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演習引來了諸多媒體的追蹤報道。狗仔隊們對這次演習如此重視,其原因是一艘編號為SS-426的海豹號潛水艇參加了這次演練。聯想到台灣地區海軍的這次演習,主要針對的是遼寧號穿越台灣海峽的行動。會不會是這幫無事生非的記者先生們想看一看海豹號和遼寧號鬥法的場面呢!
鬥法?海豹號說了,就是鬥地主,我也不能跟她一塊玩兒,我們有代溝
實際上,記者們對海豹如此關心,是因為她屬於世界上目前在役的最老的常規動力潛艇。
如果到網上去搜索谷歌或百度,都會發現海豹號這艘老潛艇的蹤跡,而且內容難得的一致。台灣海軍的海豹號潛水艇,本是美國海軍淡水鯉級潛艇中的一艘,名叫特斯克號(US-426,Tusk號,台灣連舷號都沒有改)。
ADVERTISEMENT
Tusk,是一種特殊的鱈魚,味道鮮美
台灣的另一艘同級別海獅號潛艇,在美國海軍中的名字更可愛,居然是帶魚號!
估計是二戰中美軍的潛艇太多了,找不到合適的魚來命名吧。
該艇下水於1945年8月8日。離日本投降還有一個星期,所以有人說這條潛水艇曾經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到今年為止,這艘艇已經服役71年,堪稱真正的老奶奶艇了。記者們關心她,不是怕她去跟大陸玩命,而是怕她出海以後發生什麼問題,要知道,一般六十歲以上的連過山車都不讓玩了,這七十歲的出海奔波未免太過辛苦。
ADVERTISEMENT
應該說這種關心是很到位的,在2015年,這條海豹號潛水艇剛剛經過大修,其原因是這艘潛水艇的耐壓艇殼已經不能組成完整的圓形了。
從海豹號的甲板也可以看出,她早已年久失修,如果不進行大修的話,這條老奶奶船駛入大海之後,很容易從潛水艇變成「沉水扁」的
關於海豹號還有很多離奇的傳說。比如,據說她在1973年從美國海軍被轉讓到台灣地區海軍時,其潛水艇的魚雷發射管都被用水泥填死。這是美國方面擔心蔣介石得到潛水艇以後,突然狂性大發,向大陸發起挑戰,跑到上海或者廣州附近打沉幾條船,那樣的話會給雙方帶來難以處理的麻煩。後來台灣方面絞盡腦汁,終於打開了被水泥填死的發射管。但始終沒有魚雷可用。所以只能用於訓練。
ADVERTISEMENT
這件事沒有確鑿的證據,台灣方面聲稱,台灣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是堅不可破的,美國朋友沒有干過這樣缺德的事情!他們倒是不否認曾經對魚雷發射管進行過一系列的工程處理。不過聲稱那是為了改造魚雷發射管,以使其能用於布設水雷。
雖然如此,我們卻知道在1975年前後,曾經發生過台灣一名姓邱的駐美武官,因為試圖為海豹號購買魚雷而被美國方面驅逐出境的事情。看來空穴來風其自有因。很長時間裡海豹號的確是赤手空拳,除了有幾支手槍以外沒有武器。
總之,讓這樣一艘連逛公園都不需要買門票的老艦出門去拚命,實在有違人道。
看來大多數記者是出於獵奇的心理才會關心這艘更適合出海釣魚,而不是出海作戰的老式潛水艇的。應該說,以歧視性的眼光來看海豹號是很不公平的,誰都有老的那一天嘛。而海豹號的一生其實是頗有故事的。
ADVERTISEMENT
海豹號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於美國海軍中服役的日子裡,在台灣的日子裡海豹號基本是不挪動的——歲數太大了嘛。
她多半時候是停靠在高雄的碼頭上,不知道是不是也會像一個老船長一樣把自己的故事講給路過的年輕人們聽。
作為一條船海豹號值得驕傲的是她曾經遍歷過世界各地的風景。
海豹號在作為美國海軍特斯克號潛水艇服役期間,可說經歷相當豐富。她在1946年下水之後,很快就被派往拉丁美洲,曾經在巴西、巴拿馬運河、西印度群島等地進行巡邏。1948年它被調回美國,進行被稱之為「古皮2號」的改造工程。
這是美國海軍對於常規動力潛艇進行的技術改進性實驗。經過改造,特斯克號的指揮塔變得更像流線型了,同時裡面加裝了新的通氣管系統,這樣她變得可以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任何一條潛水艇在水下跑得更快。
