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各國央行對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開始“皺眉”,但未作大動靜。然而,近期加密貨幣或將面臨“寒冬”。
對加密貨幣整個生態圈的打壓,已擴展至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安支付在英國已大部分受限,監管同時由倫敦蔓延至布魯塞爾、香港等地,穿透至吉隆坡。一向在多種議題上不合的美國兩黨,也難得在加密貨幣問題上尋找到了共同點,新澤西州等州近期將目標對准了加密貨幣平台BlockFi,指控其賬戶構成了未登記的證券發行,要求其立刻停止提供該産品。
堅定的支持者,逐快利的交易者,以及加密貨幣利益相關者,開始將他們的目光投向寬容地——新加坡。幣安、以太坊、Gemini等都在這裏。
面對加密貨幣“移民”,以“金融開放”態度自诩的新加坡,在堅持自我的同時不免兩難:允許其發展將與歐美、中國等主要國家態度相悖,未來或將面臨全球壓力;但若加入後者的陣營,或將錯失金融科技機遇。
首批交易平台已獲“原則性批准”,走程序中
新加坡似乎已經做出了選擇,或者至少是探驗。
當地時間8月2日,澳大利亞加密貨幣交易所Independent Reserve宣布,已在《支付服務法案》(Payment Services Act,PSA)下,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的“原則性批准”(in-principle approval),允許其成爲受監管的數字支付令牌(DPT)服務提供商。
根據Independent Reserve聲明,該公司並不是唯一一家獲得批准牌照的機構。“作爲MAS原則許可批准的首批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這反映出我們良好的日常運作政策、程序與風控系統,它同樣也爲行業參與者提供了確定性,爲客戶提供了安全性。”
數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就全球範圍看,新加坡的態度一直算是友好。
歐科雲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海峰對記者表示,Independent Reserve作爲首批獲得“原則性批准”的平台,表明和印證了新加坡監管方面一直以來對相關領域積極友好的態度。“事實上,早在2018年11月新加坡便擴大了監管體制,並實行強制性許可制度。長遠來看有利于相關企業在合規範內開展創新服務。尤其在全球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讓新加坡成爲區塊鏈創新發展的熱土。”
此前,新加坡高級部長、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于 7月26日舉行的會議中表示,有幾家申請機構正進入最後核查階段,以獲得作爲數字支付令牌服務提供商的許可證。
“自2020年1月《支付服務法案》生效以來,約有170家數字代幣交易平台申請數字支付服務牌照。”他補充說,“在MAS與他們進一步接觸後,30份申請被撤回,2份申請被拒絕。目前約有90家服務提供商在豁免牌照的情況下繼續運營。”
2020年1月,《支付服務法案》(PSA) 正式生效,在新加坡運營的所有DPT服務提供商,包括加密交易所,都必須注冊和獲得許可。新的《支付服務法案》擴大了MAS的監管範圍,將數字支付令牌服務等新型支付服務納入其中,篩選其客戶保障機制、交易與合規結構等,以確保支付公司符合反洗錢(AML)和反恐怖主義融資(CFT)的要求。
對此,Independent Reserve表示,爲了獲得牌照,虛擬資産服務提供商必須實施控制,以確保適當的盡職調查和充分的風險披露。
《支付服務法案》首次明確了數字令牌的牌照。根據服務性質和範圍的不同,支付服務提供商需要根據各自的情況,申請“貨幣兌換”許可證、“標准支付機構”許可證以及主要支付機構許可證。根據該法案,許可證申請的資格要求是,公司的董事中至少有一位是新加坡人或居住在新加坡的永久居民。這意味著,加密貨幣交易所在新加坡建立服務容易很多。
然而,目前爲止,MAS尚未有批准任何加密牌照,DPT服務提供商由此一直在PSA豁免持有牌照的情況下運營。現階段內,獲得豁免許可的實體與公司包括火幣、OKCoin、Bitstamp、Coinbase 、Ripple及BitGo等。
“原則性批准其實就是正式批准。”一位加密貨幣平台相關人士對記者說,“只待流程與手續走完。”
新加坡逆流而行,金融風險不可小觑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新加坡逐步吸納了另一個亞洲金融中心同伴——香港的部分紅利,盡管疫情讓大部分經濟體承受重壓,但對新加坡吸收金融因子的影響並不大。
