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施詩 報道 8月25日,世界衛生總幹事譚德塞在WHO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上周全球疫情趨于穩定,但新增病例數仍保持高位,不同地區新增病例增幅不同。“只要病毒仍在擴散,疫情就依舊構成威脅。我們沒有捷徑可走。”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一期的周報顯示,8月16日至22日當周,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50萬例。西太平地區與美洲地區新增病例繼續上漲,分別環比上漲20%和8%。 東南亞地區和東地中海地區域新增病例呈下降趨勢,分別環比下降16%和10%。歐洲地區和非洲地區報告的新增病例數與前一周基本持平。8月16日至22日當周,全球新增死亡人數逾6.8萬例,與前一周相似。截至8月22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超過2.11億,累計死亡人數超過440萬。
隨著Delta變異毒株席卷全球,美、德、法、希臘等國擬計劃開展新冠疫苗加強針。譚德塞指出,在部分國家考慮增強針時,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疫苗接種率仍非常低。他呼籲,“在一定時間內暫停使用加強針,以便我們能夠讓每個國家在9月底前至少爲其10%的人口接種疫苗。爲了我們所有人的利益,我們應該表現出真正的團結。”
針對疫苗可及性和公平性問題,新加坡高級部長、G20防範和應對大流行病融資高級別獨立小組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強調,“我們當下最緊急的首要目標是戰勝新冠病毒。我們爲戰勝新冠病毒而投入的力量,特別是在全球範圍內生産疫苗並爲全球各地人民接種疫苗的能力,將有助于我們爲未來的大流行病做准備。”
發布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爲,新冠病毒大流行病不會是最後一次流行病。面對未來潛在的大流行病,各國應加強多邊主義、支持WHO,並建立新的全球合作機制。
疫苗增強針有待商榷
8月24日,希臘衛生部初級保健秘書長馬裏奧斯·希米斯托克利斯宣布,面向特定人群的加強劑新冠疫苗預約平台將于9月的第一周開放。
此外,美、法、德等國也宣布將推出新冠疫苗增強針計劃。8月24日,法國衛生部長韋朗宣布,從9月1日起最脆弱人群將注射第三劑新冠疫苗以加強防護。8月18日,美國高級衛生官員宣布,美國將從9月開始廣泛分發mRNA疫苗增強針。8月16日,德國巴伐利亞州宣布開始爲80歲以上年長者等高風險人群接種增強針。
對此,WHO首席科學家Soumya Swaminathan表示,世衛組織關于新冠疫苗加強針的使用建議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第一,將基于現有科學數據。現在尚無需要接種加強針的確鑿證據。未來需要研究接種疫苗後一段時間內的有效性數據,有可能一些特定群體如老年人會需要接種加強針。此外,不同新冠疫苗在保護時長等方面的表現可能不同,新的變異株也可能導致需要接種加強針,但現在還不是推薦接種加強針的時候。
第二,Swaminathan指出,全球範圍內的疫苗供應量仍是有限的,因此當前的疫苗應分發給那些急需疫苗的人,比如在一線與流行病作鬥爭的醫護人員、老人和弱勢群體。
WHO免疫、疫苗和生物制品主任Kate O’Brien對21世紀經濟報道等記者也表示,“只有當科學證據明確表明需要增強針時,我們才需要采取行動。”
O’Brien指出,關于何時或以什麽爲標准來建議增強針的問題的確是一個政策問題。首先,要仔細研究從公共衛生角度判斷最有意義的結果,即重症住院和死亡人數,這才是真正的重點。其次,研究結果的一致性很重要。根據單一的研究結果行事並不是一個健全的政策基礎。“所以我們也會像所有的政策制定者一樣,考慮所有的證據。當你問到我們何時會就加強劑量提出建議,我們首要的考慮因素是讓那些最危險的人接種第一劑,以便在所有國家都能預防嚴重的疾病。”
