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爾書店設有畫廊、咖啡座,並采用了不打烊的營業模式
最近似乎有很多人在議論書店的事。包括我自己發表于英文電子雜志“思想中國”(ThinkChina)上回憶上海書局的文章:https://www.thinkchina.sg/howshanghai-book-company-enlivened-singaporescultural-scene
在實體書店已式微的大趨勢下,人們熟悉的書店早已紛紛走入曆史,成爲美麗的回憶,久而久之也逐漸被人淡忘了。新加坡于2020年庚子歲末竟見證了一家新書店,在鬧市中心的烏節路盛大開張,迎接愛書的人們前來或浏覽或購買以外,還可以欣賞店內畫廊展出的美術作品,也可順便品嘗店裏的咖啡和糕點。
這家異軍突起、有相當規模的卓爾書店是中國武漢原店的海外第一家分店,開幕的消息一時被國內外媒體競相報道,在社交媒體上也流傳甚廣。我上網浏覽時注意到臉書上有幾位新加坡知名人士對卓爾書店設有畫廊、咖啡座以及不打烊的營業模式,發表不同的看法。
一位畫家說卓爾成立于2013年,因遲于台灣的誠品書店(1989年創立),格局必是模仿後者,所以也設有畫展空間。另一位美術家覺得既然如此,這方面台灣應比中國先進。接著,有位美術史講師恍然若悟地說:因此卓爾就仿效誠品開設畫廊。新加坡著名文史工作者許元豪回應指出,新加坡曆史上曾有兼設畫廊的中文書店。講師卻反問有哪一些?許元豪就貼上一系列國家圖書館所藏的電子版有關書店舉辦畫展的新聞剪報來說明活動真相。
位于烏節路的卓爾書店
看了網上這段有趣的對話,覺得這三位新加坡美術界有識之士,或因屬新生代,未曾經曆過當年逛華文書店的記憶,情有可原。何況關于本地華文書店在1970及80年代美術方面的活動不常見有記載,再說如今新生代一般上也難得接觸華文教育的前輩,難怪他們竟“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但若往深處想,又覺得無論如何他們也算是新加坡文化領域裏的代表人物,並且還肩負著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如此對華文書店在文化發展方面所扮演過重要角色竟一無所知,這很大的程度反映出文藝界對華校生群體的曆史認知,是普遍的陌生。我們與其議論誠品卓爾孰先孰後,抑或是誰模仿誰,不如學許元豪認真查閱一些早年畫展文獻資料,了解實際發展情況,才更重要。
現就借此契機緬懷一下近半個世紀前的華文書店,它們也曾是新加坡一道美麗的人文風景。首先得申明一下:以前的書店在觀念上與人的學習生活更加接近,所以不傾向于當今盛行24小時不打烊與咖啡座的休閑時尚的生活方式。我們在作比較時必須考慮不同時代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異同。
當年幾家大書店除賣書外還非常積極舉辦美術活動,而且,美術展覽可說也是它們的重要業務之一。書店兼設畫廊空間以及舉辦畫展在當時美術生態系統裏應是重要的環節。我發覺許多文獻紀錄似乎都忽略了這點。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座落于大坡大馬路的中華書局,自1971年起就在書局的二、三樓附設一個頗具規模的畫廊,展示許多中國名家如齊白石、張大千、吳昌碩、溥心畬、王一亭、黃賓虹等的作品,偶爾也舉辦個別的展覽如榮寶齋的木刻水印作品展。記得自己每逢周末都愛到中華書局看書,總要趁便去樓上的畫廊轉一轉,當時對這樣的周末活動已感到相當豐富與滿足了。
中華書局二樓的中華畫廊
中華畫廊的展出頗具規模
80年代,我開始爲《海峽時報》寫美術評論時,曾與中華書局經理施寅佐先生常有接觸。施先生非一般書店經理,看他舉止談吐肯定是個文化人。由于他個人的關系,加上其夫人楊倬卿本身是畫家,書店與畫廊又兼賣文房四寶。可以想像這是個彌漫著書香,“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天地,吸引了不少藝術界名流如潘受、劉抗、陳宗瑞、黃葆芳、範昌幹、施香沱等前來會聚,啜茗品畫。相信去過那兒的人還記得書法家潘受先生每逢周末,都在那裏以藝會友,他還即興當衆揮毫,完成的書法作品墨迹未幹,便即刻成爲在場觀者的“收藏”。中華畫廊的雅集成爲當年新加坡文藝界的一時佳話,也讓人留下深刻的回憶。
許多還記得中華畫廊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個品賞書畫的好去處,愛好收藏字畫者更不會錯過那裏的展覽。況且,當時書畫的價錢比起現在相對便宜多了。根據一份1973年中華畫廊的價格表,一幅張大千只需一、兩千塊錢就可買到,還有不少著名畫家的作品價格多在千元以下。
