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翔宇 , 安詩一
今年6月公布的“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報告數據顯示,英語已取代華語成爲華人個人在家中最常說的語言;不過,從家庭角度看,家中主要以華語爲溝通語言的華族家庭仍占多數。
本期《實況報道》訪問學者和教育工作者,探討這兩個現象同時存在的複雜因素,並向家長了解,在以英語爲主導語言的大環境中,培養孩子掌握雙語的心路曆程。
在新加坡華族群體中,在個人語言使用上,英語已取代華語成爲華人家中最常用的語言。然而,如果從家庭層面最常使用的第一和第二語言來看,約48.5%華族家庭主要以華語溝通,目前仍是主流。
上述兩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同時反映在新加坡統計局6月公布的“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中。
受訪學者指出,這個情況反映出本地複雜的語言環境,也凸顯我國作爲一個以英語爲主導語言的多語社會形態,已穩定成形。接下來,人們應思考如何在多元語言文化社會中保持母語水平和雙語優勢。
“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本地五歲以上居民人口中,各種族居民在家中最常講英語的比率,皆有所增加。
英語已取代華語成爲華族居民家中最常說的語言(Language Most Frequently Spoken at Home)。去年有47.6%華族居民最常在家中講英語;最常講華語和方言的華人,分別爲40.2%和11.8%。
如果從家庭主要使用語言(Predominant Household Language)來看,去年華族居民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以華語作爲主要溝通語言的占48.5%;英語和華族方言的比率分別爲約39%和12%。上述情況同“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相近。10年前的華族家庭,以華語爲主要用語的占46.6%;英語和華族方言的比率分別爲32.1%和20.7%。
統計局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居民在家中最常說的第一和第二種語言,是從個人層面收集的數據,即受訪者個人在家中使用語言的情況。至于家庭主要使用語言,則是根據家中成員在溝通時,有多少人以某種語言作爲最常說的第一和第二種語言來決定。
以一個三代五人家庭爲例,如果祖母只會說華語,而父母和孩子主要說英語,但如果華語是他們最常說的第一或第二種語言,人口普查報告會把該家庭的主要使用語言列爲華語。
統計局在去年的人口普查中首次統計居民在家中最常說的第二種語言。調查發現,本地最常說英語的居民中,有87%在家中也說第二種語言。這些語言包括華語(56.1%)、馬來語(13.5%)、華族方言(7.2%)、淡米爾語(5.1%),以及其他語言(4.9%);只有13.2%在家裏只用英語一種語言。
對于英語取代華語成爲華人在家中最常說的語言,但仍有較多華族家庭以華語爲主要用語,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子玲博士認爲,這或許涉及複雜因素,包括家庭結構和背景,以及華語在家中使用的多寡。
“家庭主要使用語言是華語,未必表示它是年輕一代最常使用的語言……小孩在家裏或許較常和父母講英語,如果與祖父母同住,他們也會用華語同老人家溝通,但能講的可能是較簡單的華語。另一方面,父母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家庭中,孩子在學校講英語,回到家一般會以華語與父母溝通。”
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胡月寶副教授則認爲,人口普查報告從不同角度收集本地家庭用語的數據,個人在家中最常說,以及家人彼此溝通時主要講的語言兩套數據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我們必須看新加坡社會語言的情況,本地社會從來就不是單語,而是多元語言構成。”
胡月寶說,自從教育部2004年的統計數字顯示,講英語家庭的小一華族學生的比率,已高于講華語家庭的小一華族學生,政府和民間組織都很關注這個現象,透過各種宣導及活動,鼓勵家長多和孩子說華語。
學者:多數家長還願讓孩子學好雙語
“從正面的角度看,上述現象應該也是社會這些年來鼓勵華族家庭講華語所付出的努力,發揮了一定作用。我在學校活動上和家長溝通時發現,多數人還是願意讓孩子學好雙語。”
