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到6月,本地共錄得1514起骨痛熱症病例,有五起屬于情況較嚴重的骨痛溢血熱症,不過病例已較上一個季度大幅減少了19.1%。
本地今年上半年共有四人死于骨痛熱症,其中三起死亡病例是在過去三個月內發生。
根據國家環境局本周公布的骨痛熱症第二季度報告,三名死者年齡介于54歲至90歲,其中一人住在骨痛熱症黑區。
4月到6月,本地共錄得1514起骨痛熱症病例,有五起屬于情況較嚴重的骨痛溢血熱症(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簡稱DHF)。不過4月到6月的患病數量已較上一個季度的1872例大幅減少了19.1%。
從骨痛熱症病毒類型來看,從今年2月開始,新加坡人缺乏群體免疫的第三型病毒(DENV-3)已成爲我國骨痛熱症主導病毒類型。1月時,第三型病毒僅占總病例的21.7%,到了6月,它的占比超過六成。之前占多數的第二型病毒占比則滑落到25.9%。
今年頭29周累計出現3645起病例,遠低于去年與前年同期。去年7月,本地曾出現單周1792起病例,刷新曆史紀錄。
本地目前已連續兩周單周新增病例在100起以下,出現至少10起病例的骨痛熱症黑區也僅有三個,皆位于私宅區,分別是武吉知馬的巴慕樂園(Balmoral Pk)一帶、歐思禮路和來益路(Lloyd Rd)一帶,以及萬禮月鄰園(Goodlink Park)和惹蘭馬達亞逸(Jalan Mata Ayer)。
值得注意的是,環境局在第二季共發現大約5700個地方有蚊子滋生,比上一季增加了約35%。環境局表示,本地正處于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因此骨痛熱症傳播風險更高,情況令人擔憂。該局預計,“由于伊蚊傳播媒介的繁殖與成熟周期加快,以及骨痛熱症病毒的潛伏期縮短,在這一炎熱時期,骨痛熱症病例數量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