畫家陳克湛1970年代常愛到中華畫廊去看展覽。有一次因看上了一幅于右任的書法而想收藏,因價格千多元而猶豫。施寅佐先生也許猜中他的心意,很賞識這位少年對藝術的熱愛,便破例給他打了個五折。“施先生真是了不起,他那長者的寬愛胸懷讓我至今對他還心存感激,”憶起往事克湛感慨地說:“經他提攜,我習藝及收藏的曆程有個良好的開端。”
上海書局于1972年從橋北路搬遷至維多利亞路之後,1978年在樓上也開辟了一個展覽空間作爲亞洲美術工藝畫廊,1980年代辦過幾次大型的畫展。書局主人之一陳蒙星女士說:“開辦畫廊是因爲我先生鄭識锺對美術有興趣,也認識很多本地畫家,所以展覽與賣畫的事務就由他去料理。”
亞洲畫廊所舉辦的展覽相對偏重于本地與亞洲區域的作品,如1978年《十二名著名畫家美展》,呈現新加坡畫家林子平、蔡名智、林子影、王春鑫等人的作品;1979年的《泰國陶瓷展》與1980年的《中國現代書畫展》。
2011年我在好藏之兼吳冠中美術館當館長時,一天來了一位洋人,他說自己是長住新加坡的法國人,並拿出一份剪報和一幅畫的圖片。剪報是我1980年爲《海峽時報》寫的報導,介紹的是一項上海書局主辦的大型畫展,圖片是吳冠中的水墨江南。原來他在那次展覽花了新幣1600元買下了這幅畫,如今想要割愛賣給好藏之的主人。他根據新近尺寸、內容相仿的作品拍賣紀錄估價80萬美元。我一聽有那麽好的價錢,馬上勸他最好送去拍賣。
《中國現代書畫展》
至今還堅守在書城的友誼書齋創辦人宋兆裕先生自謙不懂藝術,但他書店的業務卻始終與美術結下不解之緣。1969年開業初期友誼主要經營文具、文房四寶、工藝品、郵票、挂曆和日記簿等。後來所代理的精美日曆幾乎壟斷了新加坡市場,洋溢著精致書畫氣息的日曆廣受歡迎,因此業務很自然就進一步發展成舉辦畫家的展覽。宋先生除了進口大量中國字畫,一律以新幣100元標價外,也曾經親自從中國帶進檔次較高的名家如吳冠中的真迹來售賣。
友誼書齋創辦人宋兆裕
今年已84歲的宋先生回憶起1980年代書城百勝樓三樓開辟的展覽空間時說:“當時中國許多畫家都願意來新加坡展覽,我們有時也爲本地畫家舉行過畫展。”根據一則1988年1月15日的《聯合晚報》報道,本地畫家唐近豪在國家博物院畫廊剛結束的個展移至書城的友誼展覽中心。
1980年代剛落成的百勝樓成爲華文書店的彙集中心 ——大家更愛稱它爲“書城”,其中的國際圖書成立于1979年,位于三樓。1988年于四樓增設國際圖書秘點畫廊與茶館的空間,也曾舉辦過多次畫展,成爲書城友誼展覽中心之外另一美術活動場地。展覽呈現中國畫家與本地畫家如王良吟、林保德、許元豪、林國維、許金盛等人的作品。創辦人張克潤先生說:“這是一間集書店、畫廊與茶館于一體的現代風格書店。許多年輕人非常喜歡來這個地方看畫品茶,我自己也從經營當中增長了不少學問,對茶文化尤其有心得。”
最令我難忘的另一間融書香、墨香、茶香爲一體的書店,就是位于書城二樓的今古書畫店,招牌上的英文名Books and Art of All Ages似乎也表達出那“上下古今”的意涵。店裏書籍堆積如山,牆上還挂了不少字畫,有客人一到,似乎無時無刻不在埋頭看書的店主饒力吉馬上站起來歡迎招待,接著給客人端上一杯熱茶之後就跟他侃侃而談。由于書畫都是他自己私藏,談起來如數家珍,猶如個活字典,讓客人感到賓至如歸。到了周末,許多文人學者都愛來這裏相聚,宛如個文藝沙龍。我在《海峽時報》時曾跟饒先生做過一則訪談,文章的標題是:Drop in for tea and a chat about books and art(《請進來品茶、談書論畫》),很貼切地勾畫出這家與衆不同的書店與其主人(《海峽時報》 1982年2月17日)。
1988年3月王銀花、吳秀玲、王良吟、锺蕙如在百勝樓四樓秘點畫廊舉辦“畫與話”預展
作者訪談饒力吉的文章剪報,《海峽時報》雙語版
以上所述說的是30至50年前書店陽光燦爛的歲月,如今書城似乎已經轉變成“畫城”——畫廊、文具店與文房四寶店集中的地方了,有時覺得好像找書還得上畫廊或文房四寶店去。幸好還有堅守崗位的友誼書齋、大衆書局等,爲愛書人服務。整體來看近日書城還保留些許以往書香墨香交融的余韻。
那天特地去新開張的卓爾書店轉了一轉,想在品味精致的室內設計裏尋找記憶中那種交融的“古早味”。四周浏覽時,所見到的顧客也好服務員也好都是裝扮入時的年輕人,馬上意識到自己在那裏是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兒,恍惚之間腦海裏不禁浮現施寅佐和饒力吉兩位老先生和藹的笑容。
(作者曾任《海峽時報》雙語版主編、好藏之兼吳冠中美術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