雖然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一直友好,MAS也面臨著兩難境地。加密貨幣或許是一片科技藍海,也是新加坡金融進一步發展的契機。資源匮乏的新加坡,旅遊與科技金融是其吸引資金的兩大關鍵支柱。如今形式恰好,加密貨幣平台陸續湧入,速度與規模或將擴大,如果忽略加密貨幣行業在吸引資金、技術與人員方面的潛力,或將致使新加坡錯失機遇。
但另一個現實問題是,若新加坡當局逆流而行,堅持塑造相對友好的監管環境,不僅與中國香港、中國內地與其他主要國家背道而馳,加密貨幣帶來的潛在的違法活動與金融穩定風險不容小觑。
對于全球監管熱門對象“幣安”,MAS僅表示將進行相關跟進。“我們將按照要求對幣安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的子公司進行跟進。我們了解其他監管機構對幣安采取的行動,並將采取適當的跟進行動。”MAS稱。
幣安CEO趙長鵬已將平台移入新加坡,暫時從一輪又一輪的監管中避避風頭,同步在領英發布招聘訊息。而據financial times報道,加密貨幣Ether的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也在這裏。
今年6月,美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Gemini擇新加坡爲其亞洲總部,任命Jeremy Ng 爲亞太地區負責人,常駐新加坡。Gemini表示,將根據新加坡2019年《支付服務法》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申請許可證,作爲其全球擴張戰略的一部分。
“新加坡是亞洲主要的金融中心,擁有大量客戶,尤其是私人財富領域的客戶。我們與許多財富管理公司進行了對話,大家都需要一個加密貨幣解決方案。” Jeremy Ng說,“亞太地區的零售和機構客戶可以購買、出售、存儲和賺取超過40種加密貨幣,且支持新幣、澳元和港幣的法幣兌換。”目前Gemini 正與SingPass 合作來簡化新加坡居民在Gemini 開設賬戶的流程,同時確保安全和合規性。
除了成爲平台避風港外,MAS友好的態度還體現在,其曾表態將對加密貨幣投資者受損情況提供援助,與歐元區相比,明顯負責任不少。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完全沒有任何價值支撐,投資者需要面臨資金大幅甚至全部損失的風險。”這是歐央行(ECB)官方偏愛的口頭話術。它或意味著,一旦加密貨幣投資者利益受損,央行不太可能提供相應支持。
當地時間5月10日,MAS主席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在回答“會關于限制散戶投資者在加密資産交易和投資中的敞口作何舉措”時表示,MAS多次警告稱,投資加密貨幣是有風險的,不適合散戶投資者。大多數加密貨幣的價格都受到投機性波動的影響。“個人在投資或財務損失後負債,他們可能會被引導到新加坡信貸咨詢公司,該公司將與他們合作,了解他們的財務狀況,並協助他們與債權人達成適當的債務償還安排。”
“在我看來,新加坡的態度一直算是包容且堅定的。”一位加密貨幣分析人士說,“但卻又不可避免受到一系列外部壓力。”
當地時間6月28日,MAS總裁Ravi Menon發表“去中心化金融與貨幣的未來”演講。他表示,與目前的集中化系統相比,技術正在使一種完全不同的金融基礎設施方式成爲可能。去中心化金融基礎設施,開放的加密網絡也可以潛在地增強包容性和創新。當各種規模的公司,甚至個人都可以直接進入金融基礎設施後,更多的競爭與包容方可現。
央行背書的數字貨幣(CBDC)在此次講話中被提及兩次,上述內容更多可被視爲對數字貨幣/虛擬貨幣的官方表態。
“關于貨幣未來的關鍵問題是: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的適當分工是什麽?”Ravi Menon說,“一個極端是一個完全中央集權的系統,即僅有中央銀行貨幣;另一個極端是一個分散的系統,只有私人貨幣在流通。”在他看來,鑒于各自的文化規範、社會契約和制度結構,每個國家都必須在這統一體中選擇不同的立場。
“Stefan Ingves(瑞典央行行長)曾告訴我,歸根結底,這甚至不是一個貨幣問題。貨幣的未來太重要了,不能完全由央行決定。” 他隨即補充道。
即便MAS此次對首批牌照申請者開了一道便利,加密貨幣交易者仍不免擔憂,MAS是否會不吝牌照,寬松監管領域是否會繼續?
“我們希望政府和監管機構明確數字資産服務提供商能夠做什麽,不能做什麽,有邊界且清晰的監管是良好的開端與發展催化劑。” 一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負責人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