譚德塞補充稱,當一些國家有能力進行強化接種是,另一些國家甚至還未進行第一輪和第二輪的接種,這是一個道德問題。“但是,這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中低收入國家很多人尚未接種疫苗,這給了病毒循環的機會,導致新變種出現,而新變種可能比Delta變種更加強大。因此,這在技術上是錯誤的。”
譚德塞強調,“我們處在同一條船上,讓一部分人獲得免疫不會幫助我們盡快從新冠病毒大流行中恢複。”
應建立新的全球安全體制
此次新冠病毒大流行暴露了全球公共衛生體系不少問題,比如全球健康安全資金不足、多邊主義合作較少等。新冠病毒不會是人類面對的最後一次流行病。如何更加有效、迅速地應對未來潛在的流行病值得反思。
尚達曼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強調,“我們現在面臨的任務是既要應對當前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又要爲未來的大流行病做好准備。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資源 、更多的集體合作和資金。建立調動這些資源所需的機制是可行的,也不複雜。此外,建立新機制所需成本基本上是國際社會能夠負擔的,因爲我們在新機制下可以減少更多損失。”
尚達曼表示,“下一次大流行病可能在任何時候到來,它可能比新冠病毒更具破壞性。因此,我們不能在爲未來的大流行病做准備方面耽誤任何時間。從根本上說,這需要對國際合作進行新的思考,我們必須從從外國援助的角度來思考全球衛生安全的資金問題,轉而將其視爲所有國家必須進行的戰略投資,這不僅是爲了全球社會的利益,也是因爲這符合每個國家的自身利益。 ”
譚德塞在發布會上指出,未來三個月將是塑造大流行病防範和應對的關鍵時期。無論構建什麽樣的結構和機制,都必須讓所有國家參與,必須讓動物和環境衛生、民間社會和私營部門等全衛生領域的合作夥伴參與,必須確保與國際衛生條例和其他國際文書相一致,必須致力于與所有194個成員國合作,建立一個全球體系,以更好地保護所有國家的所有人。
尚達曼在發布會上表示,“正如譚德塞所強調的,需要確保我們不重複現有的機制,無論是資金還是管理。因此,我們尋求擁有新的資金和管理機制,將資金引入衛生領域,以加強全球衛生安全。”
尚達曼建議,可以從三點完善全球衛生安全體系。首先,應加強多邊主義,必須加強對WHO的支持。“如果沒有一個得到加強的、有財政保障的WHO,就無法解決大流行病的安全問題。”
其次, 必須更好地利用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多邊開發銀行。WHO需要更強大、更可靠的資金,G20集團建議通過增加基于評估的捐款,爲WHO提供更多、更可預測的多邊資金,不僅僅是雙邊資金,而是多邊資金。“我們必須使全球公共産品的融資成爲這些國際金融機構核心任務的一部分,以抵禦氣候變化和大流行病的安全。”
第三,必須爲全球衛生安全建立一個新的多邊籌資機制,即全球健康威脅基金,旨在每年從國際社會籌集至少100億美元。除了國家捐款之外,該基金還將促進其他來源的資金,比如私人慈善捐款。
據尚達曼介紹,該基金不會是一個新的機構,也不會是一個有自己業務的新機構,而是資助現有的機構和網絡,並根據需要進行優先排序和重新排序。 G20高級別獨立小組認爲,建立一個由G20成員國的衛生和財政部長、多邊組織官員組成的G20+委員會, 以對全球衛生安全的融資進行更好的管理,並實現更大和持續的融資。
譚德塞補充稱,全球正在形成的共識是健康是核心。100億美元的全球健康威脅將在一年內節省數萬億美元,因此在經濟論證方面,該基金是完全有意義的。“這筆錢與全球數萬億美元的損失相比,是很小的一筆錢。財政部長們都表示100億美元是許多國家預算的零頭,所以這不是一個大數目。此外,比起爲未來節省的資金相比,這也不是一個大數目,而且該基金還能幫助我們應對目前的新冠病毒大流行。”
尚達曼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建立一個新的、有效的多邊機制,以克服目前孤立的融資機制,並調動更大規模的、可持續的資金,是必須完成的事情。
(錄制、剪輯、字幕:實習生 王梓涵)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