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個名稱是由”新加普拉”(Singapura)意謂”獅子城”衍生而來,相傳是一位蘇門答臘王子在第一次踏入新加坡島遊曆時,看到一只如老虎模樣的野獸,描述爲”行動敏捷而美麗,豔紅的身軀,漆黑的頭”;王子顯然非動物學家,因爲他所見的野獸可能就是頭獅子。但由于他一言九鼎,富有想力的詞藻,這個13世紀時的名稱便一直延用至今。
一世紀之後,”新加普拉”成爲兵家互爭的戰場。戰爭的結果並無明顯的贏家,新加坡卻成爲最大的受害者,戰後新加坡被各方所遺棄,房屋全毀而淪爲叢林,從此沉寂隱沒直至公元17世紀。
新加坡的再度被發現是在公元1811年,一百名馬來人在其首領田緬剛的帶領下,在此地落戶;八年後,英國的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岸登陸,他認爲縱使當地海盜猖獗,新加坡仍是一個最理想的英國海外貿易據點。
萊佛士將新加坡建設成爲自由港的理想逐步實現,其後的110年間,新加坡蓬勃發展,許多辛勤工作以追求個人幸福的移民,更視新加坡爲理想中的亞洲天堂;之後,戰爭爆發,日本入侵新加坡,夢想幻滅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新加坡的命運,新加坡人決定脫離英國尋求獨立。
公元1959年,新加坡人的願望順利達成,繼而推舉劍橋大學畢業的律師李光耀出任第一任總理。
公元1963年,新加坡和馬來亞、北婆羅州(今沙巴)和沙勞越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此聯邦由馬來亞總理東姑拉曼提議籌組,只維持了兩年的時間;公元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正式成爲獨立共和國-新加坡共和國。
二十多年來,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將新加坡建設爲亞洲的觀光、商務和金融中心,因此在教育和技術訓練課程、投資策略、航天科技和環境政策的發展,均不遺余力。
早期離鄉背井到新加坡再創家園的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僅創造了新加坡今日多民族的和諧社會,也留下了豐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
中華文化精髓深深影響著新加坡獨特的生活型態。如歡欣多彩的華人農曆新年,或慎終追遠的清明節,而最富饒的遺傳還有傳統藝術,如精致細膩的景泰藍磁器和高雅脫俗的書法等,當然風行于華人文化的風水之說,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項建築設計裏。
馬來人,以自身豐富的文化遺産,使新加坡更爲多彩多姿。馬來人受到早期阿拉伯商旅的影響,改信伊斯蘭教,最爲人稱道的民族特性是堅強的團結民族性、樂于助人的心胸和對宗教信仰與傳統的堅定不移。
印度人,在許多方面,被冠以“新加坡建設者”的美譽。新加坡草創初期,印度人扮演著契約勞工的角色,參與各項建設工程,例如沼澤疏浚和道路建築等;他們更參與許多新加坡著名公共建築物的興建,其中包括聖安德烈大教堂;除勞工外,學有專精的人士接踵而至,其中不乏具有教育、農業和商業等素養的專業人才,一如華裔和馬來裔民族,印度族裔也在飲食、藝術、宗教方面盡力保留其特色,更突顯新加坡文化的多元性特質。
除上述三大民族外,新加坡人口另有約1.4%的其它少數民族,包括歐亞通婚的後代,例如來自馬來西亞麻六甲的葡萄牙裔後代和來自印度的戈亞族。
此外尚有少數阿拉伯、亞美尼亞人和猶太人後裔。這些民族在新加坡曆史中,曾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地位,例如舉世聞名的萊佛士酒店是由亞美尼亞裔的沙克士兄弟出資興建;新加坡的國花─卓錦萬黛蘭,是爲紀念一個受人敬仰的亞美尼亞裔家族的女兒而命名;座落于禧街的亞美尼亞教堂,興建于公元1835年,至今仍保存完好。
猶太人在1830年來到新加坡,並且在法律、醫學、商業和教育領域有傑出的表現;阿拉伯人則以商旅身份出現于新加坡曆史,人數並由1834年的66人,成長至1947年的二千人,著名的阿拉伯裔家族有阿沙可夫、阿裕尼與阿卡夫家族,歐洲族裔包括新加坡殖民時期開拓先驅的後裔和近代視新加坡爲祖國的開創者。新加坡名副其實是外國專業人才荟萃的理想家園。
話說新加坡的命運還真是多舛
當時的人一定沒想到坡縣會有今天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