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聽了一場新加坡保險同行的分享,內容很多,設計新加坡醫療體系、醫療水平、藥品的資源,政府、個人、商業險,所承擔的作用,健康險的形態、市場態度…
很有趣,同是亞洲國家、亞裔思維,很多體制和理念,驚人的雷同。
它是小而發達的國家,市場與國際開放接軌,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很多近在眼前的趨勢。特此整理了此篇小文章。
01 醫療水平
新加坡素醫療素以體系高效、水平高超著稱。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柳葉刀Lancet、彭博社Bloomberg的各類醫療排行榜中,新加坡都是在亞洲數一數二,在世界名列前茅。
占據地理優勢、新加坡當時無愧的是東南亞甚至亞洲的醫療中心,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印尼、菲律賓的王室政要,都會以新加坡作爲就醫首選地。
當年文萊的公主,不幸罹患乳腺癌,也是在一直新加坡求醫治療。
最打動我的,新加坡的藥品。
它沒有所謂的“國産藥 VS 進口藥”,全部都是國外采購的,非常國際化,可以說全球的藥,都是新加坡的藥。
多家全球醫藥巨頭的亞太區總部都設在新加坡,大部分特效藥、創新藥也都可以和美國、歐盟做到同步上市。
這點相較于國內,絕對是巨大的優勢。
目前國內進口藥的審批上市流程,滯後于國外,少則三四年,多則七八年。
國內的腫瘤醫生,也只能在已經上市的藥品裏做選擇。病人考慮的還是“錢”,來選擇進口藥,還是仿制藥。
而惡性腫瘤的治療,全球新藥研發、叠代非常迅速,國外有論文、有數據、有案例、有方案,大陸卻沒有准入相應的藥品。對于大部分國民,即使肯花錢,新藥也是觸及不到的。(詳見04的案例)
02 社會福利體系
國家作爲綜合統籌,建立一整套社會保障體系,國民有公積金賬戶,分爲住房、醫療、養老的賬戶。
(PS 這不就是我們國內的五險一金了:住房公積金、醫保、養老金)
工作人士、家屬,都會有相應的醫療保險,有一張醫療卡,政府會給予補貼,對于自費人群、國外人群就非常貴,沒有任何補貼。
03 醫療體系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是“分級制”。
小病,導流進基層就醫、實現更快捷就醫,減輕大型醫院的壓力。
國土不大、高度城市化,幾百米距離就有可觸及的家庭醫生、私人診所、綜合診療室(政府開設的、相當于公立),看病非常方便,有全科醫生做基礎的診療。解決不了的病情,他會寫一封推薦信,才能去大型專科醫院就診。
(PS 這就是中國近年一直推行的“分級診療”嘛,不過大家還是習慣大病小病跑三甲。)
醫療機構呢?
醫院,分爲公立醫院(也叫 政府重組醫院)和私立醫院。
公立醫院,承擔了大部分人的就醫任務。目前有幾家,每年醫療的GDP占比是比較高的。
私立醫院,很多以個人診所的形式,在一些商業地産樓設立,如需手術、住院病房,還會和公立醫院有很多的合作。
新加坡鷹閣醫院
醫療水平無從評論,但有一點是確定的:私立醫院效率是非常高效的,甚至上午看過了,下午就可以准備入院手術了。有需要可以馬上安排,相當于“用錢買時間”。
公立機構,免不了要排隊。即便在如此高效運轉,預約後基本也要等上3-4周。
新加坡邱德拔醫院
新加坡的私立醫院極爲發達,而且是體現在硬件、軟件、運營機制的全方位發達。
聽過這樣一句話,“新加坡的公立醫院像國內的私立醫院,新加坡的私立醫院像五星級酒店。”
住院的各種檢查,全部都有護士來引導和陪同,完全可以安心“躺平”。
至于私立醫院的醫生,各個都是頂尖大咖。因爲在新加坡,私立醫院和醫生並不是雇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每家醫院更像是一個醫療綜合體,醫生租用醫院的診室、設備和手術室,打造屬于自己的“獨立IP”。這是一個成熟、充分競爭的市場。
國內近幾年私立醫院發展的趨勢,也有這個意思了。很多頂尖的公立醫生,爲了更多地醫療自由度、決策權,也在大力擁抱私立醫院,以合作或者雇傭的多種形式在開展醫療。
一二線城市的私立醫院,越來越完善;對于我們消費者,實質是花錢買效率、買水平、買舒適。
舉個身邊的例子1:
朋友因爲卵巢的問題,需要住院手術,在杭州的浙二醫院,需要先在門診完成幾項住院前檢查、拿報告、排隊登記等床位、來來回回要跑幾趟;而在浙二對應的私立院區-明州醫院,當天就安排了住院,准備次日手術,主刀醫生同樣來自浙二醫院。