實驗是成功的,隨後,這艘特斯克號潛水艇充當了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海軍學校的訓練艦。幾個月後,她被派往北冰洋,在那裡執行與蘇聯潛水艇鬥智斗勇的任務。1953年特斯克號被派往歐洲。在那裡,她曾多次前往地中海執行任務。
儘管這是一片被歐洲、中東和非洲包圍的狹窄海區,不太適合潛水艇的活動,特斯克號倒也沒有遇到過什麼麻煩。她在這裡一直服役到1973年,然後被調回美國,並經過檢修之後被送交國民黨海軍,這樣她又到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可以說特斯克號這一生除了南極洲和澳洲沒去過以外,世界上其他的大洲和大洋都是她曾經馳騁的地域。
不過,對一艘在美國海軍這樣的大洋海軍中服役的軍艦來說,這倒也不是特別引人注目的經歷。真正使它寫入海軍史的事件發生在1949年。這就是著名的科西諾號潛艇沉沒事件。
科西諾號,是一艘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建造的常規動力潛艇,與其他潛水艇不同,它是美國第一艘裝備實驗用偵察技術設備,進行間諜活動的潛水艇。
1945年8月,該艇首次出動,與特斯克號組成雙艇編隊,前往蘇聯北冰洋沿岸進行情報收集。其實,這時的科西諾號潛水艇狀況並不好,由於安裝特種無線電接收天線,需要在潛艇耐壓殼體上鑽孔,也就是說要鑽穿艇體形成若干孔洞,這樣會降低潛艇的安全性能,而且此後一直出現漏水狀況。
但該艇還是不能整修,就奉命出航了,這是因為此時美國正有一個重要的偵察任務要它去執行。蘇聯在1945年8月實施第一次核試驗,美國迫切需要知道這次核試驗的相關情報,因此這艘潛艇被派往前方海域,執行無線電偵聽任務,而由沃廷頓海軍中校指揮的特斯克號則為其擔任護航。
兩艘潛水艇,表面上的任務是執行對抗演習。而實際上,美國海軍是希望通過它們的表現,證明自己的潛艇可以獨立的,而且隱蔽的執行情報收集任務。
理想很豐滿,而現實通常比較骨感。
科西諾號在出航之後,便不斷受到漏水的困擾。幸而艇長貝尼特斯海軍上校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航海軍官。他指揮科西諾號,巧妙地通過了挪威北部的北角地區,深入巴倫支海,逼近了蘇聯重要的軍港摩爾曼斯克。
在那裡,科西諾號上的情報軍官奧斯汀上尉進行了仔細的監聽。儘管聽到的信息十分龐雜,從莫名其妙的摩爾斯電碼,到懷疑為核試驗相關的命令都有,而且當時的美國海軍還不具備清晰分辨這些信號的能力,但是作為海軍的第一次水下監聽偵察,成果還是蠻豐富的——至少說明這一招兒可行嘛。
也許是上天註定了這次偵察行動命運多舛。貝尼特斯海軍上校等人很快發現了這次行動中有兩個計劃外的疏漏:
第一,他們偵聽的位置位於蘇聯潛艇基地波利亞爾內北側150海里處的巴倫支海上。這裡是絕對的高緯度地區,而且他們偵查的時間又在8月夏季,正是北冰洋地區極晝的時間。白天很長,這迫使美國海軍的潛艇們必須在水下呆更長的時間,以免被發現。這使得兩艘潛水艇電力消耗激增,必須不斷地用通氣管狀態航行,以補充電池消耗的電力。
第二,也許是美軍的氣象部門裡面出了內奸,也許是上帝那個叫做厄爾尼諾的兒子在搗亂。總之在整個偵查過程之中,他們所偵察的海域一直波高浪急,氣候十分惡劣,在進行通氣管狀態航行的時候,大浪把海水不斷地灌進潛艇內部。
這其中科西諾號的情況更加嚴重一些。而後來的海豹號,也就是特斯克號由於沒有安裝間諜設備,所以情況要好一些。
8月25日兩艘艇的任務基本完成,但這一天的天氣也變得特別惡劣。在大浪中以通氣管狀態在接近水面的深度航行,兩艘潛艇裡面的餐具、工具、海圖和書籍都飛了起來。10:30,科西諾號的前部發動機由於柴油機艙進水停機。
