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致辭時指出,因爲資訊科技的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轉變,媒體也受到很大的沖擊。就如教師現在需要掌握新的技術,通過線上教學,媒體工作者也一樣。
現在的青少年吸收資訊的方式很不一樣,媒體工作者須跟著調整。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成立青少年受衆工作群,將在社交媒體平台推出以視頻爲主的內容,專門服務18歲至26歲的年輕人。
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昨天(9月11日)在2021年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頒獎禮上透露這項計劃。她致辭時指出,因爲資訊科技的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轉變,媒體也受到很大的沖擊。就如教師現在需要掌握新的技術,通過線上教學,媒體工作者也一樣。
“過去這幾年,我們不斷改變,希望借助早報校園的線上閱讀和活動,與我們的少年讀者互動。數碼化不再只是個趨勢,它已經是大家時時刻刻面對的現實。通過數碼平台走向青少年受衆是必然得走的一條路。”
除了學生報,本月成立的青少年受衆工作群包括一個由年輕同事組成的團隊,總編輯是陳能端。他們將設立一個新品牌,在社交媒體平台如YouTube和Instagram上推出以視頻爲主的內容。“大部分的學生在中學畢業後,就與華文告別。這個新的産品,希望吸引剛從學校畢業、對華文還有些溫度的群體,讓華文成爲生活的一部分。”
陳能端受訪時說,目標受衆可能不是天天接觸華文華語,但他們對華文華語還是有余溫。“我們希望通過爲他們量身定造的內容,抓住他們的視線,避免他們與華文華語漸行漸遠。”
教學路上表現卓越 今年八位華文教師獲獎
李慧玲指出,讀者能夠從“逗號”(學生報《逗號》)來到“句號”(《聯合早報》)依然是華文媒體集團的願望。“但是當大部分家庭裏,再不會有一份《聯合早報》,我們不能假設《聯合早報》會是下一代人熟悉的名字。青少年吸收資訊的方式不一樣,我們必須調整自己。”
《逗號》的前身是《星期5周報》,由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于1991年主持創刊儀式。
李慧玲強調,媒體工作的形式可以變革,就如教師經曆教改,但萬變不離其宗,和華文教師一樣,都是希望孩子把華文掌握好。在她看來,建國總理李光耀1991年說過的一段話仍適用于現在。他當時說:“盡管華文是第二語文,我相信,如果華文在新加坡華人當中是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新加坡華人會是個生機勃勃,並且自尊自重的社群。”
>>
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前稱全國模範華文教師獎)今年步入第24年。本屆共收到1265份提名,約340名來自163所學校的教師獲得提名,最終有八位教師爲華文教育與文化傳承作出貢獻而獲獎。
爲頒獎禮擔任主賓的教育部長陳振聲致辭時肯定本地華文教師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除了疫情,語言環境的轉變也給華文教師帶來很大的挑戰。英語成爲更多新加坡華人在家中最常使用的語言。在網絡時代,孩子接觸資源的媒介語也以英語爲主。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的華文教師可說是肩負了更重大的責任。他們必須學習十八般武藝,想方設法鼓勵學生多用華文華語……與其說他們只是在教導一門語文課,華文教師更像是華文的‘引路人’,必須善用各種機會,吸引學生愛上華文。”
陳振聲指出,新聞時事是華文學習重要的生活素材。今年推行的中學華文課程使用更多貼近生活的語料來豐富學習,包括新聞時事。華文媒體集團也通過旗下的報紙、學生報、電台和數碼平台,提供各種新聞時事內容,爲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由《聯合早報》與早報校園(ZBSchools.sg)主辦,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新加坡華文教育學會、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新加坡中學華文教師會協辦,並獲得報業控股基金會贊助以及教育部的支持。
