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教育界最爲重大的事件,無疑是耶魯-國大學院與博學計劃合並的風波,9月13日周一,新加坡國會問詢上,教育部長也對此事作出正面回應,支持這一變化,並希望國大能創造更具新加坡特色的教育。
雖然很多家長學生覺得事情很突兀,但是陳部長認爲提早公布才能讓事情順利解決。
“雖然合作關系到了2025年才結束,但雙方都認爲,盡早宣布而不是不說,才是負責任的做法。如果延遲宣布,繼續招收無法在耶魯—國大學院完成學業的學生,或者繼續雇用教師,那將是不誠實的做法。”
耶魯-國大學院將不再招收新的學生,學院老師也能有充足的的時間做好轉型。
財務問題
國大校長陳永財表示,耶魯-國大學院建校至今,籌集了不到8000萬元的捐贈款,相較于建立約10億元捐贈基金所需的3億多元目標,有著不小的缺口。
美國擁有10億美元級別捐贈基金的頂級博雅學院,如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College)或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College),都有200多年的曆史。耶魯-國大學院被要求在十分之一的時間內實現相同的捐贈總額。
最初的籌款目標定于2030年實現,大學捐款主要來自畢業生,作爲一個年輕的學院,指望畢業沒多久的青年捐出巨額是不現實的。
學術自由
耶魯-國大學院有超過850名校友,創院初期曾遇反對聲浪,有一部分耶魯大學教授質疑新加坡和國大的言論與學術自由。
陳振聲表示,目前的學術自由政策是參照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做法制定的,而且這些做法從那時起就一直沒有改變。
新加坡的許多新機構都是與全球領先的大學合作創辦的,這些機構已經發展成熟,有的也選擇結束重啓。
“我們有很多東西要向其他人學習,不僅是從美國的大學,還有歐洲、亞洲和其他地方的大學。但要成爲對他人有吸引力的合作夥伴,我們也必須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主張。”
新學院
有關學費問題,耶魯-國大學院與國外其他頂級小型博雅學院相比還是便宜不少。美國博雅學院前五名,學費都在6萬美元左右,比本地學生在耶魯-國大學院的學費(2萬零750新元)高出近四倍。
教育部也將提供各項支持,保證新學院每名學生的學費低于耶魯-國大學院,讓所有學生負擔得起。
新學院計劃每年招收500名學生,與耶魯-國大學院和國大博學計劃目前的總和相似(各約250人),學生將和其他國大學生一樣,在國大現有的院系中選擇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