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雖然發射的衛星常常會掉,研制的航母遲遲不能交付,自稱的高鐵,400多公裏需要7個小時才能跑完,但是這一點不影響印度迷之自信。在印度國內大量的人認爲印度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超過中國,對于這種觀點呢認同嗎?
印度的自信從哪裏來呢?
梳理下來主要是這幾個方面,人口紅利,語言優勢,近幾年GDP的的增速高于中國等,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嗎,我們來逐一看看。
1、先來看看GDP、的確最近幾年印度的GDP增速一度曾經超過了中國,這個也是很多印度人或者國內相當多的人認爲印度總有一天會超越中國的依據,下面我選取了2009年到2018年近10年的中印兩國GDP增速,我們先來看看在這在近10年的GPD增速中印度的確有5次是超越中國的GDP增速的,
但是印度的GDP增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增速不穩定忽高忽低,例如2010年的增速是10.26%比2010年中國的10%的增速都要高,但是到了2011年出現斷崖式下降,直接跌倒了6.6%下降了3.66%而2011年中國的GPD爲9.5%只下降了0.5%,印度的下降幅度是中國的7倍還要多少。而這種不穩定忽高忽低的情況在2009到2018年這10年中在印度的經濟增長中一直反複出現,比較中國的經濟增速是逐年小幅下降來看,可以說明印度政府對于經濟的把控調節能力是不夠的,印度經濟的增長存在很大的不可控不確定性。
另外我們再看看10年的GPD增速的平局值中國是7.89%、而印度只有7.4%。
從人均GDP來看印度大概只有中國1/5.
2、說說人口紅利的問題
有一種觀點一直認爲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之所以取得如此讓世界矚目的成績主要是因爲人口紅利帶來的,簡單的講就是人口結構好,一個金字塔結構,人口平均年齡低,有大量的勞動力人口,而印度目前有這和我們40年前基本一樣的人口結構,人口平均年齡低,有大量的年輕勞動力人口,所以印度終有一天也會發展成中國這樣,是這樣的嗎?
中國的發展的確有人口紅利的因素,但是更多是通過國家努力培養了大量合格的適應現代制造業需要的各類勞動者,但是我們要看到我們和印度的不同,人口紅利是否能帶來貢獻,不僅僅是有年輕人就好了、而是需要把這些年輕人培養爲合格的現在工業體系需要的勞動者、還需要有大量制造業安排這些人才可以創造價值。
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印度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年人文盲人口達2.87億,占全球文盲人口的37%。報告還特別指出,中國的表現突出,過去20年,成年人文盲減少了1.3億(即下降了70%)。
可以看到雖然印度有大量的勞動力但是存在大量的文盲,如果連基本的讀寫都沒法完成,基本上很難成爲合格的勞動
3、文化上,印度有近13億人口而印度教的種姓制度把人分爲四類,婆羅門即僧侶,爲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占印度人口約5%,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貴族等,爲第二種姓,從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占印度人口約10%,吠舍即商人,爲第三種姓,從事商業貿易;占印度人口約20%,首陀羅即農民,爲第四種姓,屬于低種姓人口,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占印度人口的約45%,賤民是在以上四大種姓之外,皆屬于賤民。占印度人口的約20%,從人口結構來看低種姓人口和賤民的人口占印度65%,這意味著什麽呢?
印度的賤民是指那些從事最肮髒工作的人,一般從事掃街、清潔廁所、理發、洗衣服等工作工作,拿著低廉的工資,而他們的子女只能繼續從事他們的工作,基本上沒有機會和能力接受教育、也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從印度的種姓制度可以看到,通過對于人的階級的劃分,讓低種姓的人一輩子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而且他們的子女還要一直繼續過這樣的生活,對于經濟發展來說,這種制度嚴重的制約了勞動力的解放。
4、語言,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爲印度是一個講英語的國家,實際是這樣的嗎,其實根據數據統計、印度人中粗懂英語的約2億,精通英語者約爲5000萬、以印度13人口來看,精通英語的人不過5%而已,而印度民族衆多,語言複雜,據有關資料統計,印度共有1652種語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百萬的達33種。除憲法規定的18種語言爲聯邦官方語言外,還規定英語爲行政和司法用語。英語和印地語同爲官方語言。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在秦朝時就做到了,書同文車同軌,而現在的印度憲法規定的官方語言就有18種之多,還無法做到文字的統一,大家想想這個差距有多大。
5、完備的工業體系,我們知道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我們的制造業安排了大量的勞動人口,而印度在工業體系的建設上是嚴重偏科的,印度在軟件,制藥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印度缺乏現代制造業。
如果印度不解決自己的種姓制度問題,不解放勞動力,不能讓國民接受良好教育,提高全民素質,快速發展完畢的工業體系,那人口紅利就不見得是紅利,經濟要想高速發展就沒有持續的動力,要想追上中國看來也是遙遙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