經過科研人員事後推斷,這可能是由於海水進入了電池組,引發反應發生的爆炸。由於電信系統遭到破壞,科西諾號與特斯克號之間的聯絡中斷了。幸好特斯克號潛艇上面的工作人員發現自己護衛的對象航跡變得十分詭異,他們認為自己的朋友一定出了問題,於是駛向對方,並很快發現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兩艇匯合之後,科西諾號潛艇的發動機被再次發動起來,它又能夠機動了。
情況似乎在好轉,但是第一次爆炸五十分鐘之後,也就是上午的11:20,科西諾號再次發生爆炸,大副和四名船員被嚴重燒傷。此時,原來負責間諜任務的奧爾丁上尉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冷靜地向靠近的特斯克號潛艇發出明碼信號通報險情,請求前來救援。
在科西諾號潛艇上接連又發生了兩次爆炸——這是氫氣泄漏後引發的。他的艇長大副和大多數脫險的海員都已經上到了甲板之上,並站在甲板上等待救援。
間諜行動是否還有意義已經不重要,現在的關鍵是救人。
當時海上的浪高達五米,以至於小艇靠近對方十分危險。好在特斯克號的艇長沃廷頓海軍中校也是一名頗有經驗的海軍軍官,他下令從潛艇中抽出四噸柴油,拋灑到了海面上。這是一種很古老的救難方法,古代歐洲,在大浪之中對船隻進行營救的時候,那些水手們經常把船上的鯨魚油撒向大海,這樣的話就可以使風浪多少受到一些遏制。這一次這個招數顯然也發揮了一些作用。
大約兩點鐘的時候,兩艘潛艇之間,拉上了纜繩通道。遇難潛艇科西諾號上面的水兵開始向友艦撤退。可是由於風暴依然很大,人員撤離工作很不容易,第一名從科西諾號向特斯克號撤離的一個聲納水兵,因為撞到特斯克號潛艇的指揮台上而不幸死亡。
海豹號巨大的指揮台,但是想在這裡找到當年那名水兵最後斃命的地點卻已經是徒勞的了
特斯克號上的水兵發揮了無畏的精神,他們放出小艇,努力用槳劃向對方,開始一個一個撤退對方的人員。最終,科西諾號上的所有官兵,包括艇長貝尼特斯海軍上校和嚴重燒傷的大副,幾名船員都得到了救護,安全地撤到了特斯克號上。
科西諾號遇救人員
但在這個過程之中,特斯克號上面的一艘小艇被巨浪掀翻,導致艇上12人落水,其中6人不幸身亡。
1949年8月26日,凌晨1:45,科西諾號潛艇在距離挪威海岸僅僅100海里的水域沉沒,水深140尋,六個小時以後,擠滿了兩艇官兵的特斯克號潛艇駛進了挪威的軍港。科西諾號作為冷戰開始之後,美國在對蘇聯進行偵察中損失的第一艘潛艇,被記錄入了海軍歷史。
作為一次間諜行動的載體,這實在沒有什麼好光彩的,但是特斯克號就不一樣了,她和她的水兵在救難中體現了超人的勇氣和人道主義精神,所以說海豹號在到達台灣之前還是蠻有名氣,也蠻有故事的。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倒霉的艦長貝尼特斯海軍上校,後來在美國海軍中當到了上將。他曾經抱怨說,這次行動,從一開始他就認為很不吉利,這位貝尼特斯海軍上校是一名波多黎各人,小的時候講西班牙語。
分配給他的這條科西諾號潛艇是用一種名叫「科西諾」的熱帶魚命名的
可惜的是在西班牙語中,科西諾的含義卻是豬的意思。「給我一頭豬去當間諜,這怎麼能不失敗呢?」貝尼特斯海軍上校抱怨說。
由於這個原因,海豹號也就是原來的特斯克號,在東方的命運始終為很多美國海軍中的人物所關心。不過當他們聽說這條艇在2017年居然還在出海執行任務時,無不大驚失色,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條老掉牙的潛水艇即使不是被拆除了,也應該躺在博物館中。
海豹號的這次出航如果被載入史冊,肯定是作為海軍中的笑話之一了。而海豹號前身特斯克號的水兵們也會同樣進入史冊,卻是由於他們拯救他人的犧牲精神。
這次救援的經過,被寫入了美國海軍的教材。而海豹號的出航實屬無奈——台灣地區海軍現在一共只有四艘潛艇。
如果再要多算一點的話,就得把這種作為單人突擊武器的人操魚雷算上了。
對比大陸現在連一個民營船廠都能夠造觀光潛水艇的情況,其景況頗為淒涼,以至於連海豹號這樣的七十高齡老者也依然要出海,我們很懷疑她有朝一日會變成現代的佘太君。
應該說製造業是王道,這條黃金定律在海軍力量的建設上顯示的再清楚不過了。