頒獎禮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得獎教師各可獲得獎座、獎金1500元,以及爲期12個月的早報數碼配套個人版。
建國總理李光耀 學習華文態度超認真
傑出教師獎評審之一的鄭迎江博士曾有幾年教導建國總理李光耀華文,他學習華文的認真態度令她十分感動。
華文特級教師鄭迎江博士分享感言時指出,獲獎華文教師都表現出終身學習的熱忱,並將這股熱忱傳遞給學生。在終身學習方面,她想起了李光耀先生。
建國總理李光耀務求弄懂每個新名詞
她說:“我曾有幸陪伴他度過幾年的華文學習時光。對每一個新名詞,他都務求弄通弄懂,雙語標注、口念默誦是他常用的方法。他常常就學習內容提出各種問題,通過交流運用來熟悉新詞彙並掌握上下文語境。
“他的華文華語學習從未中斷過。有一年他生日當天,仍然要求上課,我給他帶去桔子,表示祝賀,他非常開心。
即使生病了,他也堅持上課。那上課的一小時很短,但對我來說很長,我的內心起伏不定,非常感動。我相信,我們華文教師憑借終身學習、與時俱進的精神,以學生爲中心,不斷鑽研課程、教材和教學法,定能照顧好多元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讓華語成爲孩子們的生活語言。”
得獎教師王學萍挑戰學生 網上堅持 “打卡” 30天
疫情加速了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使用,在學生居家學習及放假期間,華文教師配合課文利用網絡互動工具設置挑戰,除了讓學生通過科技學華文,也爲他們提供網上溝通平台,與教師和同學線上“見面”。
去年4月學生因疫情開始居家學習時,美華中學的華文主導教師王學萍(53歲)正好在教高級華文班級關于如何養成好習慣的課文。
“我擔心學生突然得盡量少出門,他們憋在家裏是否會受不了,所以就想用這30天與學生一起進行一個有意義的活動。”
王學萍設計了一項三十天養成好習慣的挑戰,讓每個學生爲自己設立一個每天得堅持重複完成的目標,並每天通過網絡互動工具Padlet“打卡”。
她說,班上有同學每天爲家人做一道美食,並上載照片與同學分享。還有一名學生每天學一句日語,30天後還真能夠寫出一段日文。
王學萍也爲學生樹立好榜樣,設下了每天堅持寫日記的目標。獲頒今年的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教學已有22年的王學萍爲能夠獲得同事和學生的認可感到榮幸,但她也指出,未來的挑戰還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教學改革。
“如果我獲獎是對于過去成就的一些肯定的話,往後該怎樣呢?我覺得我還要重新出發。”
得獎教師梁勇:把課堂變“學堂”
現代學生對科技的熟悉遠超老師,華僑中學(高中部)中國通識教師梁勇博士(53歲)利用科技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發揮學生在這方面的優勢,主導學習過程,教師則扮演從旁點撥的輔助角色。
梁勇說:“我想要把課堂變成學堂,不是老師教,而是學生學。也要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他坦言,中國通識這門課並不簡單,除了內容非常廣泛,也涉及變幻莫測的時事發展。因此,對于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如何有條理地分析現代大量信息的聚合思維能力,都非常重要。
爲了幫助學生學習,梁勇經常將合作性和探索性學習融入課堂中。
例如在談南海爭端時,梁勇便以“模擬聯合國”會議的形式進行,讓學生代表不同國家,並收集資料和進行深入調查。之後,各方得在談判中嘗試維護各國的利益,並最終達成協議。
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從不同國家的立場和視角去看待複雜的課題。
梁勇在教育部于2007年推出中國通識課程時就在華僑中學(高中部)任教。他說,教書的14年來,讓自己感到很幸福、很快樂。
梁勇還記得一名遲遲無法找到論文題目的學生,最後決定專注研究一國兩制,從此激發了他對中港問題的關注,並通過這篇論文找到了自己未來的前進方向,讓梁勇感到十分欣慰。
“做老師最大的快樂就是看到學生有所成就,學生獲得成就,比老師自己獲得成就還來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