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新加坡衛生科學局發布第三份疫苗安全監測報告,截至6月30日,新加坡共注射逾547萬劑疫苗,超過336萬人接種至少一劑,約210萬人完成兩劑。
從2020年12月30日開始接種至今年6月30日,衛生科學局共接獲6606起疑似不良反應報告,占本地施打數量的0.12%。他們中73%年齡低于60歲,女性占約64%。
另外,所有不良反應報告中,有252起屬于嚴重不良反應,占總注射劑量的0.005%。
最常見的是嚴重過敏性反應,有42起,也就是每10萬劑有0.81起,大部分都已康複或正在康複。
截至目前,新加坡沒有出現注射疫苗引起的死亡案例,心髒病和中風發病率也沒有增加。
6606起冠病疫苗的疑似不良反應報告,其中129起是12歲至18歲青少年,占青少年接種疫苗數量的0.06%。
青少年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出疹、荨麻疹、呼吸短促、暈眩和昏厥,這些不適通常幾天內緩解,比率跟國際情況差不多。
青少年在注射疫苗時昏厥,主要是打針時焦慮或怕疼,與疫苗無關。他們可能頭暈、身體虛弱、反胃、眼前昏暗、耳鳴和盜汗。昏厥可能突然來襲,青少年可能會臉色蒼白、頭暈、心跳很快或不規則、肌肉也可能抽搐或抽筋。他們要是躺下來,一般很快沒事,五分鍾後症狀就會減輕。
截至6月30日,當局一共收到17起12歲至18歲青少年昏厥的報告,他們大多都在五分鍾內康複。
這個年齡層中,新加坡每注射10萬劑疫苗就有7.4人出現昏厥反應,與國外報告的數據相似。
衛生科學局建議,那些對針頭有恐懼的人,可以躺著打針,或者出現不適時坐下來、把頭埋在雙膝之間,或者躺下來擡起雙腳,這麽做可以避免他們跌倒傷到自己。接種前,公衆也應該喝水、吃東西、有充足休息。
截至6月30日,新加坡共12人在接種疫苗後引發心肌炎和心包炎。當中,三男兩女是30歲及以上,但七人是30歲以下的年輕男子,這超過了該年齡層的基線發病率。
雖然大多都是在打第二劑後發病,但也有六起打第一劑後發病。他們多數在接種一周內發病。
所有30歲以下患者對治療反應良好,他們都已康複或出院。
另外,當局也接獲62起貝爾氏麻痹症(俗稱面癱)的報告,多數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