她指出,本地教育語言自上世紀80年代統一爲英語,三四十年下來,大部分年輕人以英語爲主導語言,已是不可逆轉的現象。
“現在要關注的是,在本地的語言環境中,母語應怎麽保持,而這個問題就不妨用新的思維去思考。人們不該再持有此消彼長的心態,例如,以爲母語用多了,英語就會退步。我們應討論如何同中求異,以本地語言文化的多元性感到自豪,認同雙語是我們的優勢。”
胡月寶指出,去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本地能掌握多過一種語言的人口提高到74.3%。“我們下來應更努力平衡雙語的輸入,也就是社會大環境以英語爲主導,家中就要多講母語,下來才能探討如何提高語言能力。”
10年後華族家庭主要用語 學者:取決于今日選擇
10年後的人口普查,華族家庭主要使用語言會否轉向英語?受訪學者強調,這取決于人們現今的選擇。
國大中文系副教授李子玲認爲,以目前情勢看,10年後,英語超越華語成爲華族家庭中主要使用語言,是很有可能的。她指出,我國作爲多元種族小國,爲生存及同國際接軌等因素,選擇以英語作爲社會共同語言,年輕一代逐漸以英語爲主導語言是必然趨勢。
國立教育學院胡月寶副教授說,人們須更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倡導雙語並存兼容。“我們希望本地是雙語社會,就會往這個方向走;如果我們不認同這個方向,對自身的雙語優勢沒有信心,未來就很難說。”
胡月寶認爲,完成本地10年雙語教育,本地青年具備基本雙語能力。多數華族青年能應用雙語,能力有強有弱,相對于單語人士,可說是新一代雙語人。
她指出,年輕人仍須加強對母語的信心,並且在語言質量上再提升。
“未來他們母語能力如何發展,也要看世界局勢及新加坡的變化……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孩子提升母語口語能力,即使自認母語講得不好,也可爲孩子營造講和聽華語的環境。新一代家長教育程度更高,雙語能力更強,如今學雙語的資源也更豐富,這些理應是正面的發展。”
主要以華語溝通的華族家庭,未來能否維持主流,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梁秉賦博士保持樂觀心態。他認爲,本地華語仍有生命力,加上中國軟硬實力的提升,本地華人家庭中華語的使用空間應不至于萎縮。
梁秉賦引述人口普查數據指出,華族居民在家以英語和華語爲最常說的第一和第二種語言,有超過95萬5000人;以華語和英語爲最常說的第一和第二種語言,則有超過52萬7000人,共占華人居民人口超過一半。
“本地青年吸收英語或華語日常信息,基本上沒有障礙。如果說他們母語能力不好,要看跟誰比?對比各地華人社會的一般青年,本地青年的華語肯定較弱,但英語能力較強;對比西方社會的華裔青年,我們的青年華語能力相對較好。具備這兩種傳播面廣泛的語言基礎,也意味著只要有機會多用,本地青年使用母語也能如魚得水。”
另一方面,人口普查報告也顯示,去年本地居民家庭中,居住三房和四房式組屋、普查參考的家庭成員年齡在55歲及以上,以及家庭每月工作收入少過1萬1000元的家庭,家中主要講華語的比率比講英語來得高。
至于華族方言,在華人家庭中,以方言爲主要使用語言的僅占12%,比10年前減少超過8個百分點。這些家庭主要使用的方言依次爲福建話、廣東話、潮州話和其他華族方言。
胡月寶指出,方言曾是本地華人主要家庭用語,隨著語言政策的轉變,一部分改爲講英語;另一些則轉爲講華語。隨著人口老齡化,使用方言的人逐漸減少,而華語作爲官方定義的華族共同語言,下來有待觀察它能否成爲本地華人真正的母語。
在建國前,本地學校分成華文、英文、馬來文和淡米爾文源流。1965年後,小學和中學逐步實施雙語政策。1979年,政府發布《吳慶瑞報告書》,確定采納以英語爲主、母語爲輔的雙語教育政策。同年,新加坡展開“講華語運動”,推動華語成爲不同方言社群之間的共通語。
六成馬來族居民 最常在家講馬來語
在馬來族居民當中,去年約60.7%最常在家中講馬來語,比10年前減少22個百分點,降幅在各族群中最大,但仍是在家中最常講母語比率最高的族群。
過去10年來,在家中最常講英語的馬來人則從17%,增至去年的39%。
家庭主要使用語言方面,馬來語仍是馬來族家庭的主要溝通語言,占70.1%,但比10年前減12.7個百分點。以英語爲家中主要使用語言的馬來家庭,則從10年前的16.8%,增至去年的29.6%。
印度族居民方面,去年59.2%最常在家中講英語,比10年前增17.6個百分點。最常在家中講英語的印族居民中,約44.9%以淡米爾語爲最常說的第二種語言。
整體來說,最常在家中講淡米爾語等印族語言的印族同胞,去年占34.5%,比10年前減少15.4個百分點。
以英語爲家中主要使用語言的印族家庭,去年占約55.2%;印族語言則占約38%。
個案1:孩子講英語 父親爲何“充耳不聞”?
