她曾經因此自卑過,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好,極度缺乏安全感。
生活中,拿別人家孩子的例子作比較的父母並不在少數,但父母未曾想過,自己的孩子也是很努力了,努力若沒有被看見,得不到肯定,心裏有落差,便會逐漸抗拒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
(3)、太啰嗦
太啰嗦也會成爲很多孩子不聽管教的原因之一,同樣的指令,父母不斷重複,會讓孩子産生煩躁的情緒。
例如,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父母總是不斷重複催他去寫作業,關掉電視,有些孩子嘴上說著知道了,但是遲遲不關電視,父母依然念念叨叨。
與其不停啰嗦,不如與孩子事先約定好時間,到點就關,還能讓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培養自律。
03
管教孩子要講究方法
有人說,每個叛逆孩子的背後,都有個不肯長大的父母。
其實,無論孩子處在哪個年齡段,父母都要用心陪伴,掌握正確的管教方法。
(1)、與孩子平等對話,良性溝通
家長要讓孩子聽你的,就必須放下大人的身段,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與孩子經常性溝通。
有些家長在和別人家的孩子說話的時候,一臉和善,但是對自己的孩子就變得很嚴肅。
和顔悅色,態度真誠的與孩子溝通才能打開孩子的心扉去了解孩子。父母對孩子多一份了解,就少部分誤解。真正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管教孩子。
(2)、不要強制性管教
沒有人喜歡被強制性管教,大人是,小孩也是,每個人都希望能有自己的空間自由。
對于孩子來說判斷能力弱,內心敏感,如果父母一開口就是下命令,對孩子來說,你更像是領導,不像是父母。
強制性管教沒有考慮到孩子內心的承受能力,孩子一開始可能因爲內心的恐懼乖乖去做,但是久而久之,因爲青春期的到來,會越來越叛逆。
所以,要從尊重孩子的層面,告訴他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可能會承擔的後果是什麽。
(3)、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會告訴孩子承擔責任的重要性。
此前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四歲左右的男孩拿著酸奶在地鐵上亂跑摔倒,酸奶濺到旁邊中年男人的褲子上,男人很生氣,但看到是小男孩,便選擇了默不作聲。
男孩反而感覺很委屈,大哭讓媽媽抱,但這位媽媽並沒有立刻抱孩子,而是拿出紙巾讓孩子擦幹淨男人褲腿上和地上的酸奶。
男人勸這位媽媽說孩子還小不用了,但是這位媽媽說,
“不,先生,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讓他知道,做錯了事,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對您和別人的尊重,更是我對他的負責。”
孩子擦幹淨後,這位母又給孩子分析了他的錯誤,讓小男孩給周圍的人道歉之後,才抱他起來。
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才能讓他懂得辨別是非,不至于走上社會後,肆意妄爲。
真正高明的父母,懂得張弛有度,不會要求孩子一味服從自己,但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絕不會因爲愛而妥協。
-end-
來源:教師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