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萊銀行發起的“56項善舉”挑戰,旨在鼓勵員工發揮創意,在疫情中傳遞溫暖迎接國慶。銀行董事總經理陳慧燕參與了其中一個項目,因從小看著母親經營娘惹餐館,她和姐弟都遺傳了母親高超的廚藝,便決定通過56份美食分享喜悅與愛心,並超額完成1萬元的善款目標。
配合今年56周年國慶的社區參與活動,巴克萊銀行(Barclays)發起行善挑戰,鼓勵員工挑戰在8月9日前完成“56項善舉”。
巴克萊新加坡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陳慧燕(50歲)參與了其中一個項目。因從小看著母親經營娘惹餐館,陳慧燕和姐弟都遺傳了母親高超的廚藝,希望通過美食,分享喜悅與愛心。
陳慧燕與家人准備了56份美食,目標籌集1萬元。因爲親友反應熱烈,讓她短短兩天內就達到籌款目標,並籌集超過1萬元的善款。
爲了這次的籌款活動,她和家人准備了56份美味食物包,包含叉燒、咖喱餃、五香肉卷,以及果仁麥芽脆餅,派發給親友讓他們捐獻給慈善機構。
陳慧燕說:“新加坡人非常愛吃,我們成長在每天都有三餐溫飽肚子的環境,從小就知道自己很幸福。既然我們都熱愛烹饪,並想把這份幸福傳遞給所關愛的人。”
疫情之前,她們常會舉行大型親友聚會,親自爲百多人烹饪佳肴;陳慧燕曾在約15年前,每星期天與母親准備食物,派發給有需要的人。
善款捐給援助組織康侍
這次的活動中,陳慧燕負責烘培脆餅和准備叉燒,28公斤的叉燒由她精心調配醬料,腌制48小時,之後慢煮一小時至外焦裏嫩;母親和姐姐則烹饪她們拿手的辣脆咖喱餃和五香肉卷,丈夫則與孩子負責派送食物,全家人齊心爲慈善出力。
陳慧燕設下1萬元籌款目標,若籌款活動結束後還未達標,她將親自填補剩余的數額。然而因爲親友的反應特別熱烈,兩天就籌獲了1萬2924元,捐款在接下來仍持續增加。
陳慧燕將把善款捐給爲客工提供醫療服務和輔導的援助組織康侍(HealthServe),希望能協助提升本地邊緣群組的健康。
員工們或長跑或騎行 籌款行善殊途同歸
巴克萊銀行發起的“56項善舉”挑戰,旨在鼓勵員工發揮創意,在疫情中迎接國慶佳節時不忘傳遞溫暖。一些職員單獨挑戰長跑或騎行56公裏以籌集善款,一些則組隊計劃進行各種善舉。
巴克萊銀行首席運營官譚運琴指出,公司在本地有近1000名員工,因此希望爲社區做出貢獻。
“尤其在這段艱難時期,新加坡發揚關愛精神,才有今天的成就。因此,我們能參與這份有意義的舉措,感到自豪。”
公司以往也與其他慈善機構合作,協助弱勢群體,包括近期與Agape Connecting People合作,爲前囚犯、單親媽媽,和殘障人士提供職業分享與簡曆寫作課,幫助他們再次踏入職場。
巴克萊銀行的目標是在2022年結束前,幫世界各地的25萬人就業。
配合國慶日,“56項善舉”挑戰也是巴克萊銀行首次參與由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NVPC)領導的國慶社區聯系活動,所發起的企業行善項目。
今年的國慶社區聯系活動主題名爲“齊心協力,關愛新加坡”,由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國慶聯系委員會、關愛新加坡行動(SG Cares)、國家福利理事會,及多個企業與社區夥伴聯手主辦。
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的外展與合作總監萊納德(Lenard Pattiselanno)受訪時表示,盡管疫情肆虐,安全管理措施也讓大型慈善活動難以進行,但參與國慶社區聯系活動的企業卻從去年的81個增至今年至少102個。
萊納德認爲,疫情帶來挑戰,但也帶來機會。“即便面對種種困難,企業卻更堅定地支持需要幫助的個人與家庭,特別是幫助那些生計受疫情嚴重影響的人。”
七員工光顧56小販 送餐到同事家
考慮到不能堂食的防疫條例又再次打擊了本地小販的生計,七名巴克萊銀行員工計劃下來幾周光顧全島56個攤位打包食物,希望盡分力鼓勵小販,同時幫忙維持小販文化。
這七名員工也會親自把食物送到個別同事的家,疫情下不忘問候長期居家辦公的同事,傳達關懷。
巴克萊銀行亞太區合規部董事總經理何惠瑜是活動發起人之一。她透露,合規部的七名管理人,包括自己在內,計劃從全島各地的小販中心打包食物,尤其光顧較冷清及對科技掌控還不熟悉,有困難使用送餐平台的弱勢年長攤主。
他們把食物送到自己隊員的家中時,也會附上手寫卡片,鼓勵及感謝他們在這段時間繼續爲公司付出和堅持。每個管理人有約五到10名隊員,絕大部分都已在家辦公約一年。
何惠瑜解釋,管理層在兩周前得知這項慈善項目,並開始討論當前最想幫助的群體,最終選擇受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嚴重影響的小販,以及照料好久不見的同事,一舉兩得。
“我們認爲疫情當下,最重要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不管是親自向小販打包食物,或拜訪同事家簡單問候幾句,都必定能帶給他們溫暖,提醒他們自己沒被社區或身旁的人遺忘。”
巴克萊銀行亞太區合規部的管理人員已在上周末展開第一階段的打包和送餐活動。
何惠瑜受訪時表示,當她看到久違的同事臉上流露出喜悅,甚至樣子也有些變了,心裏覺得暖暖的。
“我們也希望這類活動可繼續下去,不只是國慶才辦,並且鼓勵更多人一同支持本地生意,這樣小販等本地文化才能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