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加坡正努力控制德爾塔(Delta)變種毒株,但鑒于其傳染性過高,新加坡政府認爲與其追求病例清零,還不如盡力把形成大型感染群的風險降到最低。
新加坡疫情防控一波三折
新冠疫情至今已有18個月,疫情終結遙遙無期,政府與民衆都已身心俱疲。6月24日,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表示,病毒可能會一直存留在我們的周圍。
但是學會與冠病共處,並如常生活也是有可能的。雖然無法完全消除新冠病毒,但可以采取措施大幅減低冠病的威脅,讓它成爲像流感一樣的疾病,以便民衆繼續日常生活。爲此,大力推動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便是關鍵。簡化冠病檢測,不斷改進冠病療法也很重要。
自疫情伊始,新加坡政府時刻關注國際疫情,不斷調整防疫措施,抗疫成績斐然。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新加坡的染疫死亡率全球最低,僅爲0.057%。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績,不得不提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一下新加坡的醫療體系吧~
1. 新加坡的公共醫療體系
新加坡醫療系統曾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評爲亞洲最有效的醫療衛生系統。每年,多達50萬人次的海外人群來新加坡接受醫療服務。而在這一切成就背後,新加坡在醫療保健方面的年支出卻只占全國GDP的4.25%(世界銀行2015年數據),低于中國的5.32%,更遠遠低于美國的16.84%。新加坡醫療體系的高效可見一斑。
新加坡衛生部
而新加坡醫療體系能表現的如此出色,達到“花小錢辦大事”的效果,得益于政府嚴格執行的“轉診”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病去診所,大病去醫院”。一般來說若非緊急情況(急診或疑似新冠肺炎等),病患都需要持有診所醫生的推薦信才可以預約醫院中的專科醫生。
新加坡診所
診所作爲面對病患的第一線,類似于國內醫院的門診部。診所主要分爲兩類:一種是綜合診所(Polyclinics),另一種是家庭醫生式診所(General Practitioners Clinics)。
新加坡的綜合診所
Polyclinics由政府經營,對于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的病患有一定折扣,自然來這裏問診的病患更多,往往排隊等待時間就會長一些。
GP Clinics則是私人運營,費用相較于綜合診所貴一些,自然來的人少,等待時間比較短, 適合不差錢想早點見到醫生的病患。
新加坡醫院
醫院主要分爲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在所有這些醫院中,有應對各種病患的綜合醫院,也有專精單一醫療方向的專科醫院。
公立醫院由于是公共醫療設施,價格相對便宜,但是應對的病人更多所以往往需要預約和排隊。並且若非急診,一般不會接受walk-in的病患。
私人醫院環境服務更佳
私人醫院的環境更好,服務更周到。但是醫療費用高于公立醫院,也因此應對的病患會少于公立醫院,病人往往不需要排太久的隊就可以得到治療。
事實上,這種診所與醫院分流的醫療系統,也爲這次疫情中新加坡政府實行PHPC(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公共衛生准備系統)增加防疫效率提供了可能性。
2. 新加坡的防疫體系
早在SARS病毒大流行之後,新加坡政府結合國情,制定了PHPC(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公共衛生防範診所系統。新冠疫情,便是對這套體系的嚴峻考驗。
PHPC是新加坡抗疫的前線陣地
這套系統的主角是分布在全島的社區全科診所。政府指揮,讓診所按統一標准診斷、上報、轉診和隔離,快速准確地進行疑似病例的發現。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漏診,盡可能地避免恐慌性公共衛生資源擠兌。該體系實現了醫療信息共享,也爲傳染病親密接觸者的追蹤提供了便利。
新加坡的社區診所大多是私人開辦的,所以該系統下現有的968家社區診所,都是自願加入的。在這次疫情期間,新加坡政府對所有PHPC診所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質和經濟援助。政府優先免費向PHPC診所投放3個月的醫療物資,包括口罩和防護服等,免費向醫護人員發放6周的預防病毒藥物,優先供應藥品和疫苗。而社區診所在這次抗疫前線,承擔了80%的初診任務。
新加坡政府對PHPC提供物資與經濟上的支援
政府同時通過補助來鼓勵更多診所加入。比如,PHPC診所每診治一名有急性上呼吸道症狀的患者,無論是否確診新冠肺炎,PHPC診所都可以從政府領到60塊新幣的補貼(診每名感冒患者的平均收費約20新幣)。
3. 新加坡的醫保體制
新加坡政府爲民衆制定的醫保體制也獨具匠心。MediSave、MediShield和MediFund(即保健儲蓄計劃、健保雙全計劃和保健基金計劃)簡稱‘3M’計劃,控制醫療保健服務的供應以及對公共醫療保健機構補貼的方式,降低民衆醫療保健費用。
保健儲蓄計劃(MediSave)
保健儲蓄計劃是提供給全體新加坡公民與永久居民的強制性個人儲蓄,可用于支付住院費用與購買個人醫保。保健儲蓄可以爲本人或者直系親屬支付本地醫療費用,主要是支付公立醫院和某些獲准使用MediSave的私人醫院的住院費用和門診費用。
終身健保計劃(MediShieldLife)
爲健全醫療儲蓄方案,新加坡政府于1990年開始了健保雙全計劃(MediShield)。是一項基本的、低費用的醫療保險計劃。新加坡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可以用MediSave戶頭的存款去投保,可以報銷在新加坡的部分住院與手術費用。健保雙全計劃在2015年底被全新的終身健保替代,MediShield升級爲MediShieldLife計劃。不過作爲一項基本的個人醫療保險,MediShieldLife提供的只是最基礎的保障。深知這一點的新加坡政府允許公民與永久居民向保險公司購買個人醫保IP(Integrated Plan)來補全醫保保障。
保健基金計劃(MediFund)
保健基金是新加坡政府爲幫助貧困的新加坡人支付醫療保險費用而特別建立的一種捐贈的基金,始于1993年。這些捐贈基金的收入會分發到公立醫院,無法自行承擔住院費用的新加坡人可以申請保健基金的援助。每個醫院都設有保健基金委員會,負責審批和發放。
新加坡醫療衛生體系實現了長期有序的分級診治,有效地配置了有限的醫療資源,覆蓋了國民絕大部分的醫療需求。新加坡政府充分調動了社會醫療資源,令私立體系分擔了政府建立健全基層醫療體系的財政負擔。不得不說是結合國情建立的高效的醫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