三代同堂家庭提供有利環境,讓小姐弟有信心講華語,同時受祖母熏陶,也對學習潮劇和潮語感興趣。
就讀于福春小學的姐弟陳钰禧(9歲)和陳褀尚(7歲)曾以爲父親不會說英語,原來每當他們和父親講英語時,他總是“充耳不聞”或假裝聽不懂,必須講華語,父親才會回應。
陳钰禧(右二)和弟弟陳褀尚(左二)在學校講英語,在家講華語。(特約攝影伍書永攝)
小姐弟的父母都是財務顧問。母親胡嘉彥(43歲)說,她和丈夫在講華語的家庭成長,自然希望子女學好華文。他們發現不少朋友有心鼓勵孩子多講華語,但孩子入學後,就轉而配合他們說起英語。
“丈夫沒有遷就孩子,他認爲華文是我們‘根’的一部分。我就偶爾摻雜英語和華語,尤其是在教功課時。我們讓孩子從小就接觸華文,包括爲他們借閱和購買華文圖書。”
只和孫子說華語的祖母陳素蘭(63歲)幾年前帶孫子到“潮州節”觀賞南華潮劇社演出,孫女對戲曲和戲服著迷,她決定帶他們到劇社上孩童班。她原本只是“陪練”,去年自己也開始上成人班學基本功。
念小三的陳钰禧習慣在學校講英語,回家講華語,如今還會說幾句潮語。“我喜歡華文課,覺得這門課蠻容易的。”
個案2:小時叫“媽媽” 長大點變“Hi Mom!”
語言大環境有時會讓家長心有余而力不足。前華文教師江美儒(39歲)在兒子三歲前,堅持和他說華語。隨著兒子升上小學高年級,更常以英文思考,要教他功課或聆聽兒子說心事時,常得改用英語溝通。
江美儒(中)和丈夫何敬偉大部分時間仍堅持在家同兒女何澤熠(後排左)和何祈恩以華語溝通。(受訪者提供)
經營網上書店售賣兒童華文圖書的江美儒,沒有完全“妥協”。12歲長子常以英語答話,她仍“硬著頭皮”,盡量維持一半時間和他說華語;對于4歲幼女,她堅持讓女兒80%的時間接觸華文華語。
兒子小時候華語發音標准,叫她“媽媽”,最後的音節還念輕聲。“上幼兒園兩周後,他和我打招呼,就改口喊‘Hi Mom’。整個改變很明顯。”
她說,兒子不排斥華文,只是在學校大部分時間接觸英語,華語少用,信心不足,碰到詞窮就改用英語表達。
“身爲父母,我們也有些掙紮。孩子有時想告訴你心事,如果硬要他用華語表達,反而會打斷他的思緒,你自然就會選擇他比較擅長的語言。”
但她還是鼓勵家長別放棄,盡量在孩子學前階段,通過閱讀幫他們打下華文基礎。她時常會爲家長辦講座,發現不少年輕家長更有意識爲孩子營造講華語的環境。“家長態度積極,還是能讓孩子培養學習華文的正確態度。盡量講華語,能幫孩子提升口語能力,讓他們知道華文是活生生的語言。如果家長態度消極,自己也認爲華文難學,孩子就更容易對學華文感到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