舉個身邊的例子2:
杭州有鼻炎寶寶的家長會知道,杭州有個非常知名的耳鼻喉科醫生L主任,在公立醫院一號難求,等他做“腺樣體”手術,動辄2-3個月,暑假更是排不到。
而同樣是他,也在一所私立的耳鼻喉科看診,同樣由他主刀手術,一般1周就可以安排了。爲了就是安心和效率。
04 一個赴新就醫的案例
不得不說的一個醫療案例,2019年,我的一位同事D女士,不幸罹患乳腺癌,分型並不太好,惡性程度非常高,容易生長和擴散。國內醫生給的手術方案,很可能要切除乳房,也讓她非常猶豫和痛苦。
不幸中的萬幸,她購買了Bupa的高端醫療險。Bupa迅速啓動病案管理,提供國際第二診療意見,建議她前往新加坡的鷹閣醫院就診,有位醫生在這類乳腺癌治療是非常擅長的。
在新加坡,她被安排進行了非常成功的化療,手術也是保乳的形式,讓她多了很多慰藉。
之後,她使用的——Kadcyla恩美曲妥珠單抗,比較有名的乳腺癌靶向藥,當時在國內還沒有上市。而早在2013年,Kadcyla就獲得美國FDA首次批准,直到2020年1月,才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市。(整整滯後了7年時間)
先進一流的靶向藥,價格都不菲。Kadcyla一個療程是6萬人民幣,她14個療程,共84萬,加其他費用,總花費是158萬。其中138萬發生在新加坡,20萬發生在國內。(全部由醫療險承擔)
2013年,Kadcyla就獲得美國FDA首次批准,2020年1月,才在國內獲准上市。
05 醫療險
值得注意的一點,在私立醫院就診時,接待的護士首先會問:
“您有沒有商業醫療保險?
您的保險可以COVER到什麽程度(報銷範圍、比例)?”
如果沒有商業險,就醫是非常昂貴的。
一是因爲發達國家,消費本來就高。二,全部藥材、器材,都是進口的。
雖然全民已覆蓋醫保,政府作爲全民的福利體系的制定者,肯定是要偏向保障中低收入者。所以基礎的醫療條件有限,住院房間6人間及以上、每年的報銷額度也不高。
很多國民有有更高的醫療要求,只能自己來做醫療升級,當然一半的升級費用可以動用自己的醫療保險金。升級,全部交給商業保險公司,目前有7家。
升級到什麽程度呢?豐儉由人。
可以住公立四人間;
可以到單人間、選擇主治醫師;
最好,不想等,就升級至涵蓋私立診所……
不同的升級,對應不同的保費。就看自己對于醫療條件的渴求度在哪裏。
06 醫療險和重疾險
在國內,重疾險占有健康險領域大部分份額,醫療險近幾年才發展起來。
在新加坡呢?
新加坡,同樣的亞裔思維(重視儲蓄),也經曆過這麽一個崇尚重疾險的階段,當時醫療險還沒有這麽完善。在90年代,新加坡政府重新審視健康險並改革變遷,發展趨勢有所不同。
現在醫療險,報銷比例非常高、基本能報銷95%,這樣國民完全不需要擔心醫療費的支出。而且醫療險,略大的醫療場景都可以用到、體驗非常好,比如,做胃鏡也算是手術,也是可以用醫療險報銷的。
重疾險,更多解決收入損失的問題。生大病了,不能夠馬上回去上班賺錢嗎?需要保險公司給一筆錢,讓我們可以躺平、休養。在新加坡,配置完醫療險後,部分人士也會考慮部分配置。
新國國民對重疾險的需求相對較弱,這可能是和國內的保險形態大相徑庭的。隨著國內醫療險越來越完善,意識度提升,國內也會經曆這個保險觀念的轉換階段,更重視一份優質的醫療險的配置,直接解決高昂複雜的醫療費用。
05 溝通無礙
除了就醫本身以外,溝通無障礙也是國人選擇新加坡就醫的重要因素。
新加坡是一個由華人爲主體的國家,華人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74%。這個比例也同樣反映到醫院,不管是醫生還是護士,溝通上基本不存在障礙。
剛才的故事中,D女士就診過程中有充分的的表達機會,醫生會聽得很多,最後給出他的建議。還會對患者說:“你還有什麽不清楚的嗎?還有什麽需要問我的嗎?現在你來到新加坡,來到了我的診所,你不用擔心,你放心,我們會照顧你。”
就是這樣一種態度、一種溫暖的力量,讓面對病魔的你不再害怕。
06 閑聊利率
新加坡,房貸利率1.5%,低得讓我們驚掉下巴了。
活期存款萬分之五,基本等于無息。
可見發達國家一個一個,都是利率奇低的。
總結一下
新加坡醫療水平足夠發達,地緣近、語言通,是國人境外就醫的優質選擇。
新加坡的藥品可及性,大大優于國內。創新藥全球化、同步上市。
即使發達國家的醫療福利,也只能是提供基礎的保障,升級醫療,都是靠個性化的商業險來解決。
發達國家的健康險市場成熟穩定,國民對醫療險的接受度會優先于重疾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