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夜店和裕廊漁港感染群先後暴發,新加坡的抗疫戰破功,近日連續多天社區確診病例刷新紀錄,不少人爲之氣結。
從7月22日開始,新加坡被打回“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人們的行動自由再次受到嚴格限制,連在小販中心、咖啡店喝杯咖啡的自由都沒有。
根據《聯合早報》電子版,截至21日晚7時,對3880人進行的網絡調查,有超過七成的人支持抗疫措施再度收緊,近兩成的人表示“已經麻木”。
冠病疫情暴發已過一年半矣,人們已經知道防疫限制措施是怎麽回事,現在不少人也已改變了生活作息,少應酬少喝酒、少大吃大喝,不少人“改邪歸正”,身體狀況比疫前更健康。
但是,心理健康則未必。
“已經麻木”的人,也許是對抗疫常態認命了。放在全球的大視野中,新加坡這個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能夠把疫情管住,不致醫療體系負荷過重,算是異數。
貿工部長顔金勇說,KTV夜店感染群中以年輕人爲主,而裕廊漁港感染群的傳播範圍更廣,包括不同年齡層。
他的分析制造了一點疑惑:裕廊漁港感染風波首7天內,81名確診者爲60歲或是更年長人士,當中12人未接種疫苗。
換句話說,81確診者中有69人接種了疫苗。
衛生部長王乙康則說,我國超過半數人口至少打了第一針,否則在KTV夜店感染事件暴發時,我國就會直接恢複病毒阻斷措施。
我國已接近七成人口完成兩劑接種,疫苗的防疫效果多高,似乎還未有定數。
圍繞著這個問題的疑雲需要厘清,政府必須有個令人信服,至少能叫人安心的說法。
根據《聯合早報》7月22日的報道,亞曆山大醫院傳染病科兼慢性疾病科副顧問孫錦醫生解釋,
“如果100人中只有20人接種疫苗,有10染病,在病患中找到已接種疫苗者的概率是五分之一。如果100人中接種的有60人,他們在病患中的概率也就達五分之三。”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譚思行持相同觀點:隨著我國疫苗覆蓋率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不斷提高,預計大多數病例會是接種了疫苗者。
值得安慰的是,完成接種者若仍舊受感染,他們病重甚至死亡的風險非常低。
聽了專家對接種或不接種疫苗利弊的分析,接種疫苗還是對的,尤其是對年長人士而言。
我國去年4月暴發的客工宿舍疫情危機,累計了數萬確診病例,死亡例卻不到30(去年死于骨痛熱症的人更多),主要是由于客工群體多爲年輕力壯者。
去年,“疫苗”還只是傳說中的神丹妙藥,還未面世。
新加坡的疫苗接種計劃以70 歲以及更年長者爲先,因他們是風險較高的群體。
接種了疫苗者若自以爲身上加上一層武俠小說中所描述的“金鍾罩”,從此放松警惕,那麽受傳染的風險還是存在。接種率越高,打了疫苗的人受感染越多,從概率來說也是合乎邏輯。
針對裕廊漁港感染群的感染源頭問題,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說,根據第一組病例的系統發生學分析,已確定傳染力強的德爾塔毒株是這個感染群的罪魁禍首,而且,跟印尼輸入病例的德爾塔毒株的特征相似。
裕廊漁港感染群的源頭疑似由海路殺入本土,例如通過載送漁獲的印尼漁船或其他漁船,而從漁船到漁港攤販之間也存在可疑的傳播途徑。
事實已經很清楚,完成接種疫苗並不等于100%免疫,不小心被病毒或是修煉成精的病毒株入侵的機會無所不在。
但是,堅決拒絕疫苗者就連50%、10%的免疫能力也沒有,除非